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546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其中,该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包括启动电路、恒流电路、镜像电路。优点:该电路利用具有软驱动电路保护的恒流电路,为所连接的镜像电路负载提供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的、恒流恒压的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电源抑制比,解决了在输入电压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输入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效率的光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光驱动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开关恒流源,二是线性IC电源,三是阻容降压电源。开关恒流源采用变压器将高压变为低压,并进行整流滤波,以便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电,开关恒流源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一般是输出低压),性能稳定,缺点是电路复杂、价格较高,由于其采用了变压器致使高成本,大体积,多元器件,而且电解电容易坏,整灯寿命严重受限,调光不方便;阻容降压的方案成本很低,但是性能较差;线性恒流技术方案以其简单的系统结构在中小功率LED恒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整流电路、恒流驱动电路以及负载,其恒流输出为Iout=Vref/Rcs。此应用方案相对于开关电源方案优点在于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元器件少,缺点在于系统负载的数量必须严格按照输入电压来设计,输入电压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系统输入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系统的光效效率。随着光驱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光驱动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当近距离时,光驱动功率小,可以满足人眼安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集成电路与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接电源端,为所连接的恒流电路提供软启动电压;恒流电路,为所连接的镜像电路提供具有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镜像电路,根据所述恒流电路提供的带隙基准电压,控制所述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的回路电压,使得所述回路电压保持恒定;所述启动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与一个电容,其中:第一N晶体管(N1)的栅极、漏极同时与第一P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C1)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源极接地;所述第一P晶体管(P1)的源极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一个晶体管与一个电阻,其中:第二N晶体管(N2)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运算放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接电源端,为所连接的恒流电路提供软启动电压;恒流电路,为所连接的镜像电路提供具有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镜像电路,根据所述恒流电路提供的带隙基准电压,控制所述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的回路电压,使得所述回路电压保持恒定;所述启动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与一个电容,其中:第一N晶体管(N1)的栅极、漏极同时与第一P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C1)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源极接地;所述第一P晶体管(P1)的源极与直流电源端连接;所述恒流电路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一个晶体管与一个电阻,其中:第二N晶体管(N2)的源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调整电路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P晶体管(P1)的漏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与参考电压Vref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N晶体管(N2)的栅极连接;所述镜像电路包括二个晶体管、二个电光二极管,其中:第二P晶体管(P2)的栅极、漏极并接,同时连接至第三P晶体管(P3)的栅极,并通过通过正向第一电光二极管(D1)接地;第三P晶体管(P3)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晶体管(P2)的源极同时连接至所述恒流电路中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漏极通过正向第二电光二极管(D2)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恒流电光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光二极管(D1)或第二电光二极管(D2)包括单个电光二极管或电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