一种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26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属于服装领域,包括衣身、连接于衣身左侧的左衣袖和连接于衣身右侧的右衣袖,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表面层、防水透气层、保温层、填充层与内里层,保温层由8~10份尼龙、4~6份维纶、7~9份山羊绒、3~5份竹炭涤纶纤维、5~7份长绒毛、1~2份长绒棉纤维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制得。在羽绒服的面料中加入了防水透气层和保温层,能大大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同时大大提高了羽绒服的防水性能。左衣袖通过左拉链连接于衣身,右衣袖通过右拉链连接于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可拆卸,羽绒服可以根据穿着要求调整为羽绒马甲,提高羽绒服的使用性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A down jack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wn jacket,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lothing, including clothing, clothing and body connect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left sleeve and connected to the bod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ight sleeve, the down jacket fabric includes combined surface layer, waterproof breathable layer, insulating layer, a filling layer and inner layer.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composed of 8~10 copies of 4~6 copies, 7~9 nylon, vinylon copies of cashmere, 3~5 copies, 5~7 copies of bamboo charcoal polyester fiber villi, 1~2 long staple cotton fiber according to the mass ratio of mixing. Adding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layer and insulation layer to the fabric of down jacke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down coa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waterproof performance of down coat. The left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clothes body through the left zipper, the right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clothes body through the right zipper, the left sleeve and the right sleeve can be detachable, the down coat can be adjusted to the down vest, according to the wearing require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own coat is improved, and the service requirement is better satis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绒服。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满足基本的保暖要求外,人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穿着来提升美感、表明个性,尤其对于女性而言,需要购买、准备不同类型的衣服以参加不同的活动、出席不同的场合。由于冬季的气温偏低,羽绒服是大家过冬的必需品。但是,由于现有的羽绒服的面料一般采用单层设置形式,羽绒服的保温防水性能差,不够保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防水性能好的羽绒服。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羽绒服,包括衣身、连接于衣身左侧的左衣袖和连接于衣身右侧的右衣袖,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表面层、防水透气层、保温层、填充层与内里层,保温层由8~10份尼龙、4~6份维纶、7~9份山羊绒、3~5份竹炭涤纶纤维、5~7份长绒毛、1~2份长绒棉纤维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制得。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层由聚四氟乙烯膜与涤纶压合制得。优选的,所述表面层与内里层为棉织物,填充层为白鸭绒。优选的,所述衣身的左侧设有与左衣袖配合的左袖围,左袖围和左衣袖之间设有用于拉合的左拉链;所述衣身的右侧设有与右衣袖配合的右袖围,右袖围与右衣袖之间设有用于拉合的右拉链。优选的,所述衣身背面的左侧设有左布片和用于拉合左布片的第一拉链,第一拉链包括两条设有牙链的第一布带、与两条第一布带上的牙链配合的第一拉头,两条第一布带分别设于左布片沿竖向的两侧边缘处。优选的,所述衣身背面的右侧设有右布片和用于拉合右布片的第二拉链,第二拉链包括两条设有牙链的第二布带、与链条第二布带上的牙链配合的第二拉头,两条第二布带分别设于右布片沿竖向的两侧边缘处。