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武夷岩茶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66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包括连续依次设置的杀青罐、揉捻装置及烘干装置,所述杀青罐一端设有岩茶输入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杀青罐朝向岩茶输入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杀青罐内通入热风的热气输送管,岩茶输入料斗上部设有设有加湿斗,所述加湿斗的侧部联通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伸入加湿斗的端部具有加湿喷头,所述出料口后侧设有物料提升输送带,揉捻装置上方设有分料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岩茶在杀青过程中需要增加湿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喷头进行加湿,从而提高岩茶在杀青生产过程中的水分残留和香气,避免因过于干燥造成茶叶的营养成分的流失,能够方便地实现对不同武夷岩茶的均匀分料,保证各个揉捻装置的用料衔接,使用方便效率高。

A Wuyi rock tea productio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a processing production line, including fixing tank, rolling device and continuous drying device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wherein the inpu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tank tea hopper,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one end fix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towards the tea hopper for hot air to pass into the heating tank heat pipe tea, the input h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a humidifying bucket, a side part of the humidifying bucket Unicom inlet pipe extends into the end of the humidifying bucket with humidifying nozzle inlet pipe, the outle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lifting conveyer belt, feed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kneading device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for tea in the fixing process need to increase the humidity increas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nozzle for humidifi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ea in removing residual moisture and aroma, avoid too dry caused by tea The loss of nutrients,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on different Wuyi uniform materials, materials to ensur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various rolling device, convenient usage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武夷岩茶加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叶生产中一般直接通过杀青滚筒内进行电加热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然而现有的杀青输送结构中往往因落料的混合不均匀而造成加热不均匀,武夷岩茶在过高的温度下容易出现造成过多的香气分子破坏挥发不利于后续冲泡,另外茶叶在进行杀青后需要进行揉捻,而现有的机械设备往往无法实现自动化分料而是需要人工将茶叶输入至各个揉捻设备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杀青装置无法控制输入茶叶的数量也不适应武夷岩茶的生产,另外整个生产过程人工成本较高,效率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包括连续依次设置的杀青罐、揉捻装置及烘干装置,所述杀青罐一端设有岩茶输入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杀青罐朝向岩茶输入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杀青罐内通入热风的热气输送管,所述岩茶输入料斗上部设有设有加湿斗,所述加湿斗的侧部联通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伸入加湿斗的端部具有加湿喷头,所述出料口后侧设有物料提升输送带,所述揉捻装置上方设有分料台,所述分料台上部设有承接物料提升输送带的第一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一接收输送带的两侧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移动输送带,所述分料台上位于移动输送带下方排列有多个分料斗,所述揉捻装置设有多个且正对设置于各个分料斗下方,所述揉捻装置下方具有用于承接揉捻装置下料的第二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二接收输送带与烘干装置的入料口联通。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斗下方开口正对岩茶输入料斗,所述加湿斗旁侧设有用于输送岩茶的杀青输送带,所述杀青输送带上表面设有间隔设置承载岩茶的挡料板,所述输送带设置于输送架内,所述输送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上铰接设置有拨料轴,所述拨料轴上设置有曲状的拨杆,所述拨料轴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料轴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输料架上部的杀青输送带驱动电机,所述拨料轴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杀青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皮带轮经传动皮带连接以驱动拨料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具有以供拨料轴穿过的长槽,挡板上位于长槽的一侧铰接有摆柄,所述摆柄一端铰接于挡板另一端与拨料轴铰接,所述挡板上位于长槽的另一侧具有固定杆,所述拨料轴上还铰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另一端还套设于一固定杆上,所述高度调节杆通过贯穿高度调节杆的锁紧螺栓固定于固定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台上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承载第一输送带的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第一接收输送带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经皮带传动装置驱动第一输送带移动,所述分料台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输送带固定于移动车架上,所述移动输送带两侧具有固定于移动车架上的挡板,所述移动车架下方设有由移动电机驱动转动的行走轮,移动车架上部固定有用于驱动移动输送皮带输送的第二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