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77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管,它包括纱管管筒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两侧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纱管管筒为圆柱型;圆柱型纱管管筒包括内管筒与外管筒;外管筒内部套接有内管筒;内管筒与外管筒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防偏移件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与钢珠;弹簧固定在钢珠两侧;防偏移件两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管筒上;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纺织纱管结构简单,多组纺织纱管之间可简单组合与拆卸,使得纺织纱管运输方便,在纺织纱管中设有防偏移件避免高速旋转下的纱管重心偏移,同时与纺织纱一体化设置的挡纱板使得纱线在退出时容易取出,不易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

A textile bob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纱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纱管。
技术介绍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纺织机械也随着纺织业发展起来。在纺织行业中,比如进行棉纺、丝纺、合成纤维纺及混纺时都会广泛使用到纱管这个纺织配件。使用时一端插在纺车架的轴上,轴高速旋转,带动纱锭旋转,将短纤维纺成纱,再将纺出的纱绕到纱管上。纱管在转动时上端不能颤动,中心轴线不能有偏离,否则在高速旋转下,会存在诸多缺点,比如纱管采用铝合金材质比较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使纱管上的边盘产生毛刺和凹凸,使用时,纱线在退出时会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纱锭满负荷时,负荷重,纱管在旋转中会产生偏心旋转,纱管会越来越歪,最后会被折断,进一步增加纱管的磨损,降低了纱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组纺织纱管之间可简单组合与拆卸,使得纺织纱管运输方便的纺织纱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纱管,它包括纱管管筒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两侧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所述纱管管筒为圆柱型;圆柱型所述纱管管筒包括内管筒与外管筒;所述外管筒内部套接有内管筒;所述内管筒与外管筒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所述防偏移件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与钢珠;所述弹簧固定在钢珠两侧;所述防偏移件两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管筒上;所述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所述第一挡纱板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圆台状的A类挡纱筒与圆台状的B类挡纱筒;所述B类挡纱筒、第二挡纱板与纱管管筒一体化设置;所述A类挡纱筒底部设有与B类挡纱筒相配合的第一槽径;所述B类挡纱筒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挡纱板相配合的第二槽径。进一步的,所述B类挡纱筒可通过第一槽径过盈配合的插入A类挡纱筒中形成第一挡纱板;所述第二挡纱可通过第二槽径过盈配合的插入B类挡纱筒中将给油导纤辊两侧流出的油一侧进入防低落油槽内,另一侧进入收集油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纺织纱管结构简单,多组纺织纱管之间可简单组合与拆卸,使得纺织纱管运输方便,在纺织纱管中设有防偏移件避免高速旋转下的纱管重心偏移,同时与纺织纱一体化设置的挡纱板使得纱线在退出时容易取出,不易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AB类挡纱筒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两组纺织纱管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请参阅图1、2、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管,它包括纱管管筒1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1两侧第一挡纱板2与第二挡纱板3;纱管管筒1为圆柱型;圆柱型纱管管筒1包括内管筒1-1与外管筒1-2;外管筒1-2内部套接有内管筒1-1;内管筒1-1与外管筒1-2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1-3;防偏移件1-3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1-4与钢珠1-5;弹簧1-4固定在钢珠1-5两侧;防偏移件1-3两侧通过弹簧1-4固定在外管筒1-2上;第一挡纱板2与第二挡纱板3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第一挡纱板2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圆台状的A类挡纱筒2-1与圆台状的B类挡纱筒2-2;B类挡纱筒2-2、第二挡纱板3与纱管管筒1一体化设置;A类挡纱筒2-1底部设有与B类挡纱筒2-2相配合的第一槽径2-3;B类挡纱筒2-2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挡纱板3相配合的第二槽径2-4。B类挡纱筒2-2可通过第一槽径2-3过盈配合的插入A类挡纱筒2-1中形成第一挡纱板2;第二挡纱3可通过第二槽径2-4过盈配合的插入B类挡纱筒中2-2。在运输纺织纱管时可将A类挡纱筒与纺织纱管分离,A类挡纱筒套接在一起,各组纺织纱管通过B类挡纱筒与第二挡纱的配合组合在一起容易运输,占地少且不易摇晃;在纺织纱管工作时,将A类挡纱筒通过第一槽径套接在B类挡纱筒上形成对称的一组纺织纱管,弹簧1-4与钢珠1-5形成的防偏移件有效的避免在高速旋转下重心偏移的问题;在纺织纱管工作完成时,从第二挡纱处将纺织纱管退出,避免退出时会碰到边盘上的毛刺和凹凸而被刮断;在纺织纱管工作完成后,先将A类挡纱筒从B类挡纱筒中退出,然后可将多组载有纱线的纺织纱管通过B类挡纱筒与第二挡纱的配合组合在一起容易上车,同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使纱管上的边盘产生毛刺和凹凸。以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纺织纱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纱管管筒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两侧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所述纱管管筒为圆柱型;圆柱型所述纱管管筒包括内管筒与外管筒;所述外管筒内部套接有内管筒;所述内管筒与外管筒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所述防偏移件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与钢珠;所述弹簧固定在钢珠两侧;所述防偏移件两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管筒上;所述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所述第一挡纱板包括可拆卸设置的圆台状的A类挡纱筒与圆台状的B类挡纱筒;所述B类挡纱筒、第二挡纱板与纱管管筒一体化设置;所述A类挡纱筒底部设有与B类挡纱筒相配合的第一槽径;所述B类挡纱筒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挡纱板相配合的第二槽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纱管管筒以及设置在纱管管筒两侧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所述纱管管筒为圆柱型;圆柱型所述纱管管筒包括内管筒与外管筒;所述外管筒内部套接有内管筒;所述内管筒与外管筒之间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防偏移件;所述防偏移件包括交错连接的弹簧与钢珠;所述弹簧固定在钢珠两侧;所述防偏移件两侧通过弹簧固定在外管筒上;所述第一挡纱板与第二挡纱板为镜像设置的两组圆台状挡纱筒;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