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2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的上端与中间壳体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的上端与上壳体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一端一体设置有一根进风管,下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插槽,中间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插槽,上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插槽,且第一定位插槽、第二定位插槽和第三定位插槽内插接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散热性能好且安装后不易松动,实用性好。

A new intellige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intelligent reactive compensation capacitor,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shell, the middle shell and the shell,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threads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intermediate casing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middle lower end of the thread on the shell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of one end of the housing development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inlet pipe next, vertical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positioning slots, the intermediate casing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positioning slots, on the vertical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ird positioning slots,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slot, second positioning slots and third positioning slots inserted in a stainless steel positioning rod; the outer surface under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bracket, the positioning bracket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asing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imple structure, easy fabrication, convenient assembly,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goo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easy installation after installation, and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
技术介绍
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集成现代测控、电力电子、网络通讯、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容器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但是,现有的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还存在不足:现有的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结构复杂、制造麻烦、装配工艺复杂,限制了生产效率,且散热性不均匀,散热性差,安装后容易松动,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散热性能好且安装后不易松动的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端与中间壳体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的上端与上壳体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间壳体一端一体设置有一根进风管,所述下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插槽,所述中间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插槽,上壳体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插槽,所述第一定位插槽、第二定位插槽和第三定位插槽对齐设置,且第一定位插槽、第二定位插槽和第三定位插槽内插接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拆容易,可以分开制造,制造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壳体上的进风管连接现有的送风设备或送风管,将散热风送进各壳体内,空气流动快,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且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结构设置合理,通过插接不锈钢定位杆限位,连接可靠,各壳体之间不易松动;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实用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插槽的底面上固定粘接有一块磁铁,所述不锈钢定位杆下端焊接有一块铁板。通过本设置,磁铁和铁板设置合理,不锈钢定位杆连接方便,固定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下壳体的外表面一体设置。通过本设置,第一限位板设置合理,不锈钢定位杆定位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插槽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中间壳体的外表面一体设置。通过本设置,第二限位板设置合理,不锈钢定位杆定位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定位插槽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与上壳体的外表面一体设置。通过本设置,第三限位板设置合理,不锈钢定位杆定位可靠。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中间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上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散热孔。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散热性能好。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下端共设置有两个定位支架,且两个支架对称设置,两个定位支架上端与下壳体的外表面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通过本设置,定位支架设置合理,下壳体定位可靠,安装后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定位套。通过本设置,定位套设置合理,定位可靠。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拆容易,可以分开制造,制造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壳体上的进风管连接现有的送风设备或送风管,将散热风送进各壳体内,空气流动快,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且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结构设置合理,通过插接不锈钢定位杆限位,连接可靠,各壳体之间不易松动;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安装后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下壳体1、中间壳体2和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与中间壳体2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2的上端与上壳体3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间壳体2一端一体设置有一根进风管21,所述下壳体1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插槽11,所述中间壳体2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插槽22,上壳体3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插槽31,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对齐设置,且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内插接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4;所述下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架5,所述定位支架5与下壳体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的数量相同,且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的数量均至少设置一个;通过旋转中间壳体2和上壳体3使得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的竖向中心线对齐,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的竖向中心线对齐后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定位杆插槽,所述不锈钢定位杆4插接在定位杆插槽内。为使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的底面上固定粘接有一块磁铁6,所述不锈钢定位杆4下端焊接有一块铁板7。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一限位板8,所述第一限位板8与下壳体1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插槽22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二限位板9,所述第二限位板9与中间壳体2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所述第三定位插槽31处设置有若干块第三限位板10,所述第三限位板10与上壳体3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2,中间壳体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23,上壳体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散热孔32。所述下壳体1下端共设置有两个定位支架5,且两个定位支架5对称设置,两个定位支架5上端与下壳体1的外表面均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下壳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定位套13。实际应用时,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拆容易,可以分开制造,制造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中间壳体上的进风管连接现有的送风设备或送风管,将散热风送进各壳体内,空气流动快,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且下壳体、中间壳体和上壳体结构设置合理,通过插接不锈钢定位杆限位,连接可靠,各壳体之间不易松动;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实用性好。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下壳体(1)、中间壳体(2)和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与中间壳体(2)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2)的上端与上壳体(3)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间壳体(2)一端一体设置有一根进风管(21),所述下壳体(1)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插槽(11),所述中间壳体(2)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插槽(22),上壳体(3)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插槽(31),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对齐设置,且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内插接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4);所述下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架(5),所述定位支架(5)与下壳体(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包括圆柱形的下壳体(1)、中间壳体(2)和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上端与中间壳体(2)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中间壳体(2)的上端与上壳体(3)的下端螺纹连接固定,所述中间壳体(2)一端一体设置有一根进风管(21),所述下壳体(1)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插槽(11),所述中间壳体(2)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插槽(22),上壳体(3)上竖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插槽(31),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对齐设置,且第一定位插槽(11)、第二定位插槽(22)和第三定位插槽(31)内插接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4);所述下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支架(5),所述定位支架(5)与下壳体(1)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1)的底面上固定粘接有一块磁铁(6),所述不锈钢定位杆(4)下端焊接有一块铁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陈圳赵鼎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