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龙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140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保持架和中臂。所述变调夹主体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包括分支Ⅰ和分支Ⅱ,所述分支Ⅰ与分支Ⅱ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所述分支Ⅰ上设有的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通孔Ⅱ靠近分支Ⅰ与分支Ⅱ的交汇处。所述保持架包括弹簧、把手和滑臂。所述把手的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弹簧套在滑臂上。所述滑臂的顶端通过通孔Ⅰ与分支Ⅰ相连,所述滑臂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把手相连。所述把手垂直于滑臂。所述中臂通过通孔Ⅱ铰接在变调夹主体上。所述中臂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常用的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吉他、班卓琴或类似乐器音调的变调夹装置。
技术介绍
变调夹(capo),也被称为移调夹(capocejilla),是用于弦乐器,例如吉他、尤克里里、曼陀铃或班卓琴的常用装置,其中这些弦乐器具有颈部和沿颈部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组琴弦。例如吉他,其弹奏者可以通过变调夹装置临时调整乐器的音调。使用时,变调夹用于将琴弦夹抵在乐器颈部沿着指板表面提供的多个品柱中的一个上,以减小琴弦的有效长度并由此调整琴弦产生的音高。即,音调随着琴弦的有效长度的缩短而升高,可在转调时使曲调升高相应音程。同时可以解放演奏者的手去弹奏变调夹装置下面的弦。当根据不同需要,把不同规格的琴弦安装在弦乐器上时,各种琴弦所产生的张力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件弦乐器,在其颈部的不同位置,琴弦的张力也是迥然不同。而当变调夹夹抵琴弦的力度过大,就会造成被压靠在品柱上的琴弦向指板方向弯曲变形,改变了琴弦的原本张力,从而导致弹奏乐器时,琴弦的音调产生音准误差。若变调夹夹抵琴弦的力度过小,弹奏乐器过程中,琴弦会因为没靠紧品柱而产生蜂鸣似的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1)、保持架(2)和中臂(3);所述变调夹主体(1)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所述分支Ⅰ(101)上设有的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所述保持架(2)包括弹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弹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开有螺纹孔(2021);所述滑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1)、保持架(2)和中臂(3);所述变调夹主体(1)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所述分支Ⅰ(101)上设有的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所述保持架(2)包括弹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弹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开有螺纹孔(2021);所述滑臂(203)的顶端通过通孔Ⅰ(1011)与分支Ⅰ(101)相连,所述滑臂(203)的底端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所述把手(202)垂直于滑臂(203);所述滑臂(20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中臂(3)通过通孔Ⅱ(1012)铰接在变调夹主体(1)上;所述中臂(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101)的整体结构呈两段相连的弧形,所述两段弧形的圆心位于不同侧,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的弧形圆心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还包括托柄(204),所述托柄(204)的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托柄(204)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托柄(204)包括上支和右支;所述托柄(204)的上支与分支Ⅰ(101)连接在一起,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开有通孔Ⅳ(1015),所述通孔Ⅳ(1015)与通孔Ⅰ(1011)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所述滑臂(203)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通孔Ⅰ(1011)、通孔Ⅳ(1015),并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龙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