舱,所述烘干舱内壁具有电热丝,所述烘干舱内由上至下设有多层烘干传送带,相邻上下两层的烘干传送带传输方向相反且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收输送带后侧设有烘干输料传送带,烘干输料传送带的两侧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固定于立杆的切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下端具有齿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岩茶在杀青过程中需要增加湿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喷头进行加湿,从而提高岩茶在杀青生产过程中的水分残留和香气,避免因过于干燥造成茶叶的营养成分的流失,能够方便地实现对不同武夷岩茶的均匀分料,保证各个揉捻装置的用料衔接,使用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岩茶杀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杀青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杀青输送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杀青输送带结构示意图上拨料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分料台布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接收输送带与移动输送带布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分料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包括连续依次设置的杀青罐10、揉捻装置20及烘干装置30,杀青罐10主要杀青滚筒内进行电加热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揉捻装置20是利用压力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实现茶叶的成型,烘干装置30是对茶叶进行揉捻后的干燥。所述杀青罐10一端设有岩茶输入料斗1110,另一端设有出料口1120,所述杀青罐10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杀青罐10内通入热风的热气输送管1130,所述岩茶输入料斗1110上部设有加湿斗1150,所述加湿斗1150的侧部联通有进水管路1151,所述进水管路1151端部具有喷头1152。进水管路1151处设有的是一种雾状喷头,这样可以实现水分的更均匀施加,所述加湿斗1150及岩茶输入料斗1110固定于一支撑框架1101上部,所述热气输送管1130设置于支撑框架1101下部。杀青罐10上部具有热气回收管路,所述热气回收管路经位于杀青罐10上部的联通管实现与加热装置联通用于往复循环利用。加湿斗1150下方开口正对岩茶输入料斗1110,所述加湿斗1150旁侧设有用于输送岩茶的杀青输送带1140,所述杀青输送带1140上表面设有间隔设置承载岩茶的挡料板1201,所述杀青输送带1140设置于输送架1210内,所述输送架1210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挡板1211,输送架1210通过支撑构件支撑在地面上,杀青输送带1140采用常用的皮带轮输送输送,挡料板1201就是用于将位于杀青输送带1140下端的储存岩茶的存料装置上提升岩茶。为了实现均匀送料,防止出现岩茶在挡料板1201上的堆积,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上铰接设置有拨料轴130,所述拨料轴130上设置有曲状的拨杆1310,拨杆1310沿着拨料轴130上轴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拨料轴130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实现拨杆1310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挡料板1201上堆积岩茶的拨料,以避免挡料板上的岩茶堆积过高从而造成送料过多。所述拨料轴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输料架上部的驱动电机1301,所述拨料轴130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皮带轮经传动皮带驱动拨料轴转动。为了实现拨料轴的高度调节,所述挡板1211上具有以供拨料轴穿过的长槽1212,挡板1211上位于长槽的一侧铰接有摆柄1213,所述摆柄1213一端铰接于挡板另一端与拨料轴130铰接,所述挡板1211上位于长槽的另一侧具有固定杆1214,所述拨料轴130上还铰接有高度调节杆1215,所述高度调节杆1215另一端还套设于一固定杆1214上,所述高度调节杆1215通过贯穿高度调节杆1215的锁紧螺栓固定于固定杆1214上,锁紧螺栓端部作用在固定杆1214上。本实施例中摆柄1213及固定杆1214于拨料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武夷岩茶加工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依次设置的杀青罐、揉捻装置及烘干装置,所述杀青罐一端设有岩茶输入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杀青罐朝向岩茶输入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杀青罐内通入热风的热气输送管,所述岩茶输入料斗上部设有设有加湿斗,所述加湿斗的侧部联通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伸入加湿斗的端部具有加湿喷头,所述出料口后侧设有物料提升输送带,所述揉捻装置上方设有分料台,所述分料台上部设有承接物料提升输送带的第一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一接收输送带的两侧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移动输送带,所述分料台上位于移动输送带下方排列有多个分料斗,所述揉捻装置设有多个且正对设置于各个分料斗下方,所述揉捻装置下方具有用于承接揉捻装置下料的第二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二接收输送带与烘干装置的入料口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依次设置的杀青罐、揉捻装置及烘干装置,所述杀青罐一端设有岩茶输入料斗,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杀青罐朝向岩茶输入料斗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向杀青罐内通入热风的热气输送管,所述岩茶输入料斗上部设有设有加湿斗,所述加湿斗的侧部联通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伸入加湿斗的端部具有加湿喷头,所述出料口后侧设有物料提升输送带,所述揉捻装置上方设有分料台,所述分料台上部设有承接物料提升输送带的第一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一接收输送带的两侧出口下方各设有一个移动输送带,所述分料台上位于移动输送带下方排列有多个分料斗,所述揉捻装置设有多个且正对设置于各个分料斗下方,所述揉捻装置下方具有用于承接揉捻装置下料的第二接收输送带,所述第二接收输送带与烘干装置的入料口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斗下方开口正对岩茶输入料斗,所述加湿斗旁侧设有用于输送岩茶的杀青输送带,所述杀青输送带上表面设有间隔设置承载岩茶的挡料板,所述输送带设置于输送架内,所述输送架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两侧的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上铰接设置有拨料轴,所述拨料轴上设置有曲状的拨杆,所述拨料轴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拨料轴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输料架上部的杀青输送带驱动电机,所述拨料轴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杀青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虎蔡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