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全民专利>正文

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57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3 23:51
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池塘条件、虾苗放养、饲养管理、捕捞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混养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龙虾的收益。

A technical method for aquaculture of freshwater lobster in a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龙虾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4个属19种龙虾的通称。又名大虾、龙头虾、虾魁、海虾等。它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龙虾体内很重要的虾青素是科学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由于龙虾的价值高,因此市场上总是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龙虾的人工养殖目前正在兴起,但是龙虾养殖技术还是比较传统,养殖的存活率极低,严重的抨击了养殖户的养殖的欲望和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养殖效率高,成本投资小,便于管理的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为5-10亩,水深达到≥1.5米,池塘底部平坦并且设置为沙泥底,池坝坡比1∶3-4,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石块、砖头、瓦片,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2)、虾苗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千克/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放养虾苗选择体长3-5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放养密度在2000-3000尾/亩,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3)饲养管理:①、饵料投喂:小虾按体重的20%-25%投喂饵料,中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饵料,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喂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80%,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每个池塘可以设2-4个饵料观察台。②、水质管理:水质清新,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9,溶氧>4克/升,在6-8月份高温季节每隔5-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③、病害防治:成虾或幼虾下塘前对虾体采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50千克/亩溶水全池泼洒。(4)捕捞收获:用网捕或干捕方式进行收获,在夜间昏暗时收获。所述的步骤(4)网捕方式是在傍晚前将网放置池边浅水中,网衣尾部露出水面,第2天早上起网收虾,干捕方式是排干池水,用抄网抄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混养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龙虾的收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为10亩,水深达到1.5米,池塘底部平坦并且设置为沙泥底,池坝坡比1∶4,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石块、砖头、瓦片,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2)、虾苗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5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500千克/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放养虾苗选择体长5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放养密度在3000尾/亩,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3)饲养管理:①、饵料投喂:小虾按体重的25%投喂饵料,中虾按体重的20%投喂饵料,大虾按体重的15%投喂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80%,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每个池塘可以设4个饵料观察台。②、水质管理:水质清新,透明度40厘米,pH值9,溶氧4克/升,在8月份高温季节每隔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0%。③、病害防治:成虾或幼虾下塘前对虾体采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生石灰50千克/亩溶水全池泼洒。(4)捕捞收获:用网捕或干捕方式进行收获。在夜间昏暗时收获,网捕方式是在傍晚前将网放置池边浅水中,网衣尾部露出水面,第2天早上起网收虾,干捕方式是排干池水,用抄网抄捕实施例2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为5亩,水深达到2米,池塘底部平坦并且设置为沙泥底,池坝坡比1∶3,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石块、砖头、瓦片,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2)、虾苗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0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千克/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放养虾苗选择体长3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放养密度在2000尾/亩,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3)饲养管理:①、饵料投喂:小虾按体重的20%投喂饵料,中虾按体重的15%投喂饵料,大虾按体重的10%投喂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每个池塘可以设2个饵料观察台。②、水质管理:水质清新,透明度30厘米,pH值7,溶氧4克/升,在6月份高温季节每隔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③、病害防治:成虾或幼虾下塘前对虾体采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千克/亩溶水全池泼洒。(4)捕捞收获:用网捕或干捕方式进行收获。在夜间昏暗时收获,网捕方式是在傍晚前将网放置池边浅水中,网衣尾部露出水面,第2天早上起网收虾,干捕方式是排干池水,用抄网抄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为5‑10亩,水深达到≥1.5米,池塘底部平坦并且设置为沙泥底,池坝坡比1∶3‑4,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石块、砖头、瓦片,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2)、虾苗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千克/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放养虾苗选择体长3‑5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放养密度在2000‑3000尾/亩,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3)饲养管理:①、饵料投喂:小虾按体重的20%‑25%投喂饵料,中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饵料,大虾按体重的10%‑15%投喂饵料,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投喂全日饵料的70%‑80%,饵料要投在池边浅水中,每个池塘可以设2‑4个饵料观察台。②、水质管理:水质清新,透明度30‑40厘米,pH值7‑9,溶氧>4克/升,在6‑8月份高温季节每隔5‑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③、病害防治:成虾或幼虾下塘前对虾体采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50千克/亩溶水全池泼洒。(4)捕捞收获:用网捕或干捕方式进行收获,在夜间昏暗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养殖淡水龙虾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为5-10亩,水深达到≥1.5米,池塘底部平坦并且设置为沙泥底,池坝坡比1∶3-4,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石块、砖头、瓦片,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2)、虾苗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进行清塘消毒,消毒3天后进水,10天后用300-500千克/亩发酵腐熟的有机肥肥水,放养虾苗选择体长3-5厘米,体格健壮,无病害,放养密度在2000-3000尾/亩,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在傍晚或黎明时下池。(3)饲养管理:①、饵料投喂:小虾按体重的20%-25%投喂饵料,中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饵料,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全民
申请(专利权)人:曹全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