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ll loop and has the aerostat, which pull loop includes: a first bear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a plurality of force with force, each with a folded angle including folding and formed by folding section two extended free section, a plurality of stress free zone section and the first bear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the end of a force with the free section and the first bear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formed between the multiple connection points are connected along an annular interval distribution by folding force with force as the en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poor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ull loop and the capsul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袢及具有其的浮空器
本技术涉及浮空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袢及具有其的浮空器。
技术介绍
浮空器是一种比重轻于空气,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常用飞行器,为了充分发挥浮空器的作用,浮空器需要具有长时间驻空能力,浮空器通常搭载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因此,为了避免浮空器的囊体受到过大的拉拽力而损坏,浮空器通常设置有与囊体连接的拉袢。现有的拉袢自身结构简单且与囊体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导致囊体与拉袢的连接处通常只能承受特定方向的载荷,当浮空器遇到恶劣的环境时,囊体的受力方向以及受力大小发生变化,很容易发生拉袢与囊体脱离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浮空器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拉袢与囊体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袢及具有其的浮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拉袢与囊体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拉袢,包括:第一承载连接结构;多个受力带,每个受力带包括呈角度对折的折叠段及由折叠段延伸形成的两个自由段,多个受力带的自由段与第一承载连接结构连接,且多个受力带的自由段的末端与第一承载连接结构之间形成的多个连接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多个受力带(20),每个所述受力带(20)包括呈角度对折的折叠段(21)及由所述折叠段(21)延伸形成的两个自由段(22),所述多个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连接,且所述多个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之间形成的多个连接点,所述多个连接点的依次连线形成一环形(11),所述受力带(20)的折叠段(21)作为受力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多个受力带(20),每个所述受力带(20)包括呈角度对折的折叠段(21)及由所述折叠段(21)延伸形成的两个自由段(22),所述多个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连接,且所述多个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之间形成的多个连接点,所述多个连接点的依次连线形成一环形(11),所述受力带(20)的折叠段(21)作为受力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11)具有对称轴线(111),多个所述受力带(20)对称分布在所述对称轴线(111)的两侧,位于所述对称轴线(111)一侧的多个所述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沿所述环形(11)等角度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相对设置的第二承载连接结构(30),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与所述第二承载连接结构(30)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2),所述受力带(20)的自由段(22)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连接结构(10)上开设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为条形长孔,所述通孔(13)沿所述对称轴线(111)而设置,所述受力带(20)的折叠段(21)穿过所述通孔(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袢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穿设在多个所述受力带(20)的折叠段(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11)具有对称轴线(111),所述多个受力带(20)对称分布在所述对称轴线(111)的两侧,所述连接件(40)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40)分别与位于所述对称轴线(111)相对两侧的所述受力带(20)的折叠段(2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带(20)包括第一受力带和第二受力带,所述第一受力带包括第一折叠段和两个第一自由段,所述第二受力带包括第二折叠段和两个第二自由段,所述第一折叠段叠设于所述第二折叠段之上,所述两个第一自由段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两个第二自由段之间的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袢,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段(22)贴设在所述第一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