优选的,所述左布片和右布片具有弹性。优选的,所述左布片和右布片呈菱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羽绒服,对现有的羽绒服进行了改进,在羽绒服的面料中加入了防水透气层和保温层,能大大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同时大大提高了羽绒服的防水性能。左衣袖通过左拉链连接于衣身,右衣袖通过右拉链连接于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可拆卸,羽绒服可以根据穿着要求调整为羽绒马甲,提高羽绒服的使用性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衣服的背面设置左布片、右布片、用于拉合左布片的第一拉链和用于拉合右布片的第二拉链。第一拉链、第二拉链拉合时,羽绒服较为贴身,保暖性能好。第一拉链、第二拉链拉开时,羽绒服较为宽松,便于穿着者进行幅度较大的活动,避免因羽绒服贴身导致运动幅度受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羽绒服的正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羽绒服的面料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羽绒服分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羽绒服中衣身背面的示意图。图中,1-衣身,11-左袖围,12-右袖围,2-主拉链,3-左衣袖,4-右衣袖,51-表面层,52-防水透气层,53-保温层,54-填充层,55-内里层,61-左拉链,62-右拉链,71-左布片,72-右布片,81-第一布带,82-第一拉头,91-第二布带,92-第二拉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羽绒服,包括衣身1、连接于衣身左侧的左衣袖3和连接于衣身右侧的右衣袖4,衣身正面的中间处设有主拉链2。如图2所示,羽绒服的面料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表面层51、防水透气层52、保温层53、填充层54与内里层55,保温层53由8~10份尼龙、4~6份维纶、7~9份山羊绒、3~5份竹炭涤纶纤维、5~7份长绒毛、1~2份长绒棉纤维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制得。本实施例中,组成保温层53的各组分按质量配比优选为8份尼龙、5份维纶、9份山羊绒、5份竹炭涤纶纤维、7份长绒毛、2份长绒棉纤维。防水透气层52由聚四氟乙烯膜与涤纶压合制得,表面层51与内里层55为棉织物层,填充层54为白鸭绒。如图3所示,羽绒服采用分体式结构,衣身1的左侧设有与左衣袖3配合的左袖围11,左袖围和左衣袖之间设有用于拉合的左拉链61,左拉链的两条布带分别设于左袖围11处和左衣袖3上,左拉链的拉头设于左衣袖上。衣身1的右侧设有与右衣袖4配合的右袖围12,右袖围与右衣袖之间设有用于拉合的右拉链62,右拉链的两条布带分别设于右袖围12处和右衣袖4上,右拉链的拉头设于右衣袖上。如图4所示,衣身1背面的左侧设有左布片71和用于拉合左布片的第一拉链,第一拉链包括两条设有牙链的第一布带81、与两条第一布带上的牙链配合的第一拉头82,两条第一布带分别设于左布片沿竖向的两侧边缘处,左布片71缝合于衣身1上。衣身1背面的右侧设有右布片72和用于拉合右布片的第二拉链,第二拉链包括两条设有牙链的第二布带91、与链条第二布带上的牙链配合的第二拉头92,两条第二布带分别设于右布片沿竖向的两侧边缘处,右布片72缝合于衣身1上。本实施例中,左布片71和右布片72均具有弹性,且左布片和右布片均呈两头尖中间宽的菱形。为了进一步使衣身1适合运动,左袖围11的最低点、右袖围12的最低点对应于左布片71和右布片72沿竖向的中间部位。羽绒服的面料中加入了防水透气层和保温层,能大大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同时大大提高了羽绒服的防水性能。左衣袖和右衣袖可拆卸连接于衣身,羽绒服可以根据穿着要求调整为羽绒马甲,提高羽绒服的使用性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衣服的背面设置左布片、右布片、用于拉合左布片的第一拉链和用于拉合右布片的第二拉链。第一拉链、第二拉链拉合时,羽绒服较为贴身,保暖性能好。第一拉链、第二拉链拉开时,羽绒服较为宽松,便于穿着者进行幅度较大的活动,避免因羽绒服贴身导致运动幅度受限的问题。上述的“左”、“右”指羽绒服穿着于身上时相对于着装者而言的方位。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羽绒服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绒服,包括衣身、连接于衣身左侧的左衣袖和连接于衣身右侧的右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表面层、防水透气层、保温层、填充层与内里层,保温层由8~10份尼龙、4~6份维纶、7~9份山羊绒、3~5份竹炭涤纶纤维、5~7份长绒毛、1~2份长绒棉纤维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服,包括衣身、连接于衣身左侧的左衣袖和连接于衣身右侧的右衣袖,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服的面料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表面层、防水透气层、保温层、填充层与内里层,保温层由8~10份尼龙、4~6份维纶、7~9份山羊绒、3~5份竹炭涤纶纤维、5~7份长绒毛、1~2份长绒棉纤维按照质量配比混合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层由聚四氟乙烯膜与涤纶压合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与内里层为棉织物,填充层为白鸭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的左侧设有与左衣袖配合的左袖围,左袖围和左衣袖之间设有用于拉合的左拉链;所述衣身的右侧设有与右衣袖配合的右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佳达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