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银学庆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291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15~25、白屈菜15~25、地骨皮6~8、齿叶草12~18、熏倒牛10~20、黄皮叶12~18、海南粗榧8~12、单花芥8~12、鸡血七12~18、茅膏菜12~18、蜜桶花8~12、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8~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对黄颡白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黄颡白皮病的平均治愈率在87%以上,能有效灭杀感染黄颡白皮病的病菌,提高黄颡的应激力,提高黄颡自身的免疫抵抗力,有效改善了黄颡白皮病的治疗效果。

Th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for treating Huangsang bark diseas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articular to a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Huangsang white diseas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Iba To 15~25, 15~25, 6~8, Digupi chelidonic odontites 12~18, smoked down 10~20 cows, 12~18, Hainan 8~12 yellow leaves, mustard flowers Cephalotaxus 8~12, 12~18, seven chicken 12~18, Drosera mitonghua 8~12, 8~12, 8~12 amino acid complex compound bacteria;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on leukoderma of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bark disease average cure rate of more than 87%, can effectively kill the bacteria infection of Huangsang white disease, improve the stress of yellow catfish. To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yellow catfish's own resist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uangsang bark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颡鱼又称黄颊鱼、黄骨鱼、黄刺鱼,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体主要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白皮病主要是白皮假单孢菌,革兰氏阴性。也有由粘球菌或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本病并非单一病原。症状:通常是外伤或尾柄处出现一白色病灶,皮肤干涩即迅速向前蔓延扩大,以致背鳍与臀鳍基部全部呈现白色和溃烂,严重的病鱼,一般头部朝下,尾鳍朝上,与水面近似垂直,不久即死亡,死亡率非常高。此病在夏季最严重,而且大面积发病初期,初看成群鱼浮起,尾鳍上出现白斑,很像气泡病,一旦身上出现白斑,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结果。一般预防是采用用1、2溴海因或溴海因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克/立方米或用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处理,在鱼种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金霉素或土霉素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金霉素12.5克或土霉素25克或在鱼种放养前,用2%-3%食盐水,或12.5克/m3水体的金霉素溶液,或25克/m3水体的土霉素溶液浸泡20-30分钟进行治疗处理,从预防和或治疗方法来看,采用的试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且实际养殖过程中,对白皮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且还会使得感染的菌种产生抗体,增大治疗的难度,同时,采用的试剂均会不同程度的对养殖的鱼类产生毒害以及对水体产生污染。目前中草药饲料组合物具有药源广泛、高效、抗药性不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治疗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所以,鉴于中草药的一系列特点,将中草药运用在黄颡白皮病的治疗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申请号201510924354.X《一种治疗鲤鱼白皮病的中药》公开了鲤鱼白皮病的中药,包括蛇床子10-15份、相思子5-10份、葛根10-15份、菊花10-15份、山药10-15份、土茯苓10-15份、白术5-10份、大风子15-20份、虎杖5-10份、射干20-25份、皂角刺10-15份。但是从现有的专利与论文来看,所公开的配方的由于成分配比不合理使得目前的中药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治愈率很低,且针对黄颡白皮病的中药组合物还未见报道,严重制约了水产品的发展,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黄颡白皮病的致病特点,开发具有广谱杀菌灭虫的中药组合物,改善黄颡白皮病目前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有效促进水产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15~25、白屈菜15~25、地骨皮6~8、齿叶草12~18、熏倒牛10~20、黄皮叶12~18、海南粗榧8~12、单花芥8~12、鸡血七12~18、茅膏菜12~18、蜜桶花8~12、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8~12。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20、白屈菜20、地骨皮7、齿叶草15、熏倒牛15、黄皮叶15、海南粗榧10、单花芥10、鸡血七15、茅膏菜15、蜜桶花10、复合氨基酸10、复合菌10。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酪氨酸、色氨酸和甘氨酸按0.1~0.3:0.08~0.12:0.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复合菌,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0.4~0.6:0.1~0.3:0.3~0.5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为液态剂。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治疗时,将制备的液态剂按120~180kg/亩的量喷洒在养殖池中即可。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五叶藤、白屈菜、地骨皮、齿叶草、熏倒牛、黄皮叶、海南粗榧、单花芥、鸡血七、茅膏菜、蜜桶花按配方量称取,洗净后,粉碎,紫外线照射12~16min,再加入所述粉碎料质量的2~3倍的水,加热煎煮40~50min,再加入所述粉碎料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超声处理,再静置3~5h,回收乙醇后,将剩余料加热熬煮30~40min,过滤,取滤液,再将滤渣加水重复熬煮两次,将三次的滤液合并,浓缩后与配方量的复合氨基酸、复合菌混合,拌匀即可。所述的紫外线,其波长为185~195nm。所述的超声处理,超声频率为70~80KHz,超声时间6~8min。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对黄颡白皮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黄颡白皮病的平均治愈率在87%以上,能有效灭杀感染黄颡白皮病的病菌,提高黄颡的应激力,提高黄颡自身的免疫抵抗力,有效改善了黄颡白皮病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水产品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水产品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15kg、白屈菜15kg、地骨皮6kg、齿叶草12kg、熏倒牛10kg、黄皮叶12kg、海南粗榧8kg、单花芥8kg、鸡血七12kg、茅膏菜12kg、蜜桶花8kg、复合氨基酸8kg、复合菌8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酪氨酸、色氨酸和甘氨酸按0.1:0.08:0.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复合菌,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0.4:0.1: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五叶藤、白屈菜、地骨皮、齿叶草、熏倒牛、黄皮叶、海南粗榧、单花芥、鸡血七、茅膏菜、蜜桶花按配方量称取,洗净后,粉碎,用的波长为185nm的紫外线照射12min,再加入所述粉碎料质量的2~3倍的水,加热煎煮40min,再加入所述粉碎料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70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6min,再静置3~5h,回收乙醇后,将剩余料加热熬煮30min,过滤,取滤液,再将滤渣加水重复熬煮两次,将三次的滤液合并,浓缩后与配方量的复合氨基酸、复合菌混合,拌匀即可。实施例2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25kg、白屈菜25kg、地骨皮8kg、齿叶草18kg、熏倒牛20kg、黄皮叶18kg、海南粗榧12kg、单花芥12kg、鸡血七18kg、茅膏菜18kg、蜜桶花12kg、复合氨基酸12kg、复合菌12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酪氨酸、色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15~25、白屈菜15~25、地骨皮6~8、齿叶草12~18、熏倒牛10~20、黄皮叶12~18、海南粗榧8~12、单花芥8~12、鸡血七12~18、茅膏菜12~18、蜜桶花8~12、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15~25、白屈菜15~25、地骨皮6~8、齿叶草12~18、熏倒牛10~20、黄皮叶12~18、海南粗榧8~12、单花芥8~12、鸡血七12~18、茅膏菜12~18、蜜桶花8~12、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8~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五叶藤20、白屈菜20、地骨皮7、齿叶草15、熏倒牛15、黄皮叶15、海南粗榧10、单花芥10、鸡血七15、茅膏菜15、蜜桶花10、复合氨基酸10、复合菌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酪氨酸、色氨酸和甘氨酸按0.1~0.3:0.08~0.12:0.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黄颡白皮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菌,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0.4~0.6:0.1~0.3:0.3~0.5的质量比混合制得。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学庆
申请(专利权)人:银学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