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36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包括:余汽排出管,其用于接收锅炉产生的剩余蒸汽;过滤组件,其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的滤芯、以及驱动滤芯转动的驱动单元;吸热组件,其包括外壳、横向导气管、多根竖向导气管、集合管、以及导水管,横向导气管一端与余汽排出管连通、另一端封闭,横向导气管上设有多组导气孔,竖向导气管内设有多个斜隔板,斜隔板的上表面呈波纹状,每个斜隔板上均设有扇形的缺口;药剂箱,其通过筛网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蓄水箱,其设置在房顶、或支撑台上;蓄水箱通过输送管与导水管的水流方向下游的一端连通、通过供水管路连通至用水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余汽的热能转化效率高,热水供应速度快的有益效果。

Boiler reused steam reused hot water supply un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iler waste steam recycling type hot water supply device, including: the residual steam discharge pipe, which is used for receiving the remaining steam generated by the boiler; the filter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barrel, is located in the core, the outer cylinder and driving unit element driving the rotation; endothermic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horizontal guide the trachea, tracheal tube and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guide sets and aqueduct, transverse guide pipe end and the residual steam discharge pipe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closed, the transverse guid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guide holes, a plurality of helical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guide trachea, oblique baffle on the surface corrugation, each inclined baffle are arranged on the fan the reagent box, the gap; divided into an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through the screen; the water tank,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roof, or the support tabl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water pipe and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of aqueduct One end is connec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water terminal through the water supply lin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residual steam and fast hot wat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能利用而未被利用的热能。由于我国工业装备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如化工、石油化工、建材、轻纺、冶金、动力、食品、造纸、电子电器等行业,在生产中有大量的热能直接排空,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而目前的余热回收装置大部分是反回到原来的蒸汽供应锅炉,对锅炉进行加热,由于温差较小,热转化效率低,而且当停止使用时,余汽还是不可避免的以废汽排掉,并未加以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余汽的热能转化效率高,速度快,热水可直接饮用。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包括:余汽排出管,其用于接收锅炉产生的剩余蒸汽;过滤组件,其包括外筒、位于所述外筒内的滤芯、以及驱动所述滤芯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外筒两端分别固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滤芯包括同轴设置的依次串连连通的碳棒、第一中空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汽排出管,其用于接收锅炉产生的剩余蒸汽;过滤组件,其包括外筒、位于所述外筒内的滤芯、以及驱动所述滤芯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外筒两端分别固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滤芯包括同轴设置的依次串连连通的碳棒、第一中空纤维膜、ABS管、以及第二中空纤维膜,所述碳棒的自由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件密封连通,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的自由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件密封连通,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均呈圆筒形、与所述ABS管同轴设置、外壁上均设有齿面平行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汽再利用式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汽排出管,其用于接收锅炉产生的剩余蒸汽;过滤组件,其包括外筒、位于所述外筒内的滤芯、以及驱动所述滤芯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外筒两端分别固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通,所述滤芯包括同轴设置的依次串连连通的碳棒、第一中空纤维膜、ABS管、以及第二中空纤维膜,所述碳棒的自由端与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件密封连通,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的自由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件密封连通,所述第一中空纤维膜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空纤维膜的孔径,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均呈圆筒形、与所述ABS管同轴设置、外壁上均设有齿面平行与所述ABS管径向的轮齿,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外筒内部,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对轴承架、设置在所述轴承架上的轴承、轴线与所述ABS管轴线平行的蜗杆、同轴设置的两个驱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蜗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旋转件同轴穿设在其中一个轴承上、所述第二旋转件同轴穿设在另一个轴承上,所述蜗杆与两个驱动齿轮啮合,两个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的轮齿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蜗杆以第一速度先正转两圈,再以第二速度反转两圈,所述第一速度小于所述第二速度;吸热组件,其包括外壳、横向导气管、多根竖向导气管、集合管、以及导水管,所述横向导气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一端穿出所述外壳与所述余汽排出管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横向导气管上等间距设有多组向下出气的导气孔,每组导气孔的数量为9个,并且其中8个导气孔形成一个圆环,另一个导气孔位于8个导气孔形成的圆环中心处,所述竖向导气管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横向导气管下方,每一根竖向导气管的上端均连接在所述横向导气管外壁上,并且与一组导气孔连通、下端均连通在所述集合管上,所述集合管一端穿出所述外壳,所述竖向导气管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斜隔板,所述斜隔板向下的投影呈扇形、投影的面积等于所述竖向导气管径向截面面积的3/4,相邻两个斜隔板向下的投影中心对称,所述斜隔板至所述竖向导气管内壁向下倾斜,所述斜隔板的上表面呈波纹状,且波槽平行于所述斜隔板弧线的中点与圆心的连线,每个斜隔板的圆心处均设有扇形的缺口,每个缺口的半径均不同,所述导水管同轴穿设在所述竖向导气管内,并且下方位于所述集合管内,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昊薪来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