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叠装的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63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叠装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承载板和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脚位于承载板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支撑脚的周边环设有一条或多条受压伸缩槽;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脚承受力的纹路;所述承载板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用于加强承载板承受力的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卡板通过将支撑脚设置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既可有效减轻卡板本身的重量,又可便于多个卡板之间进行叠装;并通过在支撑脚的周边环设受压伸缩槽,以及通过在承载板的顶面和底面设置可起到抗压缓冲的纹路,从而使得卡板的承重能力大大增强。

A superimpose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叠装的卡板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可叠装的环保卡板。
技术介绍
卡板也叫托盘,是包装大型货物的重要承载体,不但要求具有比较高的承重能力,同时也要求其自身的重量较轻,以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传统的卡板有木卡板、塑料卡板、金属卡板以及纸卡板等。目前,由于木材短缺,因而用木材制造的木卡板成本越来越高,导致木卡板的价格越来越高,从降低成本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角度出发,木卡板不利于在货物包装领域推广应用;传统的塑料卡板由于其强度存在缺陷,从环保要求的角度出发,塑料卡板也不利于在货物包装领域推广应用;金属卡板,由于其笨重、价格较高,基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不利于在货物包装领域推广应用。而纸卡板虽然具有环保、质量较轻等优点,但其也存在着机械性能差、承重能力小且易损坏等缺点,容易给货物运输造成巨大损失。总的来说,目前现有的卡板存在着自身重量较重,承重能力不高等缺点;另外,现有的卡板虽然方便了货物的包装运输,但是对于其自身的运输却存在着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叠装的卡板,该卡板具有自身重量轻、承重能力高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可叠装,便于包装运输等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叠装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承载板和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脚位于承载板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支撑脚的周边环设有一条或多条受压伸缩槽。优选地,所述承载板和支撑脚由环保可降解的材料组成。所述支撑脚的剖面呈倒等腰梯形,其中支撑脚具有开口的一侧为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脚承受力的纹路。较佳地,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的纹路由一个或多个“十”字型的内凹槽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用于加强承载板承受力的纹路。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顶面设置的纹路由多个呈“T”字型的内凹槽组成;所述承载板的底面设置的纹路由多个横向、竖向和/或斜向的呈“一”字型的内凹槽组成。进一步地了,所述卡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于作为卡板标识代码的二维码和/或用于与管理卡板物流信息的APP链接的二维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卡板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支撑脚设置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既可有效减轻卡板本身的重量,又可便于多个卡板之间进行叠装;(2)通过在支撑脚的周边环设受压伸缩槽,并在支撑脚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十”字型的内凹槽组成的纹路,可大大增强支撑脚的承受力,进而可增强卡板的承重能力;(3)通过在承载板的顶面和底面设置可起到抗压缓冲的纹路,从而使得卡板的承重能力大大增强;另外在承载板顶面设置的纹路由多个“T”字型的内凹槽组成,还可有效增加承载板顶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有效增强防滑作用,使得放置于承载板上的货物更加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卡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卡板叠装在一起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图3所示,一种可叠装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承载板10和设置于承载板10底部的若干支撑脚20,所述支撑脚20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脚20位于承载板10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30,所述的支撑脚20的周边环设有一条或多条受压伸缩槽21。本实施例提供的卡板中,其通过将支撑脚20设置为顶部开口30的中空结构,既可有效减轻卡板本身的重量,又可便于多个卡板之间进行叠装,从而可大大方便了对卡板本身的摆放和运输。对于卡板之间的叠装,可查看如附图8和附图9所示的效果示意图。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0的剖面呈倒等腰梯形,其中支撑脚20具有开口30的一侧为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的一侧,如附图6或附图7所示。其中,所述倒等腰梯形的两腰边的倾斜角度优选范围为30°-60°,具体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另外,所述支撑脚20的设置数量优选为九个,九个支撑脚20呈3行×3列的排列分布于所述承载板10底部,且位于中间一行或中间一列的支撑脚20的尺寸大于其余支撑脚20的尺寸,如附图5所示(图5中,位于中间一列的支撑脚20的尺寸大于其余支撑脚20的尺寸)。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0的周边至少环设有两条受压伸缩槽21,如附图3所示。通过在支撑脚20的周边设置受压伸缩槽21,可有效增加支撑脚20在受压时的抗压缓冲能力,从而可大大增加卡板的承重能力。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支撑脚20的承受力,所述支撑脚20的底部优选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脚20承受力的纹路。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0底部设置的纹路由一个或多个“十”字型的内凹槽组成,如附图3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支撑脚20底部设置的内凹槽称为“十”字型内凹槽22。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承载板10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用于加强承载板10承受力的纹路。为了更好地加强承载板10的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的承载板10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用于加强承受力的纹路。其中,所述承载板10的顶面设置的纹路由多个呈“T”字型的内凹槽组成,如附图4所示;所述承载板10的底面设置的纹路则由多个横向、竖向以及斜向的一种或任意多种呈“一”字型的内凹槽组成,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承载板10顶面设置的内凹槽称为“T”字型内凹槽11,而将承载板10底面设置的内凹槽则更加内凹槽的设置方向分别称之为横向“一”字型内凹槽12、竖向“一”字型内凹槽13以及斜向“一”字型内凹槽14。本实施例提供的卡板,在承载板10的顶面、底面以及支撑脚20的底面均设置有由内凹槽组成的纹路,通过设置的这些纹路,可使得卡板在的承重收到压力时,一但受力过度,这些纹路即可起到像弹簧的一样抗压缓冲的余地,从而可有效加强卡板的承重能力。若是不设置上述纹路,而仅仅只是平面,一但受力过度,由于缺乏抗压缓冲的余地,承载板10和支撑脚20很容易就直接受到破坏了。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将承载板10顶面内凹槽设置为“T”字型内凹槽11,除了可有效增加承载板10顶面的抗压缓冲能力外,还可有效增加承载板10顶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有效增强防滑作用,使得放置于承载板10上的货物更加稳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卡板的承载板10的顶面设置的波浪形防滑纹,本实施例中在承载板10顶面身上设置的“T”字型内凹槽11,可使得承载板10顶面的摩擦系数更大,防滑效果更好。而在承载板10底面设置各种方向(横向、竖向以及斜向)的“一”字型内凹槽,则是为了有效增加承载板10的韧性和承重能力。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10和支撑脚20由环保可降解的材料组成,如此可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卡板既环保,重量也比较轻,而且承重能力也较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卡板,其动承重能力可达1-2吨,静承重则为2-5吨,而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叠装的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叠装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承载板和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若干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脚位于承载板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支撑脚的周边环设有一条或多条受压伸缩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叠装的卡板,所述卡板包括承载板和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若干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支撑脚位于承载板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支撑脚的周边环设有一条或多条受压伸缩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加强支撑脚承受力的纹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的纹路由一个或多个“十”字型的内凹槽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剖面呈倒等腰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的设置数量为九个,九个支撑脚呈3行×3列的排列分布于所述承载板底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比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