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90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药针,其空气过滤膜被可靠地安全在溶药针中,并且装配容易、合格率高。一种溶药针,包括上套,在所述上套上设有接纳腔,针座组件插入接纳腔并与上套形成固定,针座组件的针管从上套内露出,在针座组件与接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气道,气道与设在上套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针座组件形成有药液通道,所述上套具有垂直于药液通道轴线的变径部,在变径部上设有第一孔,在变径部上固定有空气过滤膜,空气过滤膜覆盖住第一孔,空气可经第一孔和空气过滤膜进入气道。

Dissolv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ug dissolving needle, whose air filtration membrane is reliably safe in the dissolving needle, and is easy to assemble and have high qualified rate. A medicine dissolving needle, including on the set,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receiving cavity needle assembly is inserted and fixed receiving cavity formation and a needle hub assembly is exposed from the set, with a gap between the hub assembly and acceptance of the inner walls of the chambers formed in the airway, airway and air outlet hole on the sleeve the connected, the needle assembly is formed with a liquid channel with reducing por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hannel axis of the liquid on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le on the reducing part, in reducing department is fixed on the air filter, air filter covers the first hole, the air through the first hole and into the air filter air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药针
本技术属于配药类的医疗器械的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溶药针。
技术介绍
溶药针,也被称作加药器,作为一种配药用的医疗器械,在配药操作时,与注射器针的针筒搭配使用。使用本申请的溶药针来配药时,可不必在预先向输液袋(瓶)等药液容器内注射空气,在溶药针插入药液容器内时可直接抽取药液。在抽取药液的同时,空气通过溶药针进入药液溶器以平衡药液溶器内的压力。目前,公开号为CN10122940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加药器,包括针座、套管和固定在针座上的针头,针头中具有通液孔,套管固定在针座上,所述的针头位于套管内并与套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套管的侧部设有通气口,通气口内设置有空气过滤膜塞,在套管与针座之间设有使两者相固连并使套管与针座形成密封的卡接结构一。然而,在这种结构的溶药针中,在套管(上套)的侧部开设有通气口,通气口的轴线与通液孔的轴线相垂直,空气过滤膜被安装在侧部,这样,空气过滤膜的安装轴线也与通液孔的轴线相垂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空气过滤膜是侧向安装的,由此,在套管上可供空气过滤膜安装的设计空间余量较小,为了拓展空气过滤膜的安装空间,上述专利文献中所采用的手段是将套管的局部管壁加厚,若加厚过多,又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因此,空间拓展也受到局限。即便在拓展后可供空气过滤膜安装的设计空间仍是较小,使得空气过滤膜整体直径较小,安装不方便。在安装过程中,空气过滤膜往往呈倾斜的角度摆放进通气口中,而未能全面的覆盖住通孔口,由此引发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溶药针,其空气过滤膜被可靠地安全在溶药针中,并且装配容易、合格率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溶药针,其装配过程简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溶药针,其可对药液进行过滤,以保证给药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溶药针,包括上套,在所述上套上设有接纳腔,针座组件插入接纳腔并与上套形成固定,针座组件的针管从上套内露出,在针座组件与接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气道,气道与设在上套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针座组件形成有药液通道,所述上套具有垂直于药液通道轴线的变径部,在变径部上设有第一孔,在变径部上固定有空气过滤膜,空气过滤膜覆盖住第一孔,空气可经第一孔和空气过滤膜进入气道。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空气过滤膜位于接纳腔内,所述空气过滤膜与变径部的内表面相贴。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变径部呈现环状结构而环绕在药液通道轴线的周侧,所述空气过滤膜呈环状,针座组件穿过空气过滤膜。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所述接纳腔内还套入压盖,压盖与上套相连接,压盖上设有第二孔,第一孔通过第二孔与气道相连通,压盖将所述空气过滤膜压在变径部的内表面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变径部设有凹陷腔,在压盖上设有凸台,凸台嵌入凹陷腔,并且凸台与凹陷腔形成过盈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压盖的外周沿设有凸沿,凸沿与接纳腔的内壁形成间隙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座组件包括针管、针座和接头,针管与针座固定连接,接头与针座相连接,针座与接头分体成型。