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达杂波抑制方法,特别是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不断深入,对于星体表层结构的探测需求日益提高。星体次表层探测雷达工作在HF波段,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到干燥的次表层,揭示次表层结构特征,因此该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对星体和其他星球的探测中。但是HF波段雷达一般采用单极子与偶极子天线,天线波束比较宽,会同时接收到星下点、非星下点表面回波和次表面回波,而且电磁波在地下色散介质中传播时候会发生衰减,使得雷达接收到的次表面回波很微弱,容易被淹没于表面回波,造成次表面成像困难,因此必须考虑雷达杂波抑制的问题。目前采用的双天线比例相减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而且在地形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好的抑制效果。但是该方法需要计算对应地面场景每一个角度下的天线增益,计算量大;且该方法对信噪比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解决以往方法双天线比例相减雷达杂波抑制技术中计算量大、对信噪比要求高的问题。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 搭建雷达杂波抑制系统雷达杂波抑制系统,包括: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单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1)、输入信号模块(3)、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误差确定模块(6)和双天线雷达杂波抑制输出模块(7);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的功能为:完成星下点、非星下点星体表面与次表面回波的接收;单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1)的功能为:完成星下点星体表面与次表面回波的接收;输入信号模块(3)的功能为:完成自适应滤波器主通道信号的读入;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的功能为:完成自适应滤波参考道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轨星体地下探测雷达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搭建雷达杂波抑制系统雷达杂波抑制系统,包括: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单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1)、输入信号模块(3)、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误差确定模块(6)和双天线雷达杂波抑制输出模块(7);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的功能为:完成星下点、非星下点星体表面与次表面回波的接收;单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1)的功能为:完成星下点星体表面与次表面回波的接收;输入信号模块(3)的功能为:完成自适应滤波器主通道信号的读入;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的功能为:完成自适应滤波参考道信号的读入;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的功能为: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变化,自适应调节自身的滤波器参数,满足最小二乘准则要求;误差确定模块(6)的功能为:确定误差信号以及误差矢量内积,控制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的迭代次数与最终误差信号的输出;双天线雷达杂波抑制输出模块(7)的功能为:读取误差确定模块(6)最终输出的误差信号;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的输出作为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的输入;参考信号输入模块(4)的输出作为误差确定模块(6)的和通道输入;单极子接收通道模块的输出作为输入信号模块(3)的输入;输入信号模块(3)的输出作为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的输入;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的输出作为误差确定模块(6)的差通道输入;误差确定模块(6)的误差矢量内积输出作为自适应滤波器模块(5)的迭代控制输入,误差确定模块(6)的误差信号输出最为双天线雷达杂波抑制输出模块(7)的输入;第二步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完成星下点、非星下点星体表面与次表面回波的接收利用偶极子天线波束覆盖星下点与非星下点探测区域的特点,偶极子天线接收通道模块(2)实现对星下点、非星下点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召阳,刘一文,吴海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