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51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7:49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端子模块、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二端子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板。该板与第一端子模块的接地端子和第二端子模块的接地端子电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USB(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USB3.1C型连接器通过并入更多的电源/接地对和信号通道(其也被配置为使得能够反向插拔连接),相对于以前的版本提供了改进。开发人员正在不断努力使这种类型的连接器更加强健和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导电板。该板与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的接地端子电接触。可以改善电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的近端串扰。在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导电板。电磁干扰(EMI)屏蔽件设置围绕在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EMI屏蔽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环以将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彼此紧固。在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板。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接合面、第一接合凸部以及与第一接合凸部间隔开的第一接合凹部。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接合面、第二接合凸部以及与第二接合凸部间隔开的第二接合凹部。第一支撑部件定位成第一接合面面向第二支撑部件的第二接合面。第一接合凸部与第二接合凹部接合,并且第一接合凹部与第二接合凸部接合以将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彼此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所述详细描述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USB插座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B示出了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其中端子模块和壳体彼此分开;图1C是图1A的分解视图;图2A示出了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在组装之前的端子和导电板;图2B示出了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在组装之后的端子和导电板;图2C是图2A的右侧视图;图2D是图2B的右侧视图;图2E是图2A的局部放大视图;图2F是图1A沿着A-A方向的横截面图;图2G是图2F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A是示出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的端子模块的分解俯视图;图3B是示出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的端子模块的分解仰视图。图4A、4B和4C示出了图1A的USB插座连接器的端子模块的组装过程;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USB插头连接器的后视透视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USB插头连接器的前视透视图;图5C是图5A的分解视图;图6A是示出图5A的USB插头连接器的端子和板的分解视图;图6B是图6A的分解视图。图6C是图6A沿B-B方向的透视横截面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图中的元件为了简单和清楚而被示出并且可能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被放大以帮助理解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A、1B和1C所示,USB插座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设置在壳体110中的第一端子模块130和第二端子模块120以及设置在第一端子模块130和第二端子模块120之间的导电板140。支撑元件160被模制到板140上。电磁干扰(EMI)屏蔽件150围绕第一端子模块130和第二端子模块120并且将其彼此夹紧。第一端子模块130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32,第一端子132通过插入模制到多个第一端子132的第一支撑部件134固定在一起。第二端子模块120包括多个第二端子122,第二端子122通过插入模制到多个第二端子122的第二支撑部件124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子模块130和第二端子模块120被定位成彼此面对。第一端子模块130附接到板140的第一表面140A。第二端子模块120附接到板140的相对的第二表面140B。如图2A至图2G所示,第一端子132彼此平行布置。第一端子132包括布置在最外侧位置处的第一接地端子1322和1324以及在第一接地端子1322、1324之间的第一信号端子1326。第一接地端子1322具有第一接触部分1322A,第一接触部分1322A朝向板140凸出并且与板140接触。第一接地端子1324具有第一接触部分1324A,第一接触部分1324A朝向板140凸出并且与板140接触。第二端子122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与第一端子132平行。第二端子122包括布置在最外侧位置处的第二接地端子1222和1224以及在第二接地端子1222、1224之间的第二信号端子1226。第二接地端子1222和1224每个分别具有第二接触部分1222A和1224A,第二接触部分1222A和1224A向板140凸出并与板140接触。第一接触部分1324A和第二接触部分1224A沿垂直于板140的主平面148的对准方向146定位,如图2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板140包括定位在板140的相应相对侧部分处且定向平行于板140的纵向方向140L的第一接触臂对142A、142B和第二接触臂对144A、144B。接触臂142A和144A从板140的第一表面140A、朝向第一接地端子1322、1324向外延伸。接触臂142B和144B从板140的第二表面140B、朝向第二接地端子1222、1224向外延伸。如图2B和图2D所示,第一接地端子1322、1324的接触部分1322A、1324A朝向板140按压第一接触臂142A、144A。同样地,第二接地端子1222、1224的接触部分1222A、1224A朝向板140按压第二接触臂142B、144B。第一接触臂142A、144A和第二接触臂142B、144B被弹性偏离以抵抗第一接地端子1322、1324和第二接地端子1222、1224的作用。因此,第一接地端子1322、1324通过板140与第二接地端子1222、1224电接触。具有上述结构和配置,可以在电连接器中获得信号完整性的改进的近端串扰。如图3A和3B所示,第一支撑部件134具有第一接合面1340。在第一接合面1340的一个侧部处形成从第一接合面1340延伸的凸部对1344、1345以及在凸部1344、1345之间的凹部1347。在第一接合面1340的相对侧部处形成凹入第一接合面1340中的凹部对1341、1342和从接合面1340升起并定位在凹部1341、1342之间的凸部1348。第二支撑部件124具有第二接合面1240。在第二接合面1240的一个侧部处形成有从第二接合面1240延伸的凸部对1244、1245以及凸部1244、1245之间的凹部1247。在第二接合面1240的相对侧部处形成凹入接合面1240中的凹部对1241、1242以及从第二接合面1240升起并定位在凹部1241、1242之间的凸部1248。第一支撑部件134的凸部1344、1345和凹部1341、1342的形状和尺寸彼此匹配。第一支撑部件134的凹部1347和凸部1348的形状和尺寸彼此匹配。类似地,第二支撑部件124的凸部1244、1245和凹部1241、1242的形状和尺寸彼此匹配。第二支撑部件124的凹部1247和凸部1248的形状和尺寸彼此匹配。第二支撑部件124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端子模块130相同并且可以由相同的模具制成。特别地,第二支撑部件124的凸部1244、12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一信号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二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板,其中所述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30 CN 201520277028X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一信号端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二信号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子模块之间的板,其中所述板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朝向所述板凸出并且与所述板电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朝向所述板凸出并且与所述板电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沿着垂直于所述板的主平面的对准方向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延伸的第一凸部和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延伸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分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被弹性偏离以分别偏压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延伸的第一凸部和朝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延伸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被弹性偏离以分别偏压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固定到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第二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附接到所述板的第二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接合面、第一接合凸部和与所述第一接合凸部间隔开的第一接合凹部;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接合面、第二接合凸部和与所述第二接合凸部间隔开的第二接合凹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定位成所述第一接合面面向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所述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一接合凸部与所述第二接合凹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一接合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礼庆姚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AFCI连接器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