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赞果专利>正文

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007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以解决碟式过滤片过滤效率低的问题。一种导流板,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所述环形板体邻近所述通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隔料单元,相邻隔料单元之间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横向设置并且该液体流道与所述通孔连通。

A guide plate and dish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w guide plate and a disc filt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isc filter. A guide plate includes an annular plate, the annular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end surface of the annular plate body adjacent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aterial separation unit, liquid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material separation unit, the liquid flow and the liquid flow passage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with the through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
技术介绍
碟式过滤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和第五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五过滤网连接并且二者连接后围成过滤腔,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设置在过滤腔内。现有的第三过滤网由若干钢丝编织形成,然而,熔融材料流经第三过滤网时会停留在第三过滤网上,尤其是停留在相邻钢丝之间的间隙里,这会降低碟式过滤片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以提高碟式过滤片过滤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板,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所述环形板体邻近所述通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隔料单元,相邻隔料单元之间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横向设置并且该液体流道与所述通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流道在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进一步的,所述隔料单元包括限流部和导流部,所述限流部设置在所述导流部的内侧,所述导流部上设有与所述液体流道连通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由所述环形板体的边缘位置向其中间位置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包括若干第一凸筋,若干第一凸筋从所述环形板体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一凸筋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部还包括若干第二凸筋,若干第二凸筋从所述环形板体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二凸筋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引流通道还包括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二间隙为所述第二引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限流部包括若干第三凸筋,若干第三凸筋从所述环形板体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三凸筋之间设有与所述液体流道连通的第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板体的外轮廓呈圆形。一种碟式过滤片,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第四过滤网和导流板,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四过滤网连接并且二者围成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和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导流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网相抵,所述导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通过所述第三过滤网相抵,所述导流板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流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四过滤网通过焊接连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环形板体上设置有通孔,环形板体邻近通孔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隔料单元,相邻隔料单元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与通孔连通,当熔融材料进入液体流道内时,液体流道引导熔融材料往通孔方向运动。如此设计,减少熔融材料在环形板体上停留的时间,以实现提高碟式过滤片的过滤效率。2、本技术的通孔竖向设置,液体流道横向设置,由于隔料单元设置在环形板体的端面上,因此,液体流道也开设在环形板体的端面上,当液体流道设置在环形板体的端面上,并且环形板体的端面与其他过滤网(所述其他过滤网为文中将会提到的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相抵时,液体流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够接收到的熔融材料的数量将会得到提升。如此设计,进一步提高碟式过滤片的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导流板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单个隔料单元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碟式过滤片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放大后);图5是图3中A-A处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导流板,包括环形板体1,环形板体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11,环形板体1邻近通孔11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隔料单元2,相邻隔料单元2之间设有液体流道3,液体流道3横向设置并且该液体流道3与通孔11连通。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液体流道3在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具体的:所述环形板体1的外轮廓呈圆形,液体流道3在圆形的环形板体1上径向设置,沿环形板体1的直径方向,液体流道3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如此设计,避免熔融材料以加速或减速的方式从液体流道3射入通孔11内。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板体的外轮廓呈四边形,沿环形板体的横向方向,液体流道的宽度尺寸发生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形板体1的外轮廓呈圆形,因此,“液体流道3沿环形板体1径向设置”是其中一种“液体流道3沿环形板体1横向设置”的方式。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液体流道与环形板体的直径相互交错也是可以的。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隔料单元2包括限流部21和导流部22,限流部21设置在导流部22的内侧,导流部22上设有与液体流道3连通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由环形板体1的边缘位置向其中间位置倾斜,具体的:导流部22包括若干第一凸筋2211和若干第二凸筋2221,若干第一凸筋2211从环形板体1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一凸筋2211之间设有第一间隙2212,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引流通道,第一间隙2212为所述第一引流通道,若干第二凸筋2221从环形板体1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二凸筋222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2222,引流通道还包括第二引流通道,第二间隙2222为所述第二引流通道,从图2不难看出,第一间隙2212和第二间隙2222拼接后呈“八”字形。如此设计,减少熔融塑料停留在导流板上的时间。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导流部可以包括一组或三组以上的凸筋。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限流部21包括若干第三凸筋211,若干第三凸筋211从环形板体1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三凸筋211之间设有与液体流道3连通的第三间隙212,一条液体流道3内的熔融材料经第三间隙212可以流入与其相邻的液体流道3。如此设计,方便调节单位时间内不同液体流道3内的熔融材料的流量。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限流部包括一块第三凸筋。本实施例中,环形板体1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隔料单元2。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板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隔料单元。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和图5,一种碟式过滤片,包括第一过滤网4、第二过滤网5、第三过滤网6、第四过滤网7和导流板,第一过滤网4与第四过滤网7连接并且二者围成过滤腔8,第二过滤网5、第三过滤网6和导流板设置在过滤腔8内,导流板包括环形板体1,环形板体1一端与第一过滤网4通过第二过滤网5相抵,环形板体1另一端与第四过滤网7通过第三过滤网6相抵,导流板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导流板。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网4与第四过滤网7通过焊接连为一体,具体的:第一过滤网4向外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四过滤网7向外凹陷形成第二凹槽,当第一过滤网4与第四过滤网7通过焊接连为一体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拼接形成所述过滤腔8。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与第四过滤网通过螺钉连为一体。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4上设有第一避让孔41,第二过滤网5上设有第二避让孔51,第三过滤网6上设有第三避让孔61,第四过滤网7上设有第四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导流板及碟式过滤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所述环形板体邻近所述通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隔料单元,相邻隔料单元之间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横向设置并且该液体流道与所述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0 CN 20172026968441.一种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板体,所述环形板体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通孔,所述环形板体邻近所述通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隔料单元,相邻隔料单元之间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横向设置并且该液体流道与所述通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在其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保持不变。3.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单元包括限流部和导流部,所述限流部设置在所述导流部的内侧,所述导流部上设有与所述液体流道连通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由所述环形板体的边缘位置向其中间位置倾斜。4.如权利要求3所述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若干第一凸筋,若干第一凸筋从所述环形板体的中间位置到其边缘位置依次排列,相邻第一凸筋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一引流通道。5.如权利要求3所述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赞果
申请(专利权)人:何赞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