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璐专利>正文

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及应用该变音器的箜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14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和箜篌,变音器安装在箜篌上,用于控制弦的变音,变音器包括转调杆1,转调杆1穿过箜篌本体,在转调杆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和压头3,压头3位于箜篌本体的两侧,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带动箜篌本体两侧的压头3同时旋转,使位于箜篌两侧的压头3压住两侧的琴弦5实现压弦变音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逆时针旋转,压头3即可压住琴弦5,压头3顶住限位钉4,不能继续旋转,实现了压弦变音的功能,转调杆1的左右两侧都有压头3,因此两侧琴弦5都可变音。

A device and application control of the double string harp sound register the har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string control register and the harp harp, a device is installed on the harp, strings used to control inflection, including register transfer rod 1, transfer rod 1 through this body, in the end a rod 1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2 head 3 head, 3 located in Kong Nidularia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handle 2 rod 1 dri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modulation konghou body pressure head 3 ro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harp on both sides of the pressure head 3 pres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5 string string pressure to achieve the sound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are: 2 to 1. The handle rod rotates counter clockwise, pressure head 3 can hold 5 strings, 3 head against the stop pin 4, can not continue to rotate, the string pressing sound modulation function, left and right sides have 1 bar pressure head 3, so both sides of the strings 5 var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及应用该变音器的箜篌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及应用该变音器的箜篌,属于弦乐器及其零部件的

技术介绍
现代箜篌通常安装有转调装置,利用转调装置箜篌得以演奏大量有半音存在的曲目,没有转调装置的箜篌只能演奏非常少的曲目。箜篌的转调技术可分为联动转调和分动转调两大类。联动转调又分为手拨和脚踏两种,联动转调的转调开关少,最多只有7个开关,使用方便。但联动转调结构复杂,成本高,重量大,并不是所有箜篌上都适用。分动转调目前主要用一种从竖琴上移植过来的转调装置,该装置每一根弦都设有一个转调开关,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根弦的变音。该装置用在箜篌上存在明显缺陷,因为竖琴只有一排弦,只在左侧安装分动转调器,而箜篌有两排弦,需要左、右两侧都安装分动转调器。但箜篌演奏者,演奏时只能看到箜篌左侧开关,看不到右侧开关,这大大增加了乐器的使用难度,不利于箜篌这种乐器的推广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及应用该变音器的箜篌,每一个开关可以控制箜篌左右两侧两根弦的变音,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该变音器安装在箜篌上,用于控制弦的变音,其特征在于,该变音器包括转调杆1,所述转调杆1穿过箜篌本体,在转调杆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和压头3,压头3位于箜篌本体的两侧,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带动箜篌本体两侧的压头3同时旋转,使位于箜篌两侧的压头3压住两侧的琴弦5实现压弦变音的功能,在所述转调杆1的附近设置有限位钉4,压头3触碰限位钉4后结束旋转。进一步的,还包括静压头6,所述静压头6位于琴弦5的附近,旋转所述转调杆1使压头3和静压头6一起压住琴弦起到转调变音的作用。进一步的,在箜篌本体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中预埋有金属管7,所述转调杆1在金属管7中转动,所述金属管7采用过盈配合或法兰盘固定。进一步的,转调杆1两侧压头3之间的间距大于箜篌本体的木S板厚度,在压头3与木S板之间安装有套筒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钉4安装在金属管7上,所述金属管7上设置有突起9,转调杆1或套筒8上设置有与所述突起对应的凹槽10,通过突起和凹槽的配合可实现转调杆1的转动和限位。一种箜篌,其特征在于,所述箜篌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箜篌变音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逆时针旋转,压头3即可压住琴弦5,琴弦5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压头3先是顺时针方向,但当经过临界点后,反作用力变为逆时针方向,此时压头3顶住限位钉4,不能继续旋转,实现了压弦变音的功能,转调杆1的左右两侧都有压头3,因此两侧琴弦5都可变音。附图说明图1是转调前箜篌变音器的示意图。图2是转调后箜篌变音器的示意图。图3是变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该变音器安装在箜篌上,用于控制弦的变音,该变音器包括转调杆1,转调杆1穿过箜篌本体,在转调杆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和压头3,压头3位于箜篌本体的两侧,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带动箜篌本体两侧的压头3同时旋转,压头3的作用使位于箜篌两侧的压头3压住两侧的琴弦5实现压弦变音的功能,在转调杆1的附近设置有限位钉4,压头3触碰限位钉4后结束旋转。使用时,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逆时针旋转,压头3即可压住琴弦5,琴弦5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压头3先是顺时针方向,但当经过临界点后,反作用力变为逆时针方向,此时压头3顶住限位钉4,不能继续旋转,实现了压弦变音的功能,转调杆1的左右两侧都有压头3,因此两侧琴弦5都可变音。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可以形成更多的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静压头6,静压头6位于琴弦5的附近,旋转转调杆1使压头3和静压头6一起压住琴弦起到转调变音的作用。在另一实施例中,箜篌本体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中预埋有金属管7,转调杆1在金属管7中转动,金属管7采用过盈配合或法兰盘固定。采用金属管7有利于精确控制轴孔配合间隙,使转调杆1的转动更灵活。在又一实施例中,转调杆1两侧的压头3的间距略大于木S板厚度,或者压头3与木S板间安装套筒8,防止转调杆1在轴向窜动。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限位钉4安装在金属管7上,金属管7上设置有突起9,转调杆1或套筒8上设置有与突起对应的凹槽10,通过突起9和凹槽10的配合可实现通过突起和凹槽的配合可实现转调杆1的转动和限位。一种箜篌,箜篌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披露的箜篌变音器,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在此不赘述。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及应用该变音器的箜篌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该变音器安装在箜篌上,用于控制弦的变音,其特征在于,该变音器包括转调杆(1),所述转调杆(1)穿过箜篌本体,在转调杆(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和压头(3),压头(3)位于箜篌本体的两侧,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带动箜篌本体两侧的压头(3)同时旋转,使位于箜篌两侧的压头(3)压住两侧的琴弦(5)实现压弦变音的功能,在所述转调杆(1)的附近设置有限位钉(4),压头(3)触碰限位钉(4)后结束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该变音器安装在箜篌上,用于控制弦的变音,其特征在于,该变音器包括转调杆(1),所述转调杆(1)穿过箜篌本体,在转调杆(1)的一端安装有手柄(2)和压头(3),压头(3)位于箜篌本体的两侧,拨动手柄(2)使转调杆(1)带动箜篌本体两侧的压头(3)同时旋转,使位于箜篌两侧的压头(3)压住两侧的琴弦(5)实现压弦变音的功能,在所述转调杆(1)的附近设置有限位钉(4),压头(3)触碰限位钉(4)后结束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弦控制的箜篌变音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压头(6),所述静压头(6)位于琴弦(5)的附近,旋转所述转调杆(1)使压头(3)和静压头(6)一起压住琴弦起到转调变音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璐陶润
申请(专利权)人:鲁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