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微多孔膜、蓄电装置用间隔体膜、以及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549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微多孔膜是含有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压缩弹性模量为95MPa以上且150MPa以下,在表面和背面测定膜面的表面粗糙度(Ra),其平均值(Ra(ave))为0.01μm至0.3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微多孔膜、蓄电装置用间隔体膜、以及蓄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蓄电装置用间隔体膜使用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是在厚度方向上的耐压特性优异的聚烯烃微多孔膜。本申请基于申请日为2015年6月1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24275号、2015年7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49472号以及2016年6月10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16686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蓄电装置中,为了防止正负两极之间的短路发生,在其中间设置有由聚烯烃微多孔膜构成的间隔体膜。近年来,作为高能量密度、高电动势、自身放电少的蓄电装置,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蓄电装置被开发以及被实用化。已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例如,有:金属锂、锂与其他金属的合金、碳或石墨等具有吸附锂离子能力或者因嵌入而吸留锂离子能力的有机材料;掺杂有锂离子的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等。另外,已知作为正极,例如有:由(CFX)n表示的氟化石墨、MnO2、V2O5、CuO、Ag2CrO4、TiO2等的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氯化物。作为非水电解液,使用将Li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烯烃微多孔膜、蓄电装置用间隔体膜、以及蓄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包含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任一者,压缩弹性模量是95MPa以上且150MPa以下,在表面和背面测定的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Ra(ave)是0.01μm~0.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9 JP 2015-124275;2015.07.29 JP 2015-149471.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包含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至少任一者,压缩弹性模量是95MPa以上且150MPa以下,在表面和背面测定的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Ra(ave)是0.01μm~0.3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与施加压力之前的葛尔莱值相比,在施加17.3MPa的压力之后释放了压力时的葛尔莱值增加,并且葛尔莱值的增加率是0.5%以上且29.0%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与施加压力之前的葛尔莱值相比,在施加11.5MPa的压力之后释放了压力时的葛尔莱值增加,并且葛尔莱值的增加率是0.05%以上且6.0%以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施加了2.7MPa时的压缩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应变量是0.010~0.05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宽度方向上的热收缩是-1.0~1.0%,并且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是0.5~8.0%。6.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崎本亮川端健嗣南云广树安达大雅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