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483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鱼缸,包括:水泵(101);导流管(102),与所述水泵(101)相连;排水孔(103),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过滤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鱼缸可以产生定向水流,模拟了真实的自然环境,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养鱼的成活率。

Ecological fish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cological fish tank,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pump (101), a guiding tube (102), and a water pump (101). The drainage hole (103)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pipe (102), and the filtering device (104)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ecological fish tank. The ecological fish tank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generate directional water flow, simulate the real natur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fish,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fish fa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鱼缸
本技术属于水生动植物饲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鱼缸。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庭开始喂养观赏鱼,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缸,现在的鱼缸逐渐与各类外部智能电子装置相结合,实现了鱼缸功能的多样化和智能化。然而,这些智能化的鱼缸并没有对鱼的生存环境的改善有任何提升,所喂养的鱼因其在鱼缸中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差异较大。鱼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应复杂水体环境的体型以及生殖系统,因此很多鱼有逆流性,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洄游产卵,利用逆向水流来刺激性腺,提高繁殖能力。而人工饲养观赏鱼的水流多数是被动力装置提升后从上向下注水,即瀑布式水体结构。瀑布式的水体结构并非理想的养鱼环境,自然界中的瀑布,不论瀑布大小,其正下方的鱼都很稀少。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真正适合鱼类生理习惯的鱼缸,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养鱼的成活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鱼缸,包括:水泵(101);导流管(102),与所述水泵(101)相连;排水孔(103),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过滤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管(102)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内壁第一侧角位置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103)的排水方向指向与所述第一侧角呈对角线方向的第二侧角位置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4)包括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及顶板(1043),所述第一侧板(1041)及所述第二侧板(1042)均垂直于所述顶板(1043),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平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均活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4)还包括过滤底板(1044),所述过滤底板(1044)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及第二侧板(1042)均固定连接且平放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之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底板(1044)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所述第二侧板(1042)及所述顶板(1043)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依次包括多级过滤装置(105)、培菌室(106)及动力盒(1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1043)在过滤底板(1044)上的投影面积为所述过滤底板(1044)面积的一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104)还包括第一挡水片(108)及第二挡水片(109);所述第一挡水片(108)包括两片相互垂直的子挡水片,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041)的一端并与所述过滤底板(1044)垂直;所述第二挡水片(109)包括两片相互垂直的子挡水片,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042)的一端并与所述过滤底板(1044)垂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生态鱼缸还包括密封装置,设置于水泵(101)和过滤装置(104)的出水口之间。本技术提供的生态鱼缸可以产生定向水流,模拟了真实的自然环境,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养鱼的成活率。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鱼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再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又再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鱼缸的结构示意图,该鱼缸包括:水泵(101);导流管(102),与所述水泵(101)相连;排水孔(103),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过滤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的排水孔(10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实现在不同的水位处均产生定向水流。优选地,排水孔的孔径可以调节,排水方向也可以调节,例如,可在导流管(102)内的排水孔(103)处设置调节挡片,通过该挡片对排水孔(103)遮挡方式的改变,进而对排水孔的大小和喷射角度进行调节;或者排水孔可相对于导流管(102)进行旋转,进而调整排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流管(10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导流管(102)可以包括多个子导流管相互连接而成,每个子导流管上均设有排水孔,并且,多个子导流管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在不同水位处均产生定向水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水泵(101)抽取过滤装置(104)中的水并从排水孔(103)喷射出,实现了浴缸内水的定向流动,模拟了真实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小型河流环境,改善了鱼类的生存质量。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导流管(102)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内壁第一侧角位置处。优选地,所述排水孔(103)的排水方向指向与所述第一角落处呈对角线方向的第二角落处。本实施方式采用了对角线方式的定向水流,增加了定向水流的流动距离。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104)可以为盒状结构,圆柱状结构、异形结构,或者多种组合排列结构,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请再参考图1及图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该过滤装置(104)包括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及顶板(1043),所述第一侧板(1041)及所述第二侧板(1042)均垂直于所述顶板(1043),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及顶板(1043)形成盒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均活动连接。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请参考图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过滤装置(104)的结构示意图。该过滤装置(104)还包括过滤底板(1044),所述过滤底板(1044)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及第二侧板(1042)均固定连接且平放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底板(1044)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所述第二侧板(1042)及所述顶板(1043)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依次包括多级过滤装置(105)、培菌室(106)及动力盒(107)。本实施例中,动力盒(107)可用于存放水泵(101);动力盒(107)内还可以设有减震装置以降低水泵(101)的噪音;动力盒(107)的立板可以为栅格状结构,因此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减低了杂物对水泵(101)造成的损害。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顶板(1043)在过滤底板(1044)上的投影面积为所述过滤底板(1044)面积的一半。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态鱼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01);导流管(102),与所述水泵(101)相连;排水孔(103),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过滤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01);导流管(102),与所述水泵(101)相连;排水孔(103),设置于所述导流管(102)上;过滤装置(104),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02)设置于所述生态鱼缸内壁第一侧角位置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103)的排水方向指向与所述第一侧角呈对角线方向的第二侧角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04)包括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及顶板(1043),所述第一侧板(1041)及所述第二侧板(1042)均垂直于所述顶板(1043),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生态鱼缸的底板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43)与所述第一侧板(1041)、第二侧板(1042)均活动连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04)还包括过滤底板(1044),所述过滤底板(104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