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640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织物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都和硬挺度有一定的关系。步骤一、将待测织物裁剪成矩形试样。步骤二、在矩形试样上画出标记线。标步骤三、将矩形试样以两条宽度边中点的连线为折痕进行对折,并用大头针固定,大头针穿过标记线。得到蝴蝶形试样。步骤四、将蝴蝶形试样放置到试验台的试样放置处上。步骤五、用第一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俯视照片,用第二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侧视照片。步骤六、根据俯视照片和侧视照片求取蝴蝶形试样的宽度D、俯视面积S及高度H。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矩形试样折叠成蝴蝶结形进行拍照即可判断矩形试样的硬挺度情况,方便快捷。

A fabric stiffness test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abric stiffness test method. The fabric softness and comfort have relations and stiffness. Step 1, the fabric is cut into a rectangular specimen. Step two, draw a marking line on the rectangular specimen. Step three, the rectangle specimen is folded with the line of the middle point at the two width edge, and the pin is fixed with a pin and the pin passes through the marking line. Get the butterfly specimen. Step four, the butterfly specimen is placed on the place of the specimen placement at the test bed. Step five, use the first camera to photograph the bow - shaped specimen of the overlook, and use the second camera to photograph the profile of the butterfly specimen. Step six, the width D, the overlook area S and the height H of the butterfly shaped specimen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overlook and side view photos. The rectangular specimen folded into a butterfly shape photograph can determine the rectangular specimen stiffness, convenient and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服装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由以前的实用性和耐久性转变为优良的手感、舒适性和美观性。用于制作贴体服装的织物需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舒适性,用于制作外套的织物需要具有良好的硬挺性,悬垂性。研究发现这些性能都与织物的硬挺度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织物硬挺度的测试方法常见的有斜面法、心形法等,这些测试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但其共同的问题是每次试验只能得到一组实验结果,无法在仅完成一次试验的情况下进行平均计算,获得更加精准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位于第一相机镜头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相机的镜头水平设置,且朝向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本专利技术具体如下:步骤一、将待测织物熨烫后,裁剪成a×b的矩形试样,a>b>1cm。步骤二、在矩形试样上画出标记线。标记线为矩形试样两条长度边中点的连线。步骤三、将矩形试样以两条宽度边中点的连线为折痕进行对折,并用大头针固定,大头针穿过标记线。得到蝴蝶形试样。步骤四、将蝴蝶形试样放置到试验台的试样放置处上,使得蝴蝶形试样开口朝上设置,且其中一条弯成弧形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正对第二相机的镜头。步骤五、用第一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俯视照片,用第二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侧视照片。步骤六、将俯视照片内的蝴蝶形试样以大头针为界分割为第一蝶翼形试样和第二蝶翼形试样。i=1,2,依次执行步骤七。步骤七、根据俯视照片和侧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宽度Di、俯视面积Si及高度Hi;宽度Di即在第i蝶翼形试样内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俯视面积Si即俯视照片中第i蝶翼形试样的面积。高度Hi即在侧视照片中蝴蝶形试样宽度边的第i个端点与试验台的距离。步骤八、计算平均宽度D、平均俯视面积S及平均高度H。平均宽度D=1/2(D1+D2);平均俯视面积S=1/2(S1+S2);平均高度H=1/2(H1+H2)。