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806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处理池、补水系统、供氧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底排装置以及控制柜:养殖池底的中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养殖池内壁设置有软膜层;处理池内设置有过滤棉层,过滤棉层将处理池分割成主池与副池;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补水电磁阀、液位传感器、补水干管、补水支管,补水支管上安装有补水电磁阀;供氧系统包括补氧泵、补氧干管、补氧支管、氧气头;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进液主管、进液支管;控制柜内安装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生态系统维持平稳、实用性强、智能化的优点。

A zero - emission, pollution-free aquaculture pond system for the culture of Penaeus aquacul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zero emission, flocculation pond system of Penaeus vannamei without pollution, including ponds, pools, water treatment system, oxygen supply system,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bottom row device and a control cabinet: the central pond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the sewage outfall, sewage outfall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pipe, aquaculture the pool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wall of the soft film; process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cotton layer, filter cotton layer treatment tank is divided into the main pool and pool; including water supply pump, solenoid valve, water level sensor, water pipe, water pipe stem water system, water supply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water pump, solenoid valve; oxygen compensation dry oxygen tube, oxygen, oxygen pipe head including oxygen supply system;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circulation pump, a heating device, a temperature sensor, a liquid inlet main pipe, liquid inlet; control cabinet is installed in the controlle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table ecosystem,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intelligent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养殖对虾的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了传统对虾养殖业的破坏法国太平洋研究中心提出了生物养殖的概念。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生化技术消除养殖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富氨氮污染。据测算虾的生长仅能沉积饲料中13%,29%,16%的碳,氮,磷含量。饲料中其余营养都以残饵或者代谢废物的形式进入养殖水体中。在现有养殖模式中这些富裕氮,磷都将被排入环境中形成污染。而在生物集约化养殖中这些富裕氮,磷都将由微生物吸收沉积,而微生物又将被虾吞食吸收。所以生物养殖不仅可以消除养殖污染,而且可以增加饲料的利用率。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物絮团的培育始终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且由于对虾的发育过程中对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养殖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很难确定,现有的对虾养殖系统很难实现生物絮团与对虾双平衡的养殖系统,不能有效的对养殖池内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效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生长环境自动调节、节能、环保、有效构件平衡生态系统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处理池、补水系统、供氧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底排装置以及控制柜:所述养殖池底的中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接通所述处理池,养殖池内壁设置有软膜层;处理池内设置有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将处理池分割成主池与副池,所述主池底的中部设置有泄污口,所述泄污口连接有泄污管,所述泄污管与底排装置连接;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补水电磁阀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有补水干管,所述补水干管连接有通往养殖池内的补水支管,所述补水支管上安装有补水电磁阀;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氧泵,所述补氧泵连接有补氧干管,所述补氧干管连接有通往养殖池内的补氧支管,所述补氧支管的末端连接有氧气头;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加热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上连接有通往养殖池内的进液支管,循环泵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主管,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出液主管上,出液主管连接有通往养殖池内的出液支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养殖池壁上;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补水泵、补水电磁阀、液位传感器、补氧泵、循环泵、加热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相连。进一步,所述养殖池的数量至少为2个,处理池的数量至少为1个,每2个养殖池共用1个处理池。进一步,所述每个养殖池内设置1个液位传感器以及1个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底排装置包括排污泵,所述排污泵与泄污管连通。进一步,所述副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进一步,所述排污口连接的排污管的另一端接入主池。进一步,所述排污管自排污口至主池的坡度为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养殖池内增设软膜层,有效的防止养殖池内的水分发生渗漏,并且便于后期对养殖池的清理,有利于生物絮团与对虾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2、本专利技术中的过滤棉层将处理池分割为主池和副池,从而实现养殖池中排出的沉淀物进一步过滤,过滤出的污泥废物被排污泵抽走,过滤出的液体分离出,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充分做到节能环保;3、补水泵、补水电磁阀与液位传感器相配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补水,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的投入;4、热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泵、加热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有效的调节养殖池内养殖水体的温度,始终保持养殖池内的温度适于生物絮团和对虾的生长,有利于养殖池内生态平衡系统的建立与维持;5、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柜中的控制器对补水泵、补水电磁阀、液位传感器、补氧泵、循环泵、加热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进行信号接收和控制,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温度、水量、氧气等进行智能化调节,使得本专利技术科学的构件水体生态系统,促进生物絮团的维持与对虾的生长;总之,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生态系统维持平稳、实用性强、智能化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殖池与处理池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框图。