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连体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包括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自动移印单元包括入料区、移印区和成品输出区;移印区具有多个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于治具摆放旋转载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治具移送装置、移印装置;治具移送装置包括有第一推送装置、第一移位支架、第一水平驱动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若干移位机械手;移印装置具有第二移位支架、若干移印头、若干墨盘组件、第二水平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藉此,通过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实现自动拆成品、自动送治具、自动装工件、自动移印等全自动化制程,提高移印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Automatic serial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necting printing machine, automatic conveying unit, including the fixture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sequence automatically connected with a workpiece unit, automatic printing unit; automatic printing unit comprises a feeding region, printing area and product output; print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jig placed rotating table, plac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ture the rotating tab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ool carrying device, printing device; fixture transfer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ush device, first shift bracket, the first level driving device, driving device, a plurality of first lifting shift manipulator; printing device has second shift bracket, several printing head, some ink plate assemblies, second driving device, second the lifting driving device; thereby,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fixture uni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rder connection automatic loading unit, automatic printing of single workpiece It realizes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such as automatic disassembl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utomatic workpiece loading, automatic pad printing and so on,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pad pri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连体移印机
本技术涉及移印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
技术介绍
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主要方法。而现有技术中的移印设备通常为独立式的制作设备,只针对已安装好工件的治具进行移印,不能实现送治具、装工件、移印与拆成品连体式的全自动化制程,在生产过程中,需多次更换载具,影响了移印机的工作效率,浪费了人力与物力,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其次,制程中由于驱动方式的影响,导致整体制程缺乏可控性、稳定性,加工的精度低,影响了成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其实现了自动拆成品、自动送治具、自动装工件、自动移印等全自动化制程,提高了移印机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浪费人力及物力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其整体制程稳定、可控性佳、安全可靠、加工精度高,提高了加工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包括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所述自动移印单元包括依次衔接的入料区、移印区和成品输出区;所述移印区具有多个并排间距排布的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于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治具移送装置、移印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衔接于入料区、各个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及成品输出区之间;于入料区与移印区之间过渡设置有夹取区,所述治具移送装置包括有将带工件的治具推送至夹取区的第一推送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移位支架、驱动第一移位支架沿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延伸方向往复位移的第一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装设于第一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位机械手;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一移位机械手为夹持式结构,一个夹持式结构的移位机械手衔接于夹取区与相邻的一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之间,同时,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另一移位机械手为可上下翻转式结构;所述移印装置具有第二移位支架、装设于第二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印头、对应移印头设置的若干墨盘组件、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往返于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与墨盘组件之间的第二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输送治具单元包括治具输送装置及设置于治具输送装置两侧的拆卸成品装置;所述治具输送装置包括有治具输送轨道和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送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成品装置将治具输送轨道分为成品治具输送段、空治具输送段,成品治具输送段衔接于前述成品输出区,空治具输送段通过第一过渡输送带衔接于前述自动装工件单元;以及,所述拆卸成品装置包括用于将成品从治具上拔出的若干拆卸手、用于驱动拆卸手夹持或松开的夹持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拆卸手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往复位移的第三水平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手的下方设有供成品下落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至成品收集箱。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渡输送带低于空治具输送段所在位置,所述空治具输送段的输出端与第一过渡输送带之间衔接有第一转送组件;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有支承支架、固定架、固定台、可旋转式承接块、第一旋转控制装置、第四水平驱动装置、定位块及斜向槽;所述固定架、固定台间距连接于支承支架上,斜向槽位于第一过渡输送带与固定架之间,第四水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固定台;可旋转式承接块的一端可旋转式装设于定位台上,其另一端受第一旋转控制装置联动而向上衔接于固定台底部或向下旋转至斜向衔接于斜向槽的上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治具输送段的输出端与第一过渡输送带之间衔接有第二转送组件;所述第二转送组件包括有第二推送装置以及第一吸取移位装置;所述空治具输送段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吸取区,所述第二推送装置衔接于空治具输送段的输出端与第一吸取区之间;所述第一吸取移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吸取机械手、第二旋转控制装置及第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控制第一吸取机械手旋转往复于第一吸取区与第一过渡输送带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渡输送带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第二吸取区,相应地,设置有第