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44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所述干化装置包括窑体、安装于窑体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外周的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中的滚筒、安装于所述滚筒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及切碎叶片,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及锥形导出端;所述滚筒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所述锥形导出端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干化装置即干化回转窑,相比传统的回转窑,其干化处理效果好,并实现干化切碎一体完成,设备占用空间小、效率高。

Wet residue drying device for hazardous was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azardous waste wet dregs drying device and the drying device comprises a steam drum installed in the screw kiln body, kiln body in the conveying device and encapsul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kiln jacket, the steam outlet of the steam steam entrance clamp the connection set of waste heat boiler; the roller screw conveyor device comprises a spiral drum, installed in the kiln install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roller conveyor blade and cutting blade, both ends of the roller are having a tapered lead end and cone derived end; the roller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taper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team import import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oller tube, the taper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densed water are deriv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roller tube. The invention adopts a specific drying device, namely, the dry rotary kil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otary kiln, the dry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drying and cutting is completed together. The equipment occupies small space and the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焚烧处理
,特别涉及危险废弃物的焚烧干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存在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目前,对危险废物处理时,主要采用焚烧炉及回转窑进行焚烧处理。回转窑为危险废物焚烧的主体设备,进料的危险废物会焚烧剩余部分为灰渣,炉内温度一般800℃左右,危废进料及炉渣出料均是连续的,回转窑转中过程中,危险废物在窑内翻转前进,到回转窑尾部,气体上行进入二燃室,炉渣落下进入水封,冷却除尘,通过一体式除渣机运送出来。目前炉渣通过除渣机运送出来后装袋,按照国家规范需要进入有资质的的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费用3000元/吨。显然,通过回转窑处理后的危险废物炉渣进行填埋处理的成本居高,并且传统的回转窑焚烧处理,能源浪费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危险废物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的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所述干化装置包括窑体、安装于窑体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外周的蒸汽夹套,所述蒸汽夹套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中的滚筒、安装于所述滚筒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及切碎叶片,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及锥形导出端;所述滚筒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所述锥形导出端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从锥形导入端至锥形导出端,所述滚筒上的螺旋输送叶片之间的叶片节距逐渐减小。所述滚筒的内腔从锥形导入端至锥形导出端,其内径逐渐减小。从锥形导入端至锥形导出端,所述滚筒的外周依次为导入套筒、输送套筒、切碎套筒及导出套筒;所述滚筒包括靠近所述锥形导入端的输送段及靠近所述锥形导出端的切碎段,所述输送段与切碎段之间过渡相连有锥形切碎导料段,所述锥形切碎导料段的周面具有导入刀片,所述切碎段的周面具有外切碎刀片,所述切碎套筒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外切碎刀片配合的内切碎刀片。所述外切碎刀片呈螺旋状布置于所述切碎段的周面。所述导入套筒、输送套筒、切碎套筒及导出套筒的外周安装有一体式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将导入套筒及导出套筒封闭,所述外壳与所述导入套筒、输送套筒、切碎套筒及导出套筒之间形成所述蒸汽夹套,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蒸汽入口,另一端具有冷凝水出口。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切碎刀片的螺旋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焚烧后的危险废物炉渣进行干化再处理,干化再处理后的炉渣含水率低,再利用率大大提高,并且大大节约成本,同时实现了锅炉蒸汽的资源化利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干化装置即干化回转窑,相比传统的回转窑,其干化处理效果好,并实现干化切碎一体完成,设备占用空间小、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4、干化装置;341、窑体;342、蒸汽夹套;343、滚筒;344、螺旋输送叶片;345、锥形导入端;346、锥形导出端;347、蒸汽导入管;348、冷凝水导出管;3410、导入套筒;3411、输送套筒;3412、切碎套筒;3413、导出套筒;3414、输送段;3415、切碎段;3416、锥形切碎导料段;3417、导入刀片;3418、外切碎刀片;3419、内切碎刀片;3420、外壳;3421、蒸汽入口;3422、冷凝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干化装置34包括窑体341、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341外周的蒸汽夹套342,蒸汽夹套342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343、安装于滚筒343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及切碎叶片,滚筒343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345及锥形导出端346;滚筒343为空心结构,锥形导入端345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347,锥形导出端346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348。本专利技术采用间接干化,即回转窑外面包裹一层蒸汽夹套342,蒸汽夹套342中过蒸汽,窑内走含水率高的炉渣,炉渣干化为含水率5%以下。比较原有炉渣含水率约40~50%,减量化40%左右,大大节约成本,同时实现了锅炉蒸汽的资源化利用,产生的废气进入二燃室处理,不增加成本,实现协同处置。本专利技术中,滚筒343内腔通入热蒸汽,与蒸汽夹套342中的热蒸汽对滚筒343进行内外加热,从而提高炉渣的干化效果。滚筒343的外壁与窑体341的内壁之间具有可安装螺旋输送叶片344的环形隔腔,炉渣通过锥形导入端345导入至该隔腔中,通过干化后,从锥形导出端346导出。本专利技术采用环形隔腔的方式,将炉渣通过螺旋输送叶片344从滚筒343的一端缓慢推入另一端,其分散面积大,干化效果极佳。滚筒343采用螺旋输送与切碎为一体结构,螺旋输送对渣料进行分散输送,经过后续的螺旋切碎叶片349再进行切碎处理,从锥形导出端346导出的干化后的渣料可直接储存再用,无需利用额外的切碎机处理,节省空间,简化程序。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滚筒343上的螺旋输送叶片344之间的叶片节距逐渐减小。由于滚筒343的进料端的炉渣含水率高,炉渣间的粘结力较大,故采用大节距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其输送的阻力小,而越靠近滚筒343的出料端,炉渣间的粘结力越小,故采用小节距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将炉渣尽量分散开来,实现最大程度的干化处理。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滚筒343的内腔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其内径逐渐减小。即滚筒343的内腔底部,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为倾斜向下设置,目的在于利于冷凝水的沉积,方便冷凝水导出管348将冷凝水导出。实施例4: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方案,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滚筒343的外周依次为导入套筒3410、输送套筒3411、切碎套筒3412及导出套筒34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装置(34)包括窑体(341)、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341)外周的蒸汽夹套(342),所述蒸汽夹套(342)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341)中的滚筒(343)、安装于所述滚筒(343)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及切碎叶片,所述滚筒(343)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345)及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345)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347),所述锥形导出端(346)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34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装置(34)包括窑体(341)、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341)外周的蒸汽夹套(342),所述蒸汽夹套(342)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341)中的滚筒(343)、安装于所述滚筒(343)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及切碎叶片,所述滚筒(343)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345)及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345)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347),所述锥形导出端(346)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3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上的螺旋输送叶片(344)之间的叶片节距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43)的内腔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其内径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湿式出渣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的外周依次为导入套筒(3410)、输送套筒(3411)、切碎套筒(3412)及导出套筒(3413);所述滚筒(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张益史梦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