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兴专利>正文

燕尾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3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类系挂方式的改进。在鞋底后部两侧上固定两个富于弹性的带状夹,对夹在脚踝下。带状夹可以仅提起鞋底后部,也可以向前延伸,覆在脚面上,并提起整个鞋底。它兼有拖鞋的穿脱方便、透气舒适和凉鞋的系挂牢实,适于长途行走的特点,从而形成燕尾鞋这种新鞋类。(*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鞋类结构的改进,特别是关于鞋类系挂方式的改进。现有的鞋类,尤其是夏令用鞋类,就其结构来看,可以分为拖鞋系列和凉鞋系列,它们的区别在于鞋帮的(包括鞋带、鞋扣)与鞋面的系挂方式拖鞋系列采用提拖式,脚后部全开放,靠脚面提起鞋前挂带行进;凉鞋系列采用带扣式,用鞋带和扣子把鞋紧紧地缚在脚上。由于系挂方式的不同,鞋的使用范围也受到影响。拖鞋后部开放所以穿脱方便,适于室内及浴室等特有场合使用,缺点是鞋底后部无挂带,走路拍打地面,远途行走困难;凉鞋系扣牢实,便于郊野散步,但室内工作时则显得穿脱不便,且扣带严实,则透气性差,不够舒适。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人们得准备两种鞋子,在不同的环境里调换着使用。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夹卡式作为系挂方式的夏令用鞋品种,它既有拖鞋的透气舒适、穿脱方便的优点,又可以象凉鞋那样远足,起到一鞋两用的作用。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由富于弹性的带状夹,以适度的夹力对夹在脚踝下两侧,与鞋前的挂带结合起来,作为鞋底与脚部连接的新形式(夹卡式)。脚由后部伸进或退出,穿脱不必动手,十分方便。因其分叉的后部形似燕尾,故命名为“燕尾鞋”。带状夹是由条状或片状金属条带或硬塑条带作成内筋,弯成可贴附在脚踝下的曲线形状,内筋外敷贴或熔粘上富于弹性的贴面(如海绵等泡沫材料、软塑材料等)做成;也可不用内筋,而由软塑材料等一次压制成型。带状夹前部与鞋底粘通,向上伸起覆过脚面后伸,至脚踝下弯下粘通鞋底,这种形式我们称为前后一体式。前后一体式带状夹既夹在脚踝下,提起鞋跟,又覆在脚面上,挂起前部,这种形式,线条贯通流畅,夹力较紧,适于较剧烈提拉,作为男用鞋是比较合适的。前部保留现在普通挂带形式,只是在脚后部有带状夹,分夹在脚踝下,这种形式我们称为前后分离式。前后分离式前部和后部形成鲜明的区块分割。这种分隔的结构、中空的特点,使得鞋面的造型显得简练、潇洒、富于变化,适于鞋面图案和色彩的装饰,作为女性用鞋更为合适。鞋底采用普通凉鞋、拖鞋等材料的鞋底,以泡沫凉鞋底较较想。以上是就燕尾鞋基本结构作轮廊性说明,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与传统的系挂方式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比如可以在前后分离式的前后部分用活扣结构,带状夹的后尾部也可以使用活扣等。由于燕尾鞋采用了夹卡式这种特有的系挂方式,加之选用的材料和色彩的不断改变,我们就可以衍生出一种新鞋类——燕尾鞋系列。由于燕尾鞋是在现有之凉鞋或拖鞋制作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略加改变来实现的,厂家可以在现有生产条件上迅速转产。通过以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燕尾鞋的结构特点。图1是前后一体式燕尾鞋侧视示意图。(以右脚为例)图2是前后分离式燕尾鞋侧视示意图。(以右脚为例)在图1和图2中,[1]和[2]是两个相对的带状夹,[3]为鞋面挂带,[4]是鞋底。带状夹[1]和[2]插粘在鞋底[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夹卡式作为脚面与鞋子系扣的方式的鞋类,在鞋底侧部(鞋帮位置)固定两个相对的富于弹性的带状夹,其特征是两个带状夹以适度的弹力对夹在脚踝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采用夹卡式作为脚面与鞋子系扣的方式的鞋类,在鞋底侧部(鞋帮位置)固定两个相对的富于弹性的带状夹,其特征是两个带状夹以适度的弹力对夹在脚踝下。2.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类,其特征是带状夹是以条状或片状金属条带或硬塑条带作成内筋,弯成可贴附在脚踝下的曲线,内筋外敷粘或熔粘上富于弹性的贴面(如海绵等泡沫材料、软塑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