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塑形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2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脸部塑形仪,包括:连接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组件的端部的电脉冲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颈部卡环和连接线;颈部卡环上设有线槽;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电脉冲组件;两个电脉冲组件相对设置;每个电脉冲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接触单元;连接件内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和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的锂电池;接触单元包括:基板、金属板以及电热器;金属板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上述脸部塑形仪,电脉冲发生组件中的电脉冲发生电路产生电脉冲信号并且通过金属板作用于人体的脸部,而设置在金属板后的电热器发热,在金属板传导电脉冲刺激脸部的肌肉活动的同时,给人体的脸部提供热量,进一步促进肌肉的活动,实现对人体脸部的塑形功能。

Face shap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脸部塑形仪
本技术涉及塑身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脸部塑形仪。
技术介绍
EMS(ElectronicMuscleStimulator,电子肌肉刺激)技术是近年来在塑身健美行业所流行的塑身健美技术,工作原理是模仿大脑神经传给肌肉的电流信号,造成肌肉要运动的假象,“欺骗”肌肉开始运动,从而达到不运动也能保持好身材的目标。而采用EMS技术的塑身仪,其内部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然后通过紧贴在人体皮肤上的导电贴片将电脉冲传导至需要塑形的肌群。目前EMS技术的塑身仪主要的应用在于腰带,目标肌群集中在腰部的腹肌。而对于人体的其他部位,例如脸部,并没有相应的塑性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脸部塑形的脸部塑形仪。一种脸部塑形仪,包括:连接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组件的端部的电脉冲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颈部卡环和安装在颈部卡环上的连接线;颈部卡环上设有用于收容连接线的线槽;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电脉冲组件;两个电脉冲组件相对设置;每个电脉冲组件包括:连接在颈部卡环一端的连接件和安装在连接件上的接触单元;连接件内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和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的锂电池;接触单元包括:连接连接件的基板、安装在基板上的金属板、以及安装在基板与金属板之间的电热器;金属板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上述脸部塑形仪,连接组件用于两个电脉冲组件之间的信号连通,而每个电脉冲组件用于产生电脉冲并且作用在人体的脸部。工作时,先将连接组件上的颈部卡环佩戴在颈部,并且将脉冲发生组件上的金属板紧贴脸部,接着,电脉冲发生组件中的电脉冲发生电路产生电脉冲信号并且通过金属板作用于人体的脸部,而设置在金属板后的电热器发热,使得金属板温度上升,在金属板传导电脉冲刺激脸部的肌肉活动的同时,给人体的脸部提供热量,进一步促进肌肉的活动。连接线用于两个电脉冲组件之间的信息交互,而且收容在线槽中避免外漏。通过上述设计,实现对人体脸部的塑形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脉冲组件还包括:连接在连接件与接触单元之间的弹簧。在使用时,通过弹簧的形变可以调整连接件和接触单元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金属板与人体脸部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热器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发热丝;安装板朝向金属板的一面设有容置发热丝的容置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金属板设有凸起的圆弧面。圆弧面能够更好地紧贴人体脸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单元还包括:套设在金属板和电热器周缘的密封环。密封环用于保护金属板和电热器,增强金属板与基板的连接稳固性,而且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电热器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颈部卡环的端部设有用于枢接电脉冲组件的枢接部。电脉冲组件能够以枢接部为轴转动,便于调节金属板的姿态以更好地适应人体脸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脸部塑形仪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脸部塑形仪中的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脸部塑形仪中的电脉冲发生组件的分解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脸部塑形仪;20-连接组件,21-颈部卡环,23-连接线,24-线槽,25-枢接部;30-电脉冲组件,31-连接件,32-接触单元,33-弹簧,34-底壳,35-固定片,36-基板,37-金属板,38-电热器,39-密封环,310-安装板,311-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脸部塑形仪10。该脸部塑形仪10,用于人体脸部塑形,其包括:连接组件20和两个分别连接在连接组件20的端部的电脉冲组件30。其中,连接组件20用于连接两个电脉冲组件30,并且在使用时佩戴在人体的颈部。而电脉冲组件30用于产生刺激人体脸部肌肉活动的电脉冲。各组件的具体结构说明如下:该连接组件20包括:颈部卡环21和连接在颈部卡环21上的连接线23。该颈部卡环21为弹性塑胶材质制成的卡环,其设有用于收容连接线23的线槽24,而且颈部卡环21的端部设有用于枢接电脉冲组件30的枢接部25。连接线23为扁平状设置,其嵌设在线槽24中。连接线2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电脉冲组件30。两个电脉冲组件30相对设置。每个电脉冲组件30包括:连接在颈部卡环21一端的连接件31、安装在连接件31上的接触单元32、以及连接在连接件31与接触单元32之间的弹簧33。连接件31设有底壳34和连接底壳34的固定片35。底壳34和固定片35之间构成一个腔体,该腔体内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和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的锂电池。电脉冲发生电路与连接线23电连接。底壳34的一端设有连接枢接部25的插孔。接触单元32包括:连接连接件31的基板36、安装在基板36上的金属板37、安装在基板36与金属板37之间的电热器38、以及套设在金属板37和电热器周缘的密封环39。金属板37设有凸起的圆弧面,而且该金属板37电连接电脉冲发生电路以获取电脉冲信号。电热器包括:安装板310和安装在安装板310上的发热丝。安装板310朝向金属板37的一面设有容置发热丝的容置草311。该发热丝与电脉冲发生电路连接。上述脸部塑形仪10,连接组件20用于两个电脉冲组件30之间的信号连通,而每个电脉冲组件30用于产生电脉冲并且作用在人体的脸部。工作时,先将连接组件20上的颈部卡环21佩戴在颈部,并且将脉冲发生组件上的金属板37紧贴脸部,接着,电脉冲发生组件中的电脉冲发生电路产生电脉冲信号并且通过金属板37作用于人体的脸部,而设置在金属板37后的电热器38发热,使得金属板37温度上升,在金属板37传导电脉冲刺激脸部的肌肉活动的同时,给人体的脸部提供热量,进一步促进肌肉的活动。连接线23用于两个电脉冲组件30之间的信息交互,而且收容在线槽24中避免外漏。通过上述设计,实现对人体脸部的塑形功能。此外,在使用时,通过弹簧33的形变可以调整连接件31和接触单元32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金属板37与人体脸部的距离。密封环39用于保护金属板37和电热器,增强金属板37与基板36的连接稳固性,而且避免外界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电热器中。电脉冲组件30能够以枢接部25为轴转动,便于调节金属板37的姿态以更好地适应人体脸部。圆弧面能够更好地紧贴人体脸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脸部塑形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脸部塑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组件的端部的电脉冲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颈部卡环和安装在所述颈部卡环上的连接线;所述颈部卡环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连接线的线槽;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电脉冲组件;两个所述电脉冲组件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电脉冲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卡环一端的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接触单元;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和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电路的锂电池;所述接触单元包括: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金属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基板与所述金属板之间的电热器;所述金属板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脸部塑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组件的端部的电脉冲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颈部卡环和安装在所述颈部卡环上的连接线;所述颈部卡环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连接线的线槽;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电脉冲组件;两个所述电脉冲组件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电脉冲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颈部卡环一端的连接件和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接触单元;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电脉冲发生电路和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电路的锂电池;所述接触单元包括: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金属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基板与所述金属板之间的电热器;所述金属板电连接所述电脉冲发生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广陈乐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芙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