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及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12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反渗透滤芯,安装头上设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反渗透滤芯包括纯水导水层和原水导水层,反渗透滤芯的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过水部、第一封闭部和第二过水部、第二封闭部,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分别位于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的外围,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连通原水导水层和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连通纯水导水层和纯水出水口,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m,第二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1/4≤n/m≤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净水领域,有利于降低滤芯组件内部水路对水流的阻碍,提高纯水产生效率。

Side flow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nd water purification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eral flow type filter assembly,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head and shell and filter, the installat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raw water inlet, water outlet and a concentrated water outlet, reverse osmosis filter including water aquifer and water aquifer, two reverse osmosis filter respectively comprises a first part, the first part and closed too the second part, the second part closed, the first closed and second closed peripheral part locat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had not had water, reverse osmosis filter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nnel,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had communicated with the raw water aquifer and the first channel, the second passage of water aquifer and water outlet. The radial layer aquifer is m water, second water lay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radial water aquifer is n, 1/4 = n/m = 1/2.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water purifi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obstruction of water flow in the inner water path of the filter core component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ur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纯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一般都会采用反渗透滤芯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滤芯组件构成了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与反渗透滤芯组件的过滤效果直接相关。反渗透滤芯组件的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反渗透滤芯组件中都会使用到膜元件和中心管。大部分现有产品中,都只采用了一根中心管,膜元件缠绕在中心管上形成反渗透滤芯,过滤时,原水从反渗透滤芯端部进水,并沿着反渗透滤芯的轴向移动,将过滤后的纯水收集到中心管内,浓水则从反渗透滤芯的另一个端部流出。这种结构的反渗透滤芯组件进水量低,制水流道短,原水与膜元件的表面接触的滞留时间短的问题,因此,相对于流入到反渗透膜滤芯组件的原水流入量,通过反渗透膜滤芯组件净化后通过纯水出水口排出的纯水量相对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还存在内部压力不稳定,脱盐率低,膜元件得不到完全利用,膜元件利用区域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也有人对反渗透滤芯组件作出优化而提出了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通过构造内部的流道使得膜元件利用率得到提高,利用区域更为均衡。一般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需两端进原水,这种结构的滤芯组件拆装较为不便,而将原先设置在两端的原水进水口集成到滤芯组件的一端,则需在反渗透滤芯中设置中心双通道,该双通道分别用于导入原水和收集纯水,而反渗透滤芯外侧则用于导出浓水。但是,对于远离原水进水口一端的反渗透滤芯的过水部,由于原水需通过反渗透滤芯中心的通道后方能流至该处过水部,较长的路径会形成较大的阻碍,而造成反渗透滤芯两端进水不均,严重的情况下该处过水部可能无法进水,甚至被压出来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和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水间隙,所述安装头上设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纯水导水层和原水导水层,所述纯水导水层被密封于两层膜元件之间,所述原水导水层与纯水导水层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过水部、第一封闭部和第二过水部、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一封闭部位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所述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分别位于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的外围,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连通原水导水层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纯水导水层和纯水出水口,其中,所述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m,所述第二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1/4≤n/m≤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构成原水导水层的原水进水端,所述膜元件的末端构成原水导水层的浓水排放端,所述第一通道和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间隙和浓水出水口连通,其中,1/3≤n/m≤1/2;或者,所述膜元件的末端构成原水导水层的原水进水端,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构成原水导水层的浓水排放端,所述第一通道和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间隙和原水进水口连通,其中,1/4≤n/m<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n’<n。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两端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第二端盖和安装头之间,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密封反渗透滤芯的部分端部,进而构成反渗透滤芯端部的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供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沿具有向安装头方向延伸的环状的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与安装头形成密封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一过水部与第一过水间隙隔离开。