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和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554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装置。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布液器组件,所述布液器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换热管,所述支撑板的下边缘形成为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弧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接触结构支撑在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其扇形的支撑板提高了抗倾斜、摇摆、冲击、振动性能,解决了倾斜、摇摆、冲击、振动的舰船运行工况对降膜式蒸发器的影响,使得可以将降膜式蒸发器运用到舰船空调领域。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liquid distributor component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liquid distributor assembly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nd a heat exchange tube, the lower edg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formed in an arc shape of the inner wall and the shell and the heat exchanging pipe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contact structure between the inner wall through the arc and the housing support in th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its fan-shaped support plate to enhance the anti swing, tilt, shock and vibration performance, solves the problem of ship operation tilt, swing, impact and vibration of the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和空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舰船用空调机组选型中,为降低倾斜、摇摆、振动、冲击对运行机组的影响,其蒸发器一般选用换热效率较低的干式蒸发器。虽然,降膜式蒸发器较满液式、干式蒸发器换热性能存在明显优势,同时其冷媒用量较满液式、干式蒸发器可大大减少,蒸发器内冷媒液面较低,可有效防止冷媒飞溅引起的吸气带液现象。但是,降膜式蒸发器布液、均液对倾斜、摇摆比较敏感,其内购件较多且连接强度低,抗冲击、振动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膜式蒸发器连接强度低,抗冲击、振动能力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布液器组件,所述布液器组件包括支撑板和换热管,所述支撑板的下边缘形成为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弧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接触结构支撑在所述壳体内。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均液板。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下方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均液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均液板将所述下方区域分隔为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内均设置有所述换热管。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安装槽的下方,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置有挡液板。作为优选,所述挡液板的下方区域、以及所述挡液板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均液板之间的区域均安装有所述换热管。作为优选,所述挡液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布液器组件的出气口的截面积。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第一均液板和第二均液板均设置在所述左侧挡板与所述右侧挡板之间的区域,且所述左侧挡板的上端和所述右侧挡板的上端均与所述布液器组件的上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均具有L形的截面。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的下边缘处分别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避让槽,所述支撑板的一部分插在所述避让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左侧均与所述左侧挡板连接,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右侧均与所述右侧挡板连接,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左侧与所述左侧挡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右侧与所述右侧挡板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气流通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面积和为A,所述换热器的排气口的截面积为B,则A≥B。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左侧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右侧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左侧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左侧挡板连接,所述第二均液板的右侧通过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右侧挡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上侧和下侧还分别安装有一块U形的封板,所述第一均液板位于所述两块封板扣合形成的空间中,其中,位于下方的那块封板上形成有通孔。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均气板,所述均气板的一端与所述布液器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均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均气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所述第一板通过倾斜设置的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连接,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板与所述布液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气孔。作为优选,所述均气孔呈矩形。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汽液过滤网,所述汽液过滤网支撑在所述第一板上。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挡板的端部及右侧挡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左侧挡板的下边缘及右侧挡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作为优选,所述挡液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其中,所述第二挡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挡板均向上倾斜地设置,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上均设置有所述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本技术通过其扇形的支撑板提高了抗倾斜、摇摆、冲击、振动性能,解决了倾斜、摇摆、冲击、振动的舰船运行工况对降膜式蒸发器的影响,使得可以将降膜式蒸发器运用到舰船空调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布液器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支撑板;3、换热管;4、第一均液板;5、第二均液板;6、挡液板;7、通孔;8、左侧挡板;9、右侧挡板;10、第一气流通道;11、第一翻边;12、封板;13、均气板;14、第一板;15、第二板;16、第三板;17、均气孔;18、汽液过滤网;19、拉杆;20、第二间隙;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第三挡板;24、进液管;25、气相区;26、满液区;27、降膜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针对此种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倾斜、摇摆、冲击、振动的换热器,特别是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布液器组件,所述布液器组件包括支撑板2和换热管3,所述支撑板2的下边缘形成为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所述换热管3穿过所述支撑板2,所述换热管3通过所述弧形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结构支撑在所述壳体1内,优选地,所述弧形同所述壳体1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板2的交点所构成的扇形的圆心角大于120度,以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例如,在壳体1的轴向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的支撑板2,这些支撑板2之间还可通过拉杆19连接。这样,壳体1中的布液器组件则可通过这些支撑板2被平稳地支撑在壳体1中。在本技术中,支撑板2呈大致上的扇形,因此增大了支撑板2与壳体1的接触及连接长度,保证了整个布液器组件得到有效地稳固,同时,支撑板2之间的拉杆19也可布置到气相区25,从而避免拉杆19占用换热管布管区域的空间。本技术通过其扇形的支撑板提高了抗倾斜、摇摆、冲击、振动性能,解决了倾斜、摇摆、冲击、振动的舰船运行工况对降膜式蒸发器的影响,使得可以将降膜式蒸发器运用到舰船空调领域。请参考图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均液板4。此外,所述支撑板2还可在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下方区域(即降膜区27)开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均液板5。这样,可以在布液器组件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由上至下平行且依次间隔设置的均液板(包括一个第一均液板4、一个或多个第二均液板5)。优选地,所述第二均液板5将所述下方区域分隔为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内均设置有所述换热管3。如图1所示,第一均液板4的下方实际上设置有多组换热管3,它们之间由第二均液板5分隔开来。更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安装槽的下方,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置有挡液板6。同样地,所述挡液板6的下方区域、以及所述挡液板6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均液板5之间的区域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和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布液器组件,所述布液器组件包括支撑板(2)和换热管(3),所述支撑板(2)的下边缘形成为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所述换热管(3)穿过所述支撑板(2),所述换热管(3)通过所述弧形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结构支撑在所述壳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布液器组件,所述布液器组件包括支撑板(2)和换热管(3),所述支撑板(2)的下边缘形成为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形状配合的弧形,所述换热管(3)穿过所述支撑板(2),所述换热管(3)通过所述弧形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接触结构支撑在所述壳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均液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在所述第一均液板的下方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均液板(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液板(5)将所述下方区域分隔为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内均设置有所述换热管(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位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安装槽的下方,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设置有挡液板(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6)的下方区域、以及所述挡液板(6)与最下方的那个第二均液板(5)之间的区域均安装有所述换热管(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6)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所述多个通孔(7)的总面积大于所述布液器组件的出气口的截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左侧挡板(8)和右侧挡板(9),所述第一均液板(4)和第二均液板(5)均设置在所述左侧挡板(8)与所述右侧挡板(9)之间的区域,且所述左侧挡板(8)的上端和所述右侧挡板(9)的上端均与所述布液器组件的上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8)和所述右侧挡板(9)均具有L形的截面。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挡板(8)和所述右侧挡板(9)的下边缘处分别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避让槽,所述支撑板(2)的一部分插在所述避让槽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液板(5)的左侧均与所述左侧挡板(8)连接,所述第二均液板(5)的右侧均与所述右侧挡板(9)连接,所述第二均液板(5)的左侧与所述左侧挡板(8)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10),所述第二均液板(5)的右侧与所述右侧挡板(9)的连接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浩亮王铁强张营胡东兵胡海利杨锦源熊炼杨旭峰陈锦贤胡立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