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斗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24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斗齿,包括斗齿本体,斗齿本体靠近齿套的一端设有向上突起的倒钩形结构,齿套对应该倒钩形结构位置处设有配合的凹槽。斗齿本体靠近倒钩形结构位置处至少一侧设有与斗齿本体连接成一体的凸台,齿套对应该凸台的位置处设有与凸台相互配合的卡合凹槽。每一个凸台与卡合凹槽配额合连接,同时凸台通过一个止动扣和一个固紧座圈将其压紧在对应的卡合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斗齿与齿套装配方式改变,减小齿套使用过程中脱落的可能性,提高装配工作效率,提高斗齿抗冲击强度,斗齿使用寿命也随之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斗齿
本技术涉及斗齿
,特别是涉及新型斗齿。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3所示,目前斗齿结外形及装配齿套方法如下:其一,旧斗齿14前端为楔形,从前往后斗齿前端厚度在逐渐增大,这有一个好处,装配齿套的时候非常好装,很容易就能把齿套罩在斗齿上,但容易装配的同时也存在着另一个弊端,齿套很容易拆卸和自行脱落。其二,旧斗齿14前端留有一个横向销孔,如图1所示,此销孔用来穿过销子13,在旧齿套11装配完成后固定斗齿与齿套,当然只有销子是不够的,在图1大孔的位置有一个沉孔,此沉孔用来装配座圈固定销子,如图3所示。虽然有座圈12和销子13固定,但在使用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客户反馈齿套易脱落。最后,旧斗齿尾部为类似梯形,在焊接时为防止应力过于集中,只要求焊接梯形腰部,上底位置不要求焊接,在应对斗齿前端冲击力时不焊位置会存在一定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稳定性好、装配效率高的新型斗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斗齿,包括斗齿本体,斗齿本体靠近齿套的一端设有向上突起的倒钩形结构,齿套对应该倒钩形结构位置处设有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地,斗齿本体靠近倒钩形结构位置处至少一侧设有与斗齿本体连接成一体的凸台,齿套对应该凸台的位置处设有与凸台相互配合的卡合凹槽。进一步地,每一个凸台与卡合凹槽配额合连接,同时凸台通过一个止动扣和一个固紧座圈将其压紧在对应的卡合凹槽内。进一步地,斗齿本体还包括远离齿套的斗齿部分,其中斗齿部分包括上斗齿部和下斗齿部,并且上斗齿部和下斗齿部均为圆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斗齿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吊环。进一步地,齿套的顶部也设有齿套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新型斗齿1、与齿套装配方式改变,减小齿套使用过程中脱落的可能性。2、提高装配工作效率。3、提高斗齿抗冲击强度,斗齿使用寿命也随之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旧斗齿14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新型斗齿的三维结构图;图3为旧斗齿14与旧齿套连接的三维结构图;图4为新型斗齿与齿套连接结构的三维结构图其中:1-斗齿本体,2-倒钩形结构,3-凸台,4-斗齿部分,41-上斗齿部,42-下斗齿部;5-吊环,6-齿套,7-卡合凹槽,8-固紧座圈,9-止动扣,10-齿套吊环,11-旧齿套,12-座圈,13-销子,14-旧斗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2和图4所示,新型斗齿,包括斗齿本体1,斗齿本体1靠近齿套6的一端设有向上突起的倒钩形结构2,齿套6对应该倒钩形结构2位置处设有配合的凹槽。这一改进使斗齿增加一个固定齿套结构,大大减小了齿套脱落的可能性。新型斗齿取消销孔结构,并在原销孔位置增加与斗齿一体的凸台,以此来替代销子,在装配齿套时只需将齿套插在斗齿上,并用座圈和止动扣卡固定住齿套和斗齿即可,如图4。此种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销子脱落而导致齿套掉落的可能性,极大地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在上述实施例中,斗齿本体1靠近倒钩形结构2位置处至少一侧设有与斗齿本体连接成一体的凸台3,齿套6对应该凸台3的位置处设有与凸台相互配合的卡合凹槽7。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凸台3与卡合凹槽7配额合连接,同时凸台3通过一个止动扣9和一个固紧座圈8将其压紧在对应的卡合凹槽7内,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详见图2,斗齿本体1还包括远离齿套6的斗齿部分4,其中斗齿部分4包括上斗齿部41和下斗齿部42,并且上斗齿部41和下斗齿部42均为圆弧形结构,同时上斗齿部41和下斗齿部42相对接触部分全部焊接。旧斗齿尾部为类似梯形,在焊接时为防止应力过于集中,只要求焊接梯形腰部,上底位置不要求焊接,在应对斗齿前端冲击力时不焊位置会存在一定隐患;新型斗齿尾部为圆弧形结构,要求全部焊接,圆弧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斗齿抗冲击的能力,增加了挖斗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所有斗齿都是由钢铁铸造而成,全都是实心结构,这就导致斗齿的重量很大,尤其是目前改进的斗齿,从349型号挖斗以上开始改进,所用斗齿重量都在33kg左右,斗齿重量随着挖斗型号的增大而增加。在拼焊斗齿的过程中,以前都是由工人直接将斗齿搬至工作台上,一方面斗齿重量大搬起来需要很多体力,另一方面搬运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上述实施例中,新型斗齿的斗齿本体1的顶部还设有吊环5。齿套6的顶部也设有齿套吊环10。在转运时可以用行车吊运斗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斗齿

【技术保护点】
新型斗齿,其特征在于:包括斗齿本体(1),斗齿本体(1)靠近齿套(6)的一端设有向上突起的倒钩形结构(2),齿套(6)对应该倒钩形结构(2)位置处设有配合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斗齿,其特征在于:包括斗齿本体(1),斗齿本体(1)靠近齿套(6)的一端设有向上突起的倒钩形结构(2),齿套(6)对应该倒钩形结构(2)位置处设有配合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斗齿,其特征在于:斗齿本体(1)靠近倒钩形结构(2)位置处至少一侧设有与斗齿本体连接成一体的凸台(3),齿套(6)对应该凸台(3)的位置处设有与凸台相互配合的卡合凹槽(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斗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凸台(3)与卡合凹槽(7)配额合连接,同时凸台(3)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宋庆雷杨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