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99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包括瓶身本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周向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瓶身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凹槽为竹叶形,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上。通过瓶身本体上设置的竹叶形的第二凹槽使得塑料瓶不仅方便抓取,且设计大方美观,另外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细螺纹或者防滑垫,不易滑落。

A plastic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stic bottle, including a bottle body and a bottle cap, wherein the bottle cap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first circumferential groove, the side wall of the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wherein, the second groove is two, and the second groove for the bamboo shaped, two second vertical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Through the second grooves with bamboo leaves arranged on the bottle body, the plastic bottle i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grabbing, but also has a generous and beautiful design, and the other second grooves are equipped with fine threads or anti slip pads, which are not easy to sl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瓶,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抓取的塑料瓶。
技术介绍
现有塑料瓶为了方便携带,通常在瓶身或者瓶盖上设置有一孔,再配备有易拎的绳或者卡环,该设置增加了塑料瓶的体积,且卡环和绳易丢失,失去卡环和绳的塑料瓶携带不方便,因此急需一种方便抓取的塑料瓶,通过自身的设计实现易抓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塑料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抓取的塑料瓶,造型大方、结构简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塑料瓶,包括瓶身本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周向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瓶身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凹槽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凹槽为竹叶形,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上;所述第一凹槽为三个,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瓶盖周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细螺纹或防滑垫。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易撕部件,所述易撕部件设置在瓶盖外侧壁底部边缘的周圈,所述瓶身本体的瓶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凸块,所述易撕部件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卡件。进一步的,所述瓶身本体的瓶口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易撕部件设置有一防盗环。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1)、瓶身本体上设置的竹叶形的第二凹槽不仅方便抓取,且设计大方美观,另外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细螺纹或者防滑垫,不易滑落;2)、由于拧瓶盖时着力点为三个,瓶盖上合理的设置有3个第一凹槽,方便使用者操作;3)、在瓶盖外侧壁的底部设置的凸块与易撕部件的卡件配合,完成塑料瓶的防盗,其在使用时,使用者拧开瓶盖,卡件与凸块脱离,无法复原,可作为塑料瓶的“已打开”提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瓶盖示意图,其中:1、瓶身本体,11、第二凹槽,2、瓶盖,21、凸块,22、第一凹槽,3、易撕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塑料瓶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瓶,包括瓶身本体1和瓶盖2,瓶盖2周向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2,瓶身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1,其中,第二凹槽11为两个,且第二凹槽11为竹叶形,两个第二凹槽11分别竖向设置在瓶身本体1上。竹叶形的第二凹槽11方便抓取,且美观大方,另外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细螺纹或防滑垫,增加了手与瓶身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抓取过程中的滑落。第二凹槽11对称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1的侧壁上,两个竹叶形第二凹槽11的竹叶尖相对设置,手部放置在两个对称设置的竹叶形第二凹槽11之间,抓取方便,符合人体工学。另外瓶盖2上设置的第一凹槽22为3个,等间隔设置在瓶盖2周向外侧面,拧瓶盖2时由于着力点为3个,因此3个均匀设置的第一凹槽22不仅美观,而且方便施力。另外,塑料瓶还包括易撕部件3,易撕部件3设置在瓶盖2外侧壁底部边缘的周圈,瓶身本体1的瓶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凸块21,易撕部件3设置有与凸块21对应的卡件,通过卡件和凸块21的配合,另外在易撕部件上还设置有防盗环,其设置在卡件外侧,使用时,使用者拧开瓶盖2,卡件与凸块21脱离,且无法复原,可作为塑料瓶的“已打开”提醒。瓶身本体1的瓶口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瓶盖2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瓶盖2和瓶身本体1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瓶盖2内侧顶壁上设置有密封圈,具体的可为垫片或硅胶圈,完成塑料瓶的密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塑料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瓶,包括瓶身本体(1)和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周向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2),所述瓶身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1),其中,所述第二凹槽(11)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凹槽(11)为竹叶形,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1)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1)上;所述第一凹槽(22)为三个,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瓶盖(2)周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1)内均设置有细螺纹或防滑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瓶,包括瓶身本体(1)和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周向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2),所述瓶身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11),其中,所述第二凹槽(11)为两个,且所述第二凹槽(11)为竹叶形,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1)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瓶身本体(1)上;所述第一凹槽(22)为三个,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瓶盖(2)周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11)内均设置有细螺纹或防滑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11)对称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日才黄洋林郑宏涛蔡军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