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滨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31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其包括在管壁外设置的第一隔层、第二隔层、保护性外壁以及设置在管壁和隔层之间的密封件,从而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依次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且在第二腔室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该第三隔层包括朝着第二隔层的方向设置的尖端凸起。在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中分别填充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当负压管道中的流体发送泄漏时,通过第一隔层的吸附以及膨胀材料的膨胀实现双重自动堵漏。

A kind of automatic pipe blocking and negative pressure conveying pip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negative pressure pipeline plugging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eal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tube wall of the first layer, second layer, and the protective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ube wall and the interlayer, an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pipeline along the pipeline direction, the first chamber sealing are formed, second and third chambers third,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within the porous layer, the third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bulge tip including the direction towards the second layer. Solid and liquid components of the solid and liquid double component expansive materials are fill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and the third chamber respectively. When the fluid 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pipeline sends out the leakage, the double automatic leak stoppage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adsorption of the first layer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expansion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防漏
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负压管道在输送负压气体或液体等流体时,容易发生泄漏。现有的堵漏技术都是在泄漏发生以后,才能进行封堵施工,不能精确预防管道泄漏,更不用说在泄漏发生的第一时间自动地进行堵漏。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预防泄漏发生并及时堵漏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在管壁外还包括第一隔层、第二隔层、保护性外壁以及设置在管壁和隔层之间的密封件,从而将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依次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且在第二腔室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在该多孔第三隔层朝着第二隔层的方向设置尖端凸起。在第二腔室中填充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在第三腔室中填充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当负压管道中的流体发送泄漏时,第一隔层受到负压作用吸附到管壁上,实现初步堵漏。同时,第二隔层受到负压作用被设置在第三隔层上的尖端凸起刺穿,进而使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和固体组分接触,并发生膨胀,进一步堵住负压管道的泄漏点,实现自动堵漏。本专利技术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如本文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对负压输送管道进行自动堵漏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依次包括管壁10,第一隔层20,第二隔层30,保护性外壁40;其中在管壁10和第一隔层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一密封腔室100,在第一隔层20和第二隔层3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二密封腔室200,在第二隔层30和保护性外壁4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三密封腔室300;其中在所述第二腔室200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60,且所述多孔第三隔层60包括朝向第二隔层30设置的尖端凸起70;其中第二腔室200包括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以及其中第三腔室300包括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层20是可变形的且为气密性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层30是可变形的和气密性的,且构造成能被所述尖端凸起70刺穿。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100之内的气体传感器或液体传感器。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是水,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是遇水膨胀材料。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遇水膨胀材料是含有亲水基团的高分子树脂。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遇水膨胀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丙烯酰胺,聚多糖,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充满所述第二腔室200。在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对负压输送管道进行自动堵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管壁10外部依次设置第一隔层20,第二隔层30以及保护性外壁40,且在在管壁10和第一隔层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一密封腔室100,在第一隔层20和第二隔层3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二密封腔室200,在第二隔层30和保护性外壁4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三密封腔室300,在所述第二腔室200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60,且所述多孔第三隔层60包括朝向第二隔层30设置的尖端凸起70;以及2.在第二腔室200中注入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在第三腔室(300)中注入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其中当负压输送管道发生泄漏时,尖端凸起70刺穿第二隔层30,使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和液体组分接触并膨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能预防负压管道泄漏,且在负压管道发生泄漏之后,通过隔层材料吸附以及膨胀材料的膨胀实现双重自动堵漏;以及在堵漏过程中不引入外来物质,不会对管道内输送的流体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附图的尺寸与实际尺寸不成比例,为了清楚地显示某些特征,可能会夸大某些部件的尺寸。在利用管道输送负压流体时,因为压力的作用以及各种环境的腐蚀,容易导致管道发生泄漏。但现有的堵漏技术不能预防泄漏,更不能实现自动堵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在管壁外还包括第一隔层、第二隔层、保护性外壁以及设置在管壁和隔层之间的密封件,从而将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依次形成密封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且在第二腔室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在该多孔第三隔层朝着第二隔层的方向设置尖端凸起。在第二腔室中填充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在第三腔室中填充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当负压管道中的流体发送泄漏时,第一隔层受到负压作用吸附到管壁上,实现初步堵漏。同时,第二隔层受到负压作用被设置在第三隔层上的尖端凸起刺穿,进而使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和固体组分接触,并发生膨胀,进一步堵住负压管道的泄漏点,实现自动堵漏。本专利技术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如本文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对负压输送管道进行自动堵漏的方法。在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依次包括管壁10,第一隔层20,第二隔层30,保护性外壁40;其中在管壁10和第一隔层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一密封腔室100,在第一隔层20和第二隔层3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二密封腔室200,在第二隔层30和保护性外壁4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三密封腔室300;其中在所述第二腔室200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60,且所述多孔第三隔层60包括朝向第二隔层30设置的尖端凸起70;其中第二腔室200包括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以及其中第三腔室300包括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层20是可变形的且为气密性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层30是可变形的和气密性的,且构造成能被所述尖端凸起70刺穿。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100之内的气体传感器或液体传感器。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是水,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是遇水膨胀材料。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遇水膨胀材料是含有亲水基团的高分子树脂。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遇水膨胀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丙烯酰胺,聚多糖,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依次包括管壁(10),第一隔层(20),第二隔层(30),保护性外壁(40);其中在管壁(10)和第一隔层(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一密封腔室(100),在第一隔层(20)和第二隔层(3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二密封腔室(200),在第二隔层(30)和保护性外壁(4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三密封腔室(300);其中在所述第二腔室(200)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60),且所述多孔第三隔层(60)包括朝向第二隔层(30)设置的尖端凸起(70);其中第二腔室(200)包括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以及其中第三腔室(300)包括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沿着从管道内到管道外的方向,所述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依次包括管壁(10),第一隔层(20),第二隔层(30),保护性外壁(40);其中在管壁(10)和第一隔层(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一密封腔室(100),在第一隔层(20)和第二隔层(3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二密封腔室(200),在第二隔层(30)和保护性外壁(4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形成第三密封腔室(300);其中在所述第二腔室(200)之内设置多孔第三隔层(60),且所述多孔第三隔层(60)包括朝向第二隔层(30)设置的尖端凸起(70);其中第二腔室(200)包括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或固体组分;以及其中第三腔室(300)包括与第二腔室所含组分互补的固液双组份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或液体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层(20)是可变形的且为气密性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层(30)是可变形的和气密性的,且构造成能被所述尖端凸起(70)刺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100)之内的气体传感器或液体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堵漏负压输送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液体组分是水,所述固液双组分膨胀材料的固体组分是遇水膨胀材料。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