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53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包括罩体和置于其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控制箱通过隔板将各部分独立放置,所述罩体通过挡板分为制冷室和制热室,且分别设有冷水箱和热水箱,两个水箱分别和所述冷凝器或蒸发器之间设有风机,两个所述水箱通过盘管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设有循环出水管,靠近所述水箱入水口处并联循环入水管,两个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排水管,所述制冷室和所述制热室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罩体和所述控制箱内壁设有消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更加实用的水循环双控系统,同时再利用排出的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节约能源。

A water cycle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machine, comprising a cover body and the bottom detachabl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x, the control box comprises a compressor, a condenser and an evaporator, wherein the control box through the separator will be placed independently of each part of the cover body, through the baffle into the refrigerating chamber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a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ld water tank and hot water tank, a water tank and two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is equipped with fan, two of the water tank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the coil and the water tank,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two circular pipe, close to the water tank into the water outlet pipe two into parallel circulation, the the water tank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pipe, the refrigerating chamber and the heating chamber filled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 cover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silencing layer control box.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re practical water circulation dual control system, and at the same time, uses the discharged energy to reduc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providing a saf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people, and sav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
本技术属于温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从温饱提升到享受阶段,对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北方冬天有暖气,夏天吹空调,不管是暖气还是空调都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制冷和制热的过程中都需要换热片,来实现能量的迅速扩散,从而达到控制周边环境温度的目的,目前空调采用的制冷或者制暖过程均通过电实现,但是在夏天会出现用电高峰,而且电费昂贵,冬天制暖过程的耗电或者暖气费用也是一笔不可避免的生活开销,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将太阳能技术与温控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节能的目的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更加实用的风冷温控系统,制冷和制热过程是基于水循环系统,同时再利用排出的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节约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包括罩体和置于其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压缩机和置于两侧分别与其连接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控制箱通过隔板将各部分独立放置,所述罩体通过挡板分为制冷室和制热室,且分别设有冷水箱和热水箱,两个水箱分别和所述冷凝器或蒸发器之间设有风机,两个所述水箱入口处通过管道并联与外部水管连接,两个所述水箱入口部分的入水管道通过置于所述水箱周围的盘管再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远离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均设有循环出水管,靠近所述水箱入水口处并联循环入水管,所述循环入水管和所述循环出水管之间通过管路分布于室内边缘处,两个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排水管;所述制冷室和所述制热室内的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条U形管路,所述管路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罩体和所述控制箱内壁设有消音层。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室和所述蒸发器所在空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两者之间通过所述风机的缝隙连通,所述制热室和所述冷凝器所在空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且两者之间同样通过所述风机的缝隙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内和所述控制箱内还分别设有保温层,所述消音层置于两层之间,所述隔板和所述挡板同样均设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设有控制系统,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风机分别和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置于远离所述盘管的一端,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同样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采用毛细管节流。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室和所述制热室分别设有温度监测仪,所述温度监测仪可监控所述制冷室和所述制热室内的温度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箱远离所述罩体的一侧对称设有风门,所述风门的控制开关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在一个结构内同时设置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同时进行工作,冷凝器通过压缩机实现放热,蒸发器吸热使周围空气降温,可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的过程,其风扇对水箱内及盘管的水分别升温或降温,在其中的一个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另一个水箱中的水进行再利用,节约能源,减少电的浪费,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分别通过冷风或者热量均可通过出风口进行排出,设置的风扇可加速能量的扩大,达到快速降温或者升温的温控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即可应用在制冷行业的冰箱机构中,也可实现保温,还可应用在室内的温控方便,应用范围广,更加实用;2、水箱充分利用了相变材料,实现快速的升温或降温,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环保,而且可以错开用电高峰;3、压缩机、储能水箱的容积及应用面积进行严格的设定,防止能源的浪费又保证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更加实用;4消音层和保温层的双重设定不会使制冷或制热发生冲突,减少浪费,同时减少噪音,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除水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控制箱结构示意图。1-罩体;2-控制箱;3-管道;4-排水管;5-循环出水管;6-制冷室;7-冷水箱;8-挡板;9-制热室;10-U形管路;11-循环入水管;12-热水箱;13-盘管;14-入水管道;15-隔板;16-风机;17-冷凝器;18-压缩机;19-蒸发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包括罩体1和置于其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包括压缩机18和置于两侧分别与其连接的冷凝器17和蒸发器19,所述控制箱2通过隔板15将各部分独立放置,所述罩体1通过挡板8分为制冷室6和制热室9,且分别设有冷水箱7和热水箱12,两个水箱分别和所述冷凝器17或蒸发器19之间设有风机16,两个所述水箱入口处通过管道3并联与外部水管连接,两个所述水箱入口部分的入水管道14通过置于所述水箱周围的盘管13再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远离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均设有循环出水管5,靠近所述水箱入水口处并联循环入水管11,所述循环入水管11和所述循环出水管5之间通过管路分布于室内边缘处,两个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排水管4,所述制冷室6和所述制热室9内的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条U形管路10,所述U形管路10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罩体1和所述控制箱2内壁设有消音层。首先,通过冷凝器17和蒸发器19的独立作用在独立的空间分别进行制冷或制热,通过风机16实现对冷水箱7和热水箱12温度的控制,盘管13置于水箱的周围,使水在进入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升温或降温,提高效率,将水分散容易进行控制,其次,相变材料的使用保证了能够进行快速的升温和降温,同时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置于其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包括压缩机(18)和置于两侧分别与其连接的冷凝器(17)和蒸发器(19),所述控制箱(2)通过隔板(15)将各部分独立放置,所述罩体(1)通过挡板(8)分为制冷室(6)和制热室(9),且分别设有冷水箱(7)和热水箱(12),两个水箱分别和所述冷凝器(17)或所述蒸发器(19)之间设有风机(16),两个所述水箱入口处通过管道(3)并联与外部水管连接,两个所述水箱入口部分的入水管道(14)通过置于所述水箱周围的盘管(13)再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远离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均设有循环出水管(5),靠近所述水箱入水口处并联循环入水管(11),所述循环入水管(11)和所述循环出水管(5)之间通过管路分布于室内边缘处,两个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排水管(4);所述制冷室(6)和所述制热室(9)内的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条U形管路(10),所述U形管路(10)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罩体(1)和所述控制箱(2)内壁设有消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置于其底部可拆卸连接的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包括压缩机(18)和置于两侧分别与其连接的冷凝器(17)和蒸发器(19),所述控制箱(2)通过隔板(15)将各部分独立放置,所述罩体(1)通过挡板(8)分为制冷室(6)和制热室(9),且分别设有冷水箱(7)和热水箱(12),两个水箱分别和所述冷凝器(17)或所述蒸发器(19)之间设有风机(16),两个所述水箱入口处通过管道(3)并联与外部水管连接,两个所述水箱入口部分的入水管道(14)通过置于所述水箱周围的盘管(13)再与所述水箱连通,两个所述水箱远离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均设有循环出水管(5),靠近所述水箱入水口处并联循环入水管(11),所述循环入水管(11)和所述循环出水管(5)之间通过管路分布于室内边缘处,两个所述水箱上分别设有排水管(4);所述制冷室(6)和所述制热室(9)内的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条U形管路(10),所述U形管路(10)内填充相变材料,所述罩体(1)和所述控制箱(2)内壁设有消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恒温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室(6)和所述蒸发器(19)所在空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两者之间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宇佳翟徐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宅一佳蓄能科技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