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空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82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锌空电池。包括负极集流装置和正极固定装置,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内一体化的设置有负极集流板,所述的负极集流板连接负极极片;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有两个,分别固定于负极集装置的两侧,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设置有集流催化层,所述的集流催化层连接正极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两个正极,正极的增加同时也使镂空设计部分增加了一倍,氧气进入量提高,从而保证放电过程中电压稳定,锌粉反应充分,延长放电时间,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电池放电功率,同时极大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连接针脚,多块锌空电池可通过连接针脚拼接,达到更大的功率,更容易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A zinc ai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空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锌空电池。
技术介绍
锌空电池是负极采用锌合金,而正极材料是空气中的氧的一种电池。锌空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阴极――是起催化作用的碳从空气中吸收氧。阳极――是锌粉和电解液的混合物,成糊状。电解液――高浓度的氢氧化钾水溶液。隔离层――用于隔离两级间固体粉粒的移动。阳极:Zn+2OH–→ZnO+H2O+2e–阴极:O2+2H2O+4e–→4OH–综合:2Zn+O2→2ZnO传统的锌空电池采用一个正极与一个负极的连接方式,这种设置方式使氧气只能从电池的其中一面进入电池内部,与锌粉反应的氧气数量不足,这样就会导致锌粉反应不完全,材料利用率低。且在放电过程中,也会使锌空电池的电压下降较快,电池放电时间短,下降较快难以达到实际生产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置有两个正极的锌空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锌空电池,包括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内一体化的设置有负极集流板12,所述的负极集流板12连接负极极片11;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有两个,分别固定于负极集流装置10的两侧,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设置有集流催化层40,所述的集流催化层连接正极极片41。进一步的,所述的正极极片41与负极极片11伸出锌空电池的同一端,两个正极极片41和一个负极极片11均相互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上设置有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所述的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与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配合固定负极集流装置10与正极固定装置20。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均设置有连接针脚22,所述的连接针脚22分公母设置且位置对应,多块锌空电池可通过连接针脚22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内部设置有锌膏80,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两个锌膏注入口13,锌膏80通过锌膏注入口13注入。进一步的,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还设置有环氧填充槽14,环氧填充槽14内填充有环氧树脂70,所述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的边框上还设置有环氧树脂注入口21,所述的环氧树脂注入口21与环氧填充槽14联通。进一步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的边框上还设置有正极极片出口23,正极极片41从正极极片出口23伸出;正极固定装置20表面镂空设计有若干进气口,进气口之间通过镂空设计的连通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流催化层40还包括防水透气膜42和正负极隔膜43,所述的防水透气膜42与正负极隔膜43通过碾压复合的方式复合在集流催化层40的正反面,所述的防水透气膜42位于靠近正极固定装置20的一端,所述的正负极隔膜43位于靠近负极集流装置10的一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密封圈50和第二密封圈60,所述的第一密封圈50装配于正极固定装置20的正极密封圈凹槽24内,且与防水透气膜42紧贴;第二密封圈60装配于负极集流装置10的负极密封圈凹槽16,且与正负极隔膜43紧贴,且在正极固定装置20与负极集流装置10超声波焊接后,第一密封圈50和第二密封圈60与催化集流层40紧密贴合,在注入环氧树脂70的过程中保证环氧树脂70不会进入到锌膏80的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锌膏注入口13外侧设置成外凸形状,凸起部分可供热熔封孔。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锌空电池,该电池设置有两个正极,正极的增加同时也使镂空设计部分增加了一倍,氧气进入量提高,从而保证放电过程中电压稳定,锌粉反应充分,延长放电时间,提高材料利用率,极大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本技术设置有连接针脚,多块锌空电池可通过连接针脚相互连接,方便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两块锌空电池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两块锌空电池连接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负极集流装置和正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锌空电池,包括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内一体化的设置有负极集流板12,所述的负极集流板12连接负极极片11;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有两个,分别固定于负极集流装置10的两侧,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设置有集流催化层40,所述的集流催化层连接正极极片41。本实施例在传统的锌空电池结构上做了修改,传统的锌空电池均是采用一个正极连接一个负极的结构,该结构能量密度低,而且放电功率低,空间利用效能低,且放电时间短,电池内的锌粉反应不完全,难以达到指定标准。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正极,两个正极都可以进入氧气,该种设计方式,使氧气进入电池内部的面积增加,极大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同时也使进入电池内部反应的氧气数量达到要求,从而保证放电过程中电压稳定,锌粉反应充分,延长放电时间,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最终达到实用性能要求。同时本实施例锌空电池封装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实施例2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极片41与负极极片11伸出锌空电池的同一端,两个正极极片41和一个负极极片11均相互错位设置。该种设计是为了方便电池电极与外部的连接,同时也为了避免电池电极设置在同一位置容易导致短路。实施例3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上设置有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所述的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与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配合固定负极集流装置10与正极固定装置20。正极固定装置20与负极集流装置10之间通过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和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来连接,在超声波焊接后,达到完全封闭的目的。超声波焊接工艺能够提高电池整体的强韧性,在接下来环氧树脂70注入,锌膏80注入,以及电池在放电过程中锌膏80膨胀都不会影响电池的结构,基本杜绝了电池漏液的现象。实施例4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均设置有连接针脚22,所述的连接针脚22分公母设置且位置对应,多块锌空电池可通过连接针脚22组合。该种设计可实现将若干个锌空电池一一连接起来,组装简单,要实现电池的并联与串联都很方便。实施例5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负极集流装置10还设置有环氧填充槽14,环氧填充槽14内填充有环氧树脂70,所述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的边框上还设置有环氧树脂注入口21,所述的环氧树脂注入口21与环氧填充槽14联通。通过环氧树脂注入口21将环氧树脂70注入环氧填充槽14内。环氧树脂固化后,能够完全阻隔锌膏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渗漏,解决了锌空电池漏液爬碱的传统问题。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两个锌膏注入口13,通过锌膏注入口13将锌膏80注入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内部。实施例6如图1、2、3所示,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的边框上还设置有正极极片出口23,正极极片41从正极极片出口23伸出;正极固定装置20表面镂空设计有若干进气口,进气口之间通过镂空设计的连通槽连接。进气口主要是使氧气能进入到电池内部,进气口分布的越多氧气进入量就越大,但是由于需要考虑结构稳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锌空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锌空电池,包括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内一体化的设置有负极集流板(12),所述的负极集流板(12)连接负极极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有两个,分别固定于负极集流装置(10)的两侧,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设置有集流催化层(40),所述的集流催化层连接正极极片(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空电池,包括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内一体化的设置有负极集流板(12),所述的负极集流板(12)连接负极极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有两个,分别固定于负极集流装置(10)的两侧,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设置有集流催化层(40),所述的集流催化层连接正极极片(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极片(41)与负极极片(11)伸出锌空电池的同一端,两个正极极片(41)和一个负极极片(11)均相互错位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锌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所述的正极固定装置(20)上设置有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所述的第一超声波焊接槽(15)与第二超声波焊接槽(25)配合固定负极集流装置(10)与正极固定装置(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锌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正极固定装置(20)均设置有连接针脚(22),所述的连接针脚(22)分公母设置且位置对应,多块锌空电池可通过连接针脚(22)组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锌空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集流装置(10)和正极固定装置(20)内部设置有锌膏(80),负极集流装置(10)上设置有两个锌膏注入口(13),锌膏(80)通过锌膏注入口(13)注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锌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信杨国良杨国麟杨国铭袁伟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能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