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及其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12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及其建设方法,涉及暗管模型建设领域。此方法包括:根据地形、空间确定模型容器大小,将包含暗管排水系统安装于透明板围成的模型容器内;将吸水管的底部设置高于模型容器的底面50~70cm,吸水管的坡度设置0.2%~0.4%;将沉沙井竖直设置在吸水管的出口处,使吸水管与沉沙井连通;将集水管的底部设置低于吸水管的底部5~15cm,集水管的坡度设置0.2%~0.4%,伸入井中的集水管底部高于沉沙井底部20~40cm;将集水井设置低于集水管40~50cm。此模型成本低,用水少,具备展示模型、教学模型及研究模型的功能,且可观测不同水位对不同植物的影响,筛选耐水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及其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暗管模型建设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及其建设方法。
技术介绍
暗管排水系统一般是由吸水管、集水管、出水管、检查井、沉沙井(检修井)、集水井组成。因这些组成元素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都埋在地下,人一般看不到运行过程。所以,如何通过降雨、灌溉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土壤盐分溶解到土壤水中形成饱和入渗到吸水管,由吸水管汇集到沉沙井,沉淀后流入集水管,通过集水管流到集水井。如果地形许可,由集水井通过出水管自流到排水沟或承泄区;如果不能自流,则需在集水井安装水泵,由水泵将水流泵入出水管流入排水沟或承泄区;以及地下水位上升到吸水管高度时水会流入吸水管,起到控制地下位的作用;利用吸水管首部弯起部分构建成检查井,从检查井注水冲洗吸水管中的淤积的泥土。因为这些都是埋在地下的暗管中发生的,即使能想象到,但也短不了产生疑惑,不象明沟排水那样直观,让人一目了然。这种因看不见,摸不着,对暗管排水功能与效果产生疑惑的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且这种现象的存在给暗管排水工程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阻力。如何能让广大群众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暗管排水整个运行过程,是普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地形、空间确定模型容器大小,并将包含吸水管、集水管、沉沙井以及集水井的暗管排水系统安装于透明板围成的所述模型容器内;将所述吸水管的底部设置为高于模型容器的底面50~70cm,且所述吸水管的坡度设置为0.2%~0.4%;将所述沉沙井竖直设置在所述吸水管的出口处,使得所述吸水管与所述沉沙井连通;将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置为低于所述吸水管的底部5~15cm,且所述集水管的坡度设置为0.2%~0.4%,伸入井中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高于所述沉沙井的底部20~40cm;将所述集水井设置于低于所述集水管的管底40~50cm,且位于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其中,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地形、空间确定模型容器大小,并将包含吸水管、集水管、沉沙井以及集水井的暗管排水系统安装于透明板围成的所述模型容器内;将所述吸水管的底部设置为高于模型容器的底面50~70cm,且所述吸水管的坡度设置为0.2%~0.4%;将所述沉沙井竖直设置在所述吸水管的出口处,使得所述吸水管与所述沉沙井连通;将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置为低于所述吸水管的底部5~15cm,且所述集水管的坡度设置为0.2%~0.4%,伸入井中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高于所述沉沙井的底部20~40cm;将所述集水井设置于低于所述集水管的管底40~50cm,且位于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其中,所述吸水管、所述集水管、所述沉沙井以及所述集水井均为剖管,所述剖管的剖面均贴于所述透明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模型容器的底部设置排水沟或承泄区,并设置排水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还包括在靠近所述集水井位置安装监测仪井,并在井内设置电导仪与电磁流量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管排水演示模型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暗管排水系统时,在所述模型容器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吸水管的剖面,在所述模型容器的长度方向上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鸿永高旭日郝治江田智宇高科杨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