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87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其中,该漏电保护器包括: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A kind of leakage protector and leakage pro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一个通信基站交流电引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下火点、电表箱、漏电保护器、电缆(可采用地埋、架空等方式)以及基站内配套设备。目前基站的交流供电基本上以当地市电主用交流电源,市电引入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1路10KV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经专用变压器降压后给基站设备供电;2、从当地公用变压器引1路380V(或220V)至基站,给基站设备供电;3、从距基站较近的厂区或民宅中引1路380V(或220V)至基站,给基站设备供电。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式,都需要使用到漏电保护器,进行漏电保护,确保安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漏电保护器长期位于室外且无法安排24小时值守看护等原因,并且目前使用的漏电保护器不具备防窃电功能,经常会被窃电者从漏电保护器下端子私自接电,这不仅对窃电者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也对基站设备的稳定运行存在一定的影响,更给运营方利益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器不具备防窃电功能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包括: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三相电接入端、三相电输出端和断路执行元件;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所述比较元件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过一互感器连接。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壳体;其中,所述零线接入端、所述零线输出端、所述三相电接入端以及所述三相电输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出线孔,所述零线引出端穿过所述出线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部。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出线孔内填充有填充剂。其中,上述漏电保护器中,所述断路执行元件为控制开关或者熔断器或者脱扣器。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包括:基站交流配电箱以及上述的漏电保护器;其中,零线引出端和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其中,上述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通过交流引入电缆与所述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其中,上述漏电保护系统中,所述零线引出端与所述交流引入电缆的连接处套接有热缩套管。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漏电保护器,101-零线接入端,102-零线输出端,103-零线引出端,104-第一感应线圈,105-第一连接线,106-第二连接线,107-三相电接入端,1071-A相电接入端,1072-B相电接入端,1073-C相电接入端,108-三相电输出端,1081-A相电输出端,1082-B相电输出端,1083-C相电输出端,109-断路执行元件,110-壳体,111-出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漏电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100,可以包括: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105穿设第一感应线圈104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103;零线输出端102,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106与所述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100中,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这样,零线接入端101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分别为第一连接线105和第二连接线106,第一连接线105和第二连接线106通过零线接入端101与市电的零线连接;其中,第一感应线圈104,即一次线圈,用于产生漏电磁通,第一连接线105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一端与零线接入端101相连接,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103,用于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第二连接线106的一端与零线接入端101连接,另一端与零线输出端102连接,这里,第二连接线106不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零线输出端102不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漏电保护器100的工作原理为:将漏电保护器100与市电连接,并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此时,第一连接线105分别通过零线接入端101与市电的零线连接,通过零线引出端103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若发生窃电者进行窃电时,使窃电者通过零线输出端102接窃电设备,由于第二连接线106不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此时通过第一感应线圈104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将导致漏电保护器100跳闸,无法正常供电,从而能够防止窃电。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一条用于与市电零线连接的连接线,使得发生窃电时漏电保护器100能够开启保护,能够有效的保护电能不被非法窃取,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根本上杜绝偷电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用电保驾护航。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漏电保护器100还可以包括:三相电接入端107、三相电输出端108和断路执行元件109。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108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104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107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109的第二端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三相电接入端107与市电的火线连接,三相电输出端108与基站交流配电箱连接,其中,三相电接入端107包括A相电接入端1071、B相电接入端1072和C相电接入端1073,三相电输出端108包括A相电输出端1081、B相电输出端1082以及C相电输出端1083;断路执行元件109用于在第一感应线圈104产生漏电磁通时实现断路,断开与市电火线的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与三相电输出端108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第一感应线圈104,这样,在无漏电、触电以及窃电的情况下,经过三相电接入端107和三相电输出端108连接的连接线的交流三相负荷电流与经过第一连接线105的对地电流基本平衡,经过第一感应线圈104中的电流相量和为零,即在第一感应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漏电保护器和漏电保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零线接入端,相连接设置有两个连接线,两个所述连接线的第一连接线穿设第一感应线圈设置,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的另一端形成为零线引出端;零线输出端,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线中的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零线接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三相电接入端、三相电输出端和断路执行元件;其中,所述三相电输出端相连接的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电接入端相连接的连接线与所述断路执行元件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所述比较元件和所述断路执行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过一互感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器还包括:壳体;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根杜安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