图中:1、养殖池,2、处理池,3、控制柜,4、排污口,5、排污管,6、软膜层,7、过滤棉层,8、主池,9、副池,10、泄污口,11、泄污管,12、补水泵,13、补水干管,14、液位传感器,15、补水电磁阀,16、补氧泵,17、补氧干管,18、补氧支管,19、氧气头,20、循环泵,21、加热装置,22、进液主管,23、进液支管,24、出液主管,25、出液支管,26、控制器,27、温度传感器,28、排污泵,29、补水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1、处理池2、补水系统、供氧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底排装置以及控制柜3,所述养殖池1底的中部设置有排污口4,所述排污口4连接有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的另一端接通所述处理池2,从而实现养殖池1底污泥的排出,养殖池1内壁设置有软膜层6;处理池2内设置有过滤棉层7,所述过滤棉层7将处理池2分割成主池8与副池9,所述主池8底的中部设置有泄污口10,所述泄污口10连接有泄污管11,所述泄污管11与底排装置连接,处理池2内的过滤棉层7对处理池2内的废弃物进行过滤,过滤出的液体进入副池9内,过滤出的污泥在主池8内,通过泄污口10排出;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12、补水电磁阀15以及液位传感器14,所述补水泵12的出液口连接有补水干管13,所述补水干管13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水支管29,所述补水支管29上安装有补水电磁阀15;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氧泵16,所述补氧泵16连接有补氧干管17,所述补氧干管17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氧支管18,所述补氧支管18的末端连接有氧气头19;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20、加热装置21以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循环泵20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主管22,所述进液主管22上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进液支管23,循环泵20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主管24,所述加热装置21安装在所述出液主管24上,出液主管24连接有通往养殖池内的出液支管25,所述温度传感器27设置在养殖池1壁上;所述控制柜3内安装有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通过信号线与补水泵12、补水电磁阀15、液位传感器14、补氧泵16、循环泵20、加热装置21以及温度传感器27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的数量至少为2个,处理池2的数量至少为1个,每2个养殖池1共用1个处理池2;所述每个养殖池1内设置1个液位传感器14以及1个温度传感器27;所述底排装置包括排污泵28,所述排污泵28与泄污管11连通;所述副池9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污口4连接的排污管5的另一端接入主池8;所述排污管5自排污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1)、处理池(2)、补水系统、供氧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底排装置以及控制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底的中部设置有排污口(4),所述排污口(4)连接有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的另一端接通所述处理池(2),养殖池(1)内壁设置有软膜层(6);处理池(2)内设置有过滤棉层(7),所述过滤棉层(7)将处理池(2)分割成主池(8)与副池(9),所述主池(8)底的中部设置有泄污口(10),所述泄污口(10)连接有泄污管(11),所述泄污管(11)与底排装置连接;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12)、补水电磁阀(15)以及液位传感器(14),所述补水泵(12)的出液口连接有补水干管(13),所述补水干管(13)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水支管(29),所述补水支管(29)上安装有补水电磁阀(15);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氧泵(16),所述补氧泵(16)连接有补氧干管(17),所述补氧干管(17)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氧支管(18),所述补氧支管(18)的末端连接有氧气头(19);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20)、加热装置(21)以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循环泵(20)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主管(22),所述进液主管(22)上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进液支管(23),循环泵(20)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主管(24),所述加热装置(21)安装在所述出液主管(24)上,出液主管(24)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出液支管(25),所述温度传感器(27)设置在养殖池(1)壁上;所述控制柜(3)内安装有控制器(26),所述控制器(26)通过信号线与补水泵(12)、补水电磁阀(15)、液位传感器(14)、补氧泵(16)、循环泵(20)、加热装置(21)以及温度传感器(2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絮团养殖池系统,包括养殖池(1)、处理池(2)、补水系统、供氧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底排装置以及控制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底的中部设置有排污口(4),所述排污口(4)连接有排污管(5),所述排污管(5)的另一端接通所述处理池(2),养殖池(1)内壁设置有软膜层(6);处理池(2)内设置有过滤棉层(7),所述过滤棉层(7)将处理池(2)分割成主池(8)与副池(9),所述主池(8)底的中部设置有泄污口(10),所述泄污口(10)连接有泄污管(11),所述泄污管(11)与底排装置连接;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泵(12)、补水电磁阀(15)以及液位传感器(14),所述补水泵(12)的出液口连接有补水干管(13),所述补水干管(13)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水支管(29),所述补水支管(29)上安装有补水电磁阀(15);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补氧泵(16),所述补氧泵(16)连接有补氧干管(17),所述补氧干管(17)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补氧支管(18),所述补氧支管(18)的末端连接有氧气头(19);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20)、加热装置(21)以及温度传感器(27),所述循环泵(20)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主管(22),所述进液主管(22)上连接有通往养殖池(1)内的进液支管(23),循环泵(20)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液主管(24),所述加热装置(21)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仰稹李震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蓝海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