平均宽度D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俯视面积S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高度H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大。进一步地,步骤七中还要根据俯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张角θi;张角θi的顶点为大头钉所在点。张角θi的两条射线分别经过两条蝴蝶形试样长度边的四分之一点。两条射线均与第i蝶翼形试样相交。步骤八中还要计算平均张角θ:θ=1/2(θ1+θ2)。平均张角θ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进一步地,步骤七中还要根据俯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张角θi;张角θi的顶点为大头钉所在点。张角θi的两条射线分别经过两条蝴蝶形试样长度边的拐点。两条射线均与第i蝶翼形试样相交。步骤八中还要计算平均张角θ:θ=1/2(θ1+θ2)。平均张角θ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进一步地,步骤七中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宽度Di、俯视面积Si及高度Hi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将俯视照片导入autoCAD软件;②求取宽度Di:依次点击“工具”、“查询”、“距离”,并选中在第i蝶翼形试样内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的两个端点,获取宽度Di;③求取俯视面积Si:依次点击“工具”、“查询”、“面积”,并对第i蝶翼形试样的外轮廓进行描点,获取俯视面积Si;④将侧视照片导入autoCAD软件;⑤求取高度Hi:依次点击“工具”、“查询”、“距离”,并选中侧视照片中蝴蝶形试样宽度边的中点和第i个端点,获取高度Hi。进一步地,步骤七中求取蝴蝶形试样的张角θi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将俯视照片导入autoCAD软件;②求取张角θi:首先用线段连接大头钉所在点与两条蝴蝶形试样长度边位于第i蝶翼形试样上的四分之一点;再依次点击“工具”、“查询”、“角度”,并选中绘制出的两条线段,获取张角θi。进一步地,步骤七中求取蝴蝶形试样的张角θi的具体方法如下:①将俯视照片导入autoCAD软件;②求取张角θi:首先用线段连接大头钉所在点与两条蝴蝶形试样长度边位于第i蝶翼形试样上的拐点;再依次点击“工具”、“查询”、“角度”,并选中绘制出的两条线段,获取张角θi。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还包括相机固定架。所述的相机固定架由固定平板和四根伸缩式支腿组成。四根伸缩式支腿的顶端与固定平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底端均与试验台固定。固定平板的正中位置开设有镜头通孔。第一相机放置在固定平板上。第一相机的镜头位于镜头通孔处。第二相机位于相邻两根伸缩式支腿的对称面上。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画出标记线后,在标记线的四分之一点处画上固定点。且步骤三中,大头针穿过固定点。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矩形试样折叠成蝴蝶形试样进行检测。由于蝴蝶形试样由两个蝶翼形试样组成,故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两组试验数据,并根据两组试验数据求取平均值,使得试验数据更加精准可靠,试验所需消耗的织物更少。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矩形试样折叠成蝴蝶结形进行拍照即可判断矩形试样的硬挺度情况,方便快捷。3、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测量结果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矩形试样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蝴蝶形试样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蝴蝶形试样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四分之一点求张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拐点求张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台1、相机固定架2、第一相机3和第二相机5。相机固定架2由固定平板和四根伸缩式支腿组成。四根伸缩式支腿的顶端与固定平板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底端均与试验台1固定。固定平板的正中位置开设有镜头通孔。第一相机3放置在固定平板上。第一相机3的镜头位于镜头通孔处且朝向正下方。试验台1上的试样放置处位于第一相机3镜头的正下方。待拍照的蝴蝶形试样4放置在试样放置处上。第一相机3从镜头通孔中拍摄到试验台上试样放置处的俯视照片。第二相机5放置在试验台1上,且第二相机的镜头朝向试验台上试样放置处。第二相机5位于相邻两根伸缩式支腿的对称面上。本专利技术具体如下:步骤一、将待测织物熨烫平整后,裁剪成6cm×4cm的矩形试样。步骤二、如图2所示,在矩形试样上画出标记线6。标记线6为矩形试样两条长度边中点的连线。并在标记线6的四分之一点处画上固定点8。步骤三、如图3所示,将矩形试样以两条宽度边中点的连线为折痕7进行对折,并用大头针9固定,大头针9穿过固定点8,得到蝴蝶形试样4。步骤四、将蝴蝶形试样4放置到试验台1的试样放置处上,使得蝴蝶形试样4开口朝上设置(即折痕7与试验台接触),且其中一条弯成弧形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4-1正对第二相机5的镜头。