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及用户姿态、用户使用状态识别和人车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2449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行车及用户姿态、用户使用状态识别和人车匹配方法,其中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以及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的人体识别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自行车本体是否与是人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可以识别人与自行车是否接触,依此技术可以进行自行车的一些其它应用,如识别自行车的用户姿态、识别自行车的用户使用状态和用户与自行车的匹配方法等。

Bicycle and user attitude, user status identification and man car match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cycle and user attitude, user state recognition and vehicle match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bicycle, a bicycle body, and the body recognit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icycle body, the human body recognition device is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body of the bicycle and human contact. The bicycle of the invention can identify whether people are in contact with bicycles, so that other applications of bicycles can be carried out, such as identifying the user posture of bicycles, identifying the user's usage state of bicycles, and matching methods between users and bicy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及用户姿态、用户使用状态识别和人车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自行车及自行车用户姿态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装置被接入网络,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共享自行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手机进行扫码或者类似手段进行开锁和支付,通过手机和自行车的GPS实现自行车的定位和查找,使得这种无桩的公用的自行车实现了“随停随走”,相比传统的有桩自行车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但是自行车的管理随之成为问题,特别是由于不能有效识别自行车是否是人在使用,无法界定合法移动和非法移动。例如,在没有开锁的情况下,自行车被人扛走,或者放在机动车上拖走,目前尚没有有效手段来进行识别。另外,用户骑行姿态是否合法,是否有危险的骑行动作,是否是未成年骑车等等,都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检测识别。现在共享单车越来越多,急需一种可以识别与人接触的装置来协助共享单车进行一些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自行车,可判定自行车本体是否与人接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以及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的人体识别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自行车本体是否与人接触。进一步地,所述人体识别装置为人体阻抗识别装置,所述人体阻抗识别装置包括两个电极、阻抗测量模块、阻抗判断模块;两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自行车的左车把和右车把上;所述阻抗测量模块包括恒流源单元、电压测量单元和电压阻抗转换单元,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在两个所述电极之间发射交流电流,所述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电压,所述电压阻抗转换单元用于将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电压转换成阻抗值;所述阻抗判断模块获取所述阻抗值并与预设的阻抗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人是否握持自行车本体的车把。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极包括左电极以及右电极,所述左电极设置在左车把上,所述右电极设置在右车把上;所述左电极包括左激励电极和左测量电极,所述右电极包括右激励电极和右测量电极,所述恒流源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左激励电极和右激励电极,所述电压测量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采用不锈钢片、ITO膜、导电织物、导电橡胶、导电碳粉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源单元发射频率为10kHz~1MHz的正弦波电流。进一步地,所述阻抗范围为阻抗绝对值为200ohm~1200ohm和/或阻抗相角为-30度~-5度。进一步地,所述人体识别装置为人体压力识别装置,所述人体压力识别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转换模块以及压力识别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左车把和/或右车把和/或坐垫上;所述压力转换模块将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实时压力转换成压力数字信号;所述压力识别模块根据压力数字信号的变化来判断人是否握住自行车本体的车把被或人是否坐在自行车本体的坐垫上。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敏电阻,多个所述压敏电性连接成全桥形式。进一步地,所述左车把或右车把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当所述坐垫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坐垫下方紧贴坐垫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人体识别装置为人体电容识别装置,所述人体电容识别装置包括电容感应电极片、电容感应模块;所述电容感应电极片分别设置在左车把上以及右车把上;所述电容感应模块电性连接各电容感应电极片,并根据各电容感应电极片的电容变化判断自行车本体的车把是否与人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左车把以及所述右车把上各设置有多个电容感应电极片,所述电容感应模块检测到特定组合的电容感应电极片的电容变化满足预设的阈值,判定用户握住车把。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还包括测速装置和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测速装置和人体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测速装置检测的速度值和人体识别装置的识别结果来识别用户的用车行为。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还包括距离识别装置和行车控制装置;所述距离识别装置用于识别自行车本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生成距离值;所述行车控制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距离识别装置和人体识别装置,所述行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距离识别装置以及人体识别装置完成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识别装置判定自行车本体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值小于距离阈值后,将所述用户列入距离匹配列表;所述行车控制装置将所述距离匹配列表中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所述人体识别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识别到距离匹配列表中的用户与自行车本体接触,完成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识别装置包括卫星定位装置,所述距离值是服务器通过计算所述卫星定位装置获取自行车本体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终端的第二位置信息而生成。进一步地,所述距离识别装置采用短距离射频测距装置,所述短距离射频测距装置包括蓝牙或NFC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行车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用户姿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A1、利用人体识别装置检测自行车左车把是否被握持,和/或,利用人体检车装置检测自行车右车把是否被握持,和/或,利用人体识别装置检测自行车的坐垫上是否被坐压;A2、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行车的用户姿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用户使用状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B1、利用所述自行车的用户姿态识别方法获取自行车的用户姿态;B2、利用测速装置测量所述自行车的移动速度;B3、根据所述自行车的移动速度和用户姿态来识别用户的用车行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行车的人车匹配方法,包括步骤:C1、利用距离识别装置测量用户和自行车的相对距离,如果所述相对距离小于阈值则将所述用户和自行车列入距离匹配列表;C2、利用所述自行车的用户姿态识别方法获取自行车的用户姿态,如果所述用户姿态为用户握持或者坐上坐垫,则进入该用户的姿态匹配列表;C3、在预设时间内重复所述步骤C1和C2,直到完成用户与自行车的一对一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2之后还包括:C4、在预设时间内重复步骤C1和C2,进行匹配,若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人车匹配,则切换到手动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识别自行车与人是否接触,该项技术应用于共享单车通过识别与人接触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节省用户的时间,流程更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检测骑车人的姿势,发现不标准的姿势后则可以进行纠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减小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人体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阻抗测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人体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人体识别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人体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用户姿态识别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用户使用状态识别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人车匹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中,1、自行车本体,2、坐垫,3、左车把,4、右车把,5、人体识别装置,100、阻抗测量模块,102、电压测量单元,103、电极,107、恒流源单元,108、阻抗判断模块,109、电压阻抗转换单元,310、压力传感器,320、压力转换模块,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及用户姿态、用户使用状态识别和人车匹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本体,以及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的人体识别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自行车本体是否与人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本体,以及设置在自行车本体上的人体识别装置,所述人体识别装置用于判断自行车本体是否与人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装置为人体阻抗识别装置,所述人体阻抗识别装置包括两个电极、阻抗测量模块、阻抗判断模块;两个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自行车的左车把和右车把上;所述阻抗测量模块包括恒流源单元、电压测量单元和电压阻抗转换单元,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在两个所述电极之间发射交流电流,所述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电压,所述电压阻抗转换单元用于将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电压转换成阻抗值;所述阻抗判断模块获取所述阻抗值并与预设的阻抗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人是否握持自行车本体的车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极包括左电极以及右电极,所述左电极设置在左车把上,所述右电极设置在右车把上;所述左电极包括左激励电极和左测量电极,所述右电极包括右激励电极和右测量电极,所述恒流源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左激励电极和右激励电极,所述电压测量单元分别电性连接左测量电极和右测量电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不锈钢片、ITO膜、导电织物、导电橡胶、导电碳粉涂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制作。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单元发射频率为10kHz~1MHz的正弦波电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识别装置为人体压力识别装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王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知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