三推送装置衔接于第一过渡输送带的输出端与第二吸取区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动装工件单元包括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衔接于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的输入端与第二吸取区之间的第二吸取移位装置,以及,布置于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侧旁的振动料盘、装件装置;所述第二吸取移位装置包括有第二吸取机械手、第三旋转控制装置及第四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控制第二吸取机械手旋转往复于第二吸取区与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之间;所述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的输入端还配置有用于将带工件治具沿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推送的第四推送装置,所述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的输出端衔接有第二过渡输送带,所述第二过渡输送带的输出端衔接于前述夹取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渡输送带低于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所在位置,所述带工件治具输送轨道的输出端与第二过渡输送带之间衔接有第三转送组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过渡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带工件治具间隙式逐个往前输送的缓冲定位装置,所述缓冲定位装置包括有分别位于第二过渡输送带两侧的两个定位气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墨盘组件包括有第三移位支架、装设于第三移位支架上的若干油盅和对应每个油盅逐一设置的取墨板,每个取墨板上设置有取墨区和复位区,还设置有第五水平驱动装置连接控制第三移位支架往返于取墨区和复位区,前述第二移位支架往返于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与取墨区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品输出区设置有成品输出带,所述成品输出带上方配置有烘干装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实现了自动拆成品、自动送治具、自动装工件、自动移印等全自动化制程,对于双面多色多次移印工件而言,整个制程也无需更换载具,提高了移印机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浪费人力及物力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同时,其整体制程稳定、可控性佳、安全可靠、加工精度高,提高了加工质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自动移印单元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自动装工件单元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主要用于显示第一转送组件部分);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另一局部示意图(主要用于显示第四推送装置部分);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自动输送治具单元11、治具输送装置111、治具输送轨道112、输送驱动装置12、拆卸成品装置121、拆卸手122、夹持控制机构123、通孔13、第一转送组件131、支承支架132、固定架133、固定台134、承接块135、定位块136、斜向槽14、第二转送组件141、第二推送装置142、第一吸取移位装置1421、第一吸取机械手20、自动装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连体移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所述自动移印单元包括依次衔接的入料区、移印区和成品输出区;所述移印区具有多个并排间距排布的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于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治具移送装置、移印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衔接于入料区、各个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及成品输出区之间;于入料区与移印区之间过渡设置有夹取区,所述治具移送装置包括有将带工件的治具推送至夹取区的第一推送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移位支架、驱动第一移位支架沿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延伸方向往复位移的第一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装设于第一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位机械手;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一移位机械手为夹持式结构,一个夹持式结构的移位机械手衔接于夹取区与相邻的一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之间,同时,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另一移位机械手为可上下翻转式结构;所述移印装置具有第二移位支架、装设于第二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印头、对应移印头设置的若干墨盘组件、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往返于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与墨盘组件之间的第二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连体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制程顺序依次连接的自动输送治具单元、自动装工件单元、自动移印单元;所述自动移印单元包括依次衔接的入料区、移印区和成品输出区;所述移印区具有多个并排间距排布的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于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治具移送装置、移印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衔接于入料区、各个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及成品输出区之间;于入料区与移印区之间过渡设置有夹取区,所述治具移送装置包括有将带工件的治具推送至夹取区的第一推送装置;所述治具移送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移位支架、驱动第一移位支架沿一排治具摆放旋转载台延伸方向往复位移的第一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以及,装设于第一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位机械手;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一移位机械手为夹持式结构,一个夹持式结构的移位机械手衔接于夹取区与相邻的一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之间,同时,所述若干移位机械手中至少另一移位机械手为可上下翻转式结构;所述移印装置具有第二移位支架、装设于第二移位支架上的若干移印头、对应移印头设置的若干墨盘组件、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往返于治具摆放旋转载台与墨盘组件之间的第二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位支架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连体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治具单元包括治具输送装置及设置于治具输送装置两侧的拆卸成品装置;所述治具输送装置包括有治具输送轨道和提供输送动力的输送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成品装置将治具输送轨道分为成品治具输送段、空治具输送段,成品治具输送段衔接于前述成品输出区,空治具输送段通过第一过渡输送带衔接于前述自动装工件单元;以及,所述拆卸成品装置包括用于将成品从治具上拔出的若干拆卸手、用于驱动拆卸手夹持或松开的夹持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拆卸手沿垂直于输送方向往复位移的第三水平驱动装置;所述拆卸手的下方设有供成品下落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至成品收集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连体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输送带低于空治具输送段所在位置,所述空治具输送段的输出端与第一过渡输送带之间衔接有第一转送组件;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有支承支架、固定架、固定台、可旋转式承接块、第一旋转控制装置、第四水平驱动装置、定位块及斜向槽;所述固定架、固定台间距连接于支承支架上,斜向槽位于第一过渡输送带与固定架之间,第四水平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固定台;可旋转式承接块的一端可旋转式装设于定位台上,其另一端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健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民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