步骤五、调节好第一相机3及第二相机5的焦距后,用第一相机3拍摄蝴蝶形试样4的俯视照片,用第二相机5拍摄蝴蝶形试样4的侧视照片。俯视照片如图3所示,侧视照片如图4所示。步骤六、将俯视照片内的蝴蝶形试样4以大头针为界分割为第一蝶翼形试样和第二蝶翼形试样。i=1,2,将俯视照片及侧视照片导入autoCAD软件。依次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710841821.html" title="一种服装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服装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位于第一相机镜头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相机的镜头水平设置,且朝向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该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具体如下:步骤一、将待测织物熨烫后,裁剪成a×b的矩形试样,a>b>1cm;步骤二、在矩形试样上画出标记线;标记线为矩形试样两条长度边中点的连线;步骤三、将矩形试样以两条宽度边中点的连线为折痕进行对折,并用大头针固定,大头针穿过标记线;得到蝴蝶形试样;步骤四、将蝴蝶形试样放置到试验台的试样放置处上,使得蝴蝶形试样开口朝上设置,且其中一条弯成弧形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正对第二相机的镜头;步骤五、用第一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俯视照片,用第二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侧视照片;步骤六、将俯视照片内的蝴蝶形试样以大头针为界分割为第一蝶翼形试样和第二蝶翼形试样;i=1,2,依次执行步骤七;步骤七、根据俯视照片和侧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宽度Di、俯视面积Si及高度Hi;宽度Di即在第i蝶翼形试样内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俯视面积Si即俯视照片中第i蝶翼形试样的面积;高度Hi即在侧视照片中蝴蝶形试样宽度边的第i个端点与试验台的距离;步骤八、计算平均宽度D、平均俯视面积S及平均高度H;平均宽度D=1/2(D1+D2);平均俯视面积S=1/2(S1+S2);平均高度H=1/2(H1+H2);平均宽度D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俯视面积S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高度H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织物硬挺度测试装置包括试验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的镜头朝向正下方;所述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位于第一相机镜头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相机的镜头水平设置,且朝向试验台上的试样放置处;该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具体如下:步骤一、将待测织物熨烫后,裁剪成a×b的矩形试样,a>b>1cm;步骤二、在矩形试样上画出标记线;标记线为矩形试样两条长度边中点的连线;步骤三、将矩形试样以两条宽度边中点的连线为折痕进行对折,并用大头针固定,大头针穿过标记线;得到蝴蝶形试样;步骤四、将蝴蝶形试样放置到试验台的试样放置处上,使得蝴蝶形试样开口朝上设置,且其中一条弯成弧形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正对第二相机的镜头;步骤五、用第一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俯视照片,用第二相机拍摄蝴蝶形试样的侧视照片;步骤六、将俯视照片内的蝴蝶形试样以大头针为界分割为第一蝶翼形试样和第二蝶翼形试样;i=1,2,依次执行步骤七;步骤七、根据俯视照片和侧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宽度Di、俯视面积Si及高度Hi;宽度Di即在第i蝶翼形试样内的蝴蝶形试样宽度边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俯视面积Si即俯视照片中第i蝶翼形试样的面积;高度Hi即在侧视照片中蝴蝶形试样宽度边的第i个端点与试验台的距离;步骤八、计算平均宽度D、平均俯视面积S及平均高度H;平均宽度D=1/2(D1+D2);平均俯视面积S=1/2(S1+S2);平均高度H=1/2(H1+H2);平均宽度D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俯视面积S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平均高度H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还要根据俯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张角θi;张角θi的顶点为大头钉所在点;张角θi的两条射线分别经过两条蝴蝶形试样长度边的四分之一点;两条射线均与第i蝶翼形试样相交;步骤八中还要计算平均张角θ:θ=1/2(θ1+θ2);平均张角θ越大,待测织物的硬挺度越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硬挺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还要根据俯视照片求取第i蝶翼形试样的张角θi;张角θi的顶点为大头钉所在点;张角θi的两条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霞覃燕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