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针座包括基座,基座用于和接头相连接,基座与接纳腔的内壁形成间隙配合,在基座上邻近针管的一端设有腰部,腰部的外径小于基座的外径,腰部插入压盖,并且腰部的外壁与凸沿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针座组件还包括阻隔在药液通道中的药液过滤膜,在针座内设有沿药液通道的周向连续分布的支撑部,在接头上设有凸起环,凸起环插入针座内,凸起环将药液过滤膜的周沿压在针座的支撑部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空气过滤膜设在所述上套的外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溶药针,采用了变径部的结构,由于变径部可形成环状结构,由此可获得的面积相对较大,可作用于安装空气过滤膜的设计空间丰富,进而能够可供大表面积的空气过滤膜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变径部与空气过滤膜相对较大,装配操作更简易。再者,由于变径部相对较大,则可供空气过滤膜接触固定的余量面积相较对多,从而使得空气过滤膜可被可靠地固定在上套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述语“固定”、“固定连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一体结构,具体可指过盈配合、卡接、螺钉连接、焊接、粘接和一体成型结构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形成连接的装配关系,应当做广义理解,即可以是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第三特征而形成间接接触。本申请的所公开的溶药针,作为一种配药用的医疗器械,在配药操作时,与注射器针的针筒搭配使用。使用本申请的溶药针来配药时,可不必在预先向输液袋(瓶)等药液容器内注射空气,在溶药针插入药液容器内时可直接抽取药液。在抽取药液的同时,空气通过溶药针进入药液溶器以平衡药液溶器内的压力。通常,在溶药针上具有空气过滤膜,以滤除空气中的微粒物质,从而获得洁净的空气进入药液容器内以保证给药安全。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溶药针,其对现有溶药针的空气过滤膜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空气过滤膜被可靠地安全在溶药针中,并且装配容易、合格率高。本申请的溶药针包括上套1、空气过滤膜2和针座组件3。其中,空气过滤膜2和针座组件3安装于上套1中。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针座组件3包括针管31、针座32和接头33。针管31的一端与针座32的一端固定连接,针座32的另一端固定有接头33。接头33与针座32分体成型。其中,如图3中所示,接头包括针筒连接部311和凸起环312。针筒连接部311用于和针筒相连接。针筒连接部311呈柱状结构,针筒连接部311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药液通道310,可供针筒的前端部插入。为便于两者连接以及保证连接可靠,第一药液通道310具有一定的锥度,其内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在针筒连接部311的外侧面设有螺牙313,其可与具有螺口的针筒相连接。凸起环312呈桶状结构,凸起环312的一端用于和针筒连接部311相连接,凸起环312的另一端用于和针座32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溶药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药针,包括上套,在所述上套上设有接纳腔,针座组件插入接纳腔并与上套形成固定,针座组件的针管从上套内露出,在针座组件与接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气道,气道与设在上套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针座组件形成有药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具有垂直于药液通道轴线的变径部,在变径部上设有第一孔,在变径部上固定有空气过滤膜,空气过滤膜覆盖住第一孔,空气可经第一孔和空气过滤膜进入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药针,包括上套,在所述上套上设有接纳腔,针座组件插入接纳腔并与上套形成固定,针座组件的针管从上套内露出,在针座组件与接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气道,气道与设在上套上的出气孔相连通,所述针座组件形成有药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具有垂直于药液通道轴线的变径部,在变径部上设有第一孔,在变径部上固定有空气过滤膜,空气过滤膜覆盖住第一孔,空气可经第一孔和空气过滤膜进入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膜位于接纳腔内,所述空气过滤膜与变径部的内表面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溶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部呈现环状结构而环绕在药液通道轴线的周侧,所述空气过滤膜呈环状,针座组件穿过空气过滤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药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纳腔内还套入压盖,压盖与上套相连接,压盖上设有第二孔,第一孔通过第二孔与气道相连通,压盖将所述空气过滤膜压在变径部的内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药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福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