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14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回收处理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泥浆池、干式物料槽、干式物料输送带、混合水池、第一过滤水池,干式物料槽的以及混合水池分别位于干式物料输送带的两端,第一过滤水池内置泥沙过滤网笼,第一泥浆输送装置的一端连通内置搅拌轴的混合水池,第一泥浆输送装置的另一端连通泥沙过滤网笼的进料口,泥沙过滤网笼的固体排料口置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底部一端上部处,在位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一堆场,泥沙过滤网笼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可以同时对泥浆以及建筑废料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好且效率高,节能环保。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covery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回收处理研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建筑废料、泥浆、废液等建筑或江河泥浆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其中涉及到的泥沙回收处理的问题,现有的泥沙或泥浆处理都是单一处理,无法复合应用,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进一步的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且性能较好的环保排沙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泥浆池13、干式物料槽12、干式物料输送带121、混合水池1、第一过滤水池2,干式物料槽12以及混合水池1分别位于干式物料输送带121的两端,第一过滤水池2内置泥沙过滤网笼2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一端连通内置搅拌轴11的混合水池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连通泥沙过滤网笼21的进料口,泥沙过滤网笼21的固体排料口置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底部一端上部处,在位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一堆场24,泥沙过滤网笼21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进一步的,设置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的底部一端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在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二堆场34。、进一步的,位于第二过滤水池3一侧设置细沙振动脱水筛4,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进料口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排沙口相对于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中部位置设置。进一步的,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泥浆排出口连通静置水池5,在接近静置水池5顶部处设置引水管连通清水池7。进一步的,静置水池5连通泥浆压滤机6,泥浆压滤机6底部设置第三堆场61,泥浆压滤机6的排水口连通清水池7。进一步的,清水池7通过导水管连通混合水池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可以同时对泥浆以及建筑废料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好且效率高,节能环保。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环保排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泥浆池13、干式物料槽12、干式物料输送带121、混合水池1、第一过滤水池2,干式物料槽12以及混合水池1分别位于干式物料输送带121的两端,第一过滤水池2内置泥沙过滤网笼2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一端连通内置搅拌轴11的混合水池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连通泥沙过滤网笼21的进料口,泥沙过滤网笼21的固体排料口置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底部一端上部处,在位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一堆场24,泥沙过滤网笼21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粉碎后干式的建筑废料可以由干式物料输送带121输送至混合水池1内,而建筑的泥浆或沟渠的泥浆可以由泥浆池13输送至混合水池1内进行混合,其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相对于混合水池1内进行喷淋的喷淋水管,混合水池1的由传动电机传动的搅拌轴11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在物料完成混合搅拌后由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输送至泥沙过滤网笼21进行大颗粒的沙粒分离,其分离后的泥浆由其泥沙过滤网笼21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分离后的大颗粒的沙粒由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排出至第一堆场24。作为一种改进,设置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的底部一端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在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二堆场34。作为一种改进,位于第二过滤水池3一侧设置细沙振动脱水筛4,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进料口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排沙口相对于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中部位置设置,细沙振动脱水筛4的泥浆排出口连通静置水池5,在接近静置水池5顶部处设置引水管连通清水池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水池3的泥浆可以由细沙振动脱水筛4进行脱水以及细泥沙的分离,以对其细泥沙通过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32排出至第二堆场34,其由细沙振动脱水筛4分离后的泥浆再流入静置水池5进行静置分离。作为一种改进,在静置水池5连通泥浆压滤机6,泥浆压滤机6底部设置第三堆场61,泥浆压滤机6的排水口连通清水池7,其在清水池7通过导水管连通混合水池1。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处理后的清水的利用率,其可以用于混合搅拌用,减少自来水的分量,压滤机可以将泥浆压滤过滤为成为后续制砖用到的泥块以提高其泥浆的环保利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式中,在第二过滤水池3、静置水池5与细沙振动脱水筛4分别通过中间管连接三通液体流量控制阀41。其在加工过程中,其适用于单纯处理泥浆的物料,其大颗粒的泥沙含量较小,其可以通过三通液体流量控制阀41进行调节控制。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抽水泵或者渣浆泵,在附图中均有示出,其也可以适当增加配置以及进行相应的选型,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手段也自然而然的选择,在此不进行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中用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干式物料输送带、第一泥浆输送装置、第二泥浆输送装置、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第二排沙过滤输送料带、泥浆压滤机、泥沙过滤网笼均为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其设备本身不是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是其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配合使用关系,故,在此不对其设备的型号以及选型进行限制。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泥浆池(13)、干式物料槽(12)、干式物料输送带(121)、混合水池(1)、第一过滤水池(2),其特征在于:干式物料槽(12)以及混合水池(1)分别位于干式物料输送带(121)的两端,第一过滤水池(2)内置泥沙过滤网笼(2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一端连通内置搅拌轴(11)的混合水池(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连通泥沙过滤网笼(21)的进料口,泥沙过滤网笼(21)的固体排料口置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底部一端上部处,在位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一堆场(24),泥沙过滤网笼(21)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至少包括:泥浆池(13)、干式物料槽(12)、干式物料输送带(121)、混合水池(1)、第一过滤水池(2),其特征在于:干式物料槽(12)以及混合水池(1)分别位于干式物料输送带(121)的两端,第一过滤水池(2)内置泥沙过滤网笼(2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一端连通内置搅拌轴(11)的混合水池(1),第一泥浆输送装置(23)的另一端连通泥沙过滤网笼(21)的进料口,泥沙过滤网笼(21)的固体排料口置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底部一端上部处,在位于第一排沙过滤输送料带(22)顶部一端下部设置第一堆场(24),泥沙过滤网笼(21)的液体排料口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的一端连通第一过滤水池(2),第二泥浆输送装置(31)另一端连通第二过滤水池(3),第二排沙过滤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城陈楚生魏楚林陈建城刘锡标潘冬勇黄庆鹏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空港区绿通环保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