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20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上的两个静触点、线圈组件、轭铁及导引脚,导引脚的一端与轭铁连接,导引脚的另一端突伸出基座,轭铁装设有动簧片,动簧片装设有用于被线圈组件吸引的衔铁,所述线圈组件在磁力作用下吸引衔铁进而驱动动簧片移动,动簧片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两个静触点突伸出基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磁力控制衔铁及动簧片自身弹力的作用,结合磁力与机械弹力的作用实现一个动触点可控制双向开关的开断,有效减小了整体继电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目前,随着用电器的小型化,对继电器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该继电器结构紧凑,可满足大多数小型化用电器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上的两个静触点、线圈组件、轭铁及导引脚,导引脚的一端与轭铁连接,导引脚的另一端突伸出基座,轭铁装设有动簧片,动簧片装设有用于被线圈组件吸引的衔铁,所述线圈组件在磁力作用下吸引衔铁进而驱动动簧片移动,动簧片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两个静触点突伸出基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两个静触点,线圈组件通电后产生磁力吸引衔铁,进而吸引动簧片,使得动簧片与一个静触点导通,在断电后,动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复,使得动簧片与另一静触点导通,从而结合了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上的两个静触点、线圈组件、轭铁及导引脚,导引脚的一端与轭铁连接,导引脚的另一端突伸出基座,轭铁装设有动簧片,动簧片装设有用于被线圈组件吸引的衔铁,所述线圈组件在磁力作用下吸引衔铁进而驱动动簧片移动,动簧片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两个静触点突伸出基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装设于基座上的两个静触点、线圈组件、轭铁及导引脚,导引脚的一端与轭铁连接,导引脚的另一端突伸出基座,轭铁装设有动簧片,动簧片装设有用于被线圈组件吸引的衔铁,所述线圈组件在磁力作用下吸引衔铁进而驱动动簧片移动,动簧片用于导通两个静触点中的一个,两个静触点突伸出基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基体,装设于基体内的铁芯,缠绕于基体外的线圈,铁芯的一端与轭铁的一端连接,衔铁用于导通铁芯的另一端与轭铁的另一端;基座装设有用于对线圈供电的第一引出脚及第二引出脚,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两个静触点、导引脚均突伸出基座的同一侧,所述基体一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用于装设第一引出脚和第二引出脚的两个卡槽,基体另一侧设置有与导引脚相抵接的凸出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脚位于基座的一端,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及一个静触点位于基座的另一端,另一个静触点位于基座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两端分别导通第一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