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置第一中心管和嵌套在第一中心管内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内部形成了第一通道,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之间形成了第二通道,所述安装头包括外端盖和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具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中央流道,所述中央流道的侧壁与第二中心管的管壁密封配合,所述水路转换器在中央流道的外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侧壁与第一中心管的管壁密封配合,进而第一流道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水路转换器在第一流道的外围具有过水腔,所述水路转换器和外端盖密封配合,所述水路转换器的外壁和外端盖的内壁之间具有与第一过水间隙相通的第二过水间隙,所述第二过水间隙位于水路转换器和外端盖密封配合处内侧,所述水路转换器的外壁和第一密封筋密封配合而将过水腔和第二过水间隙隔离开,所述水路转换器具有连通中央流道和过水腔的横向延伸段,所述第一过水部通过过水腔和横向路延伸段而与中央流道连通,所述水路转换器在中央流道的外围具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第二过水间隙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置第一中心管和嵌套在第一中心管内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内部形成了第一通道,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之间形成了第二通道,所述安装头包括外端盖和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具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中央流道,所述中央流道的侧壁与第二中心管的管壁密封配合,所述水路转换器在中央流道的外围具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侧壁与第一中心管的管壁密封配合,进而第一流道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水路转换器在第一流道的外围具有过水腔,所述水路转换器的外壁和外端盖的内壁之间具有与第一过水间隙相通的第二过水间隙,所述第二过水间隙与外界相通,所述水路转换器的外壁和第一密封筋密封配合而将过水腔和第二过水间隙隔离开,所述水路转换器具有连通中央流道和过水腔的横向延伸段,所述第一过水部通过过水腔和横向路延伸段而与中央流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置相互隔开的第三中心管和第四中心管,所述第三中心管和第四中心管的内部分别形成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内表面的中心区域具有连通第二过水部和第一通道的过水槽,进而原水导水层、第二过水部、过水槽和第一通道四者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沿具有向反渗透滤芯方向竖直延伸的限位侧壁,所述限位侧壁与反渗透滤芯的外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与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之间通过热熔胶或者环氧树脂密封。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外水路、增压泵和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所述增压泵和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串联在外水路中,所述增压泵位于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的前端,所述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为上述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本技术中,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m,第二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1/4≤n/m≤1/2。对于侧流式反渗透滤芯而言,一方面,原水导水层的流道较长,其后端的压力较小,另一方面,流道呈螺旋状,单位流道长度的压降大于常规轴向流动的反渗透膜,为了抵消上述原因带来的原水导水层末端的反渗透膜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需充分降低滤芯组件内部水路对水流的阻碍作用。对于第一过水部而言,其距离原水进水口较近,原水流至第一过水部的压降较小,然而,对于第二过水部来说,原水自原水进水口进入后需通过第一通道后方能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和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水间隙,所述安装头上设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纯水导水层和原水导水层,所述纯水导水层被密封于两层膜元件之间,所述原水导水层与纯水导水层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过水部、第一封闭部和第二过水部、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一封闭部位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所述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分别位于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的外围,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连通原水导水层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纯水导水层和纯水出水口,其中,所述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m,所述第二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1/4≤n/m≤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包括安装头、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和外壳之间具有第一过水间隙,所述安装头上设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纯水导水层和原水导水层,所述纯水导水层被密封于两层膜元件之间,所述原水导水层与纯水导水层间隔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过水部、第一封闭部和第二过水部、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一封闭部位于反渗透滤芯靠近安装头一端,所述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分别位于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的外围,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连通原水导水层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纯水导水层和纯水出水口,其中,所述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m,所述第二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1/4≤n/m≤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构成原水导水层的原水进水端,所述膜元件的末端构成原水导水层的浓水排放端,所述第一通道和原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间隙和浓水出水口连通,其中,1/3≤n/m≤1/2;或者,所述膜元件的末端构成原水导水层的原水进水端,所述第一过水部和第二过水部构成原水导水层的浓水排放端,所述第一通道和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水间隙和原水进水口连通,其中,1/4≤n/m<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部对应的原水导水层的径向层数为n’,n’<n。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两端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第二端盖和安装头之间,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密封反渗透滤芯的部分端部,进而构成反渗透滤芯端部的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供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沿具有向安装头方向延伸的环状的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与安装头形成密封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一过水部与第一过水间隙隔离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中心设置第一中心管和嵌套在第一中心管内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内部形成了第一通道,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之间形成了第二通道,所述安装头包括外端盖和水路转换器,所述水路转换器具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中央流道,所述中央流道的侧壁与第二中心管的管壁密封配合,所述水路转换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潘哲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