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体系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各种大型场馆建筑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异形钢桁架结构,平面呈弧形、梯形,跨度大,形状复杂,规格多,由支承安装于地面上发展到安装在砼楼屋面上,与其他专业交叉施工,可用于吊装的场地非常小,常规的吊装工艺无法解决这样的难题。大剧院室内多层超高下挂式钢结构的安装,安装所需支撑高度超过50m。舞台屋面为钢结构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安装过程缺乏工作面,立体交叉施工复杂,且安装精度要求高(±3mm)。故支撑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钢结构钢梁施工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适用于跨度大、下部支撑高度高、工作面较少的多层超高钢结构施工,可避免搭设超高满堂架、降低安全管理风险、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结构方案: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包括下层格构柱、转换平台和上层格构柱,所述下层格构柱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格构柱、转换平台和上层格构柱,所述下层格构柱设于所述多层钢结构的下层狭小空间中且所述下层格构柱的顶部延伸出所述下层狭小空间,所述转换平台固定于所述下层格构柱的顶部,所述上层格构柱固定于所述转换平台上并支撑于多层钢结构的钢梁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格构柱、转换平台和上层格构柱,所述下层格构柱设于所述多层钢结构的下层狭小空间中且所述下层格构柱的顶部延伸出所述下层狭小空间,所述转换平台固定于所述下层格构柱的顶部,所述上层格构柱固定于所述转换平台上并支撑于多层钢结构的钢梁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格构柱包括第一格构柱、第二格构柱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格构柱和所述第二格构柱之间的横向支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格构柱的底部固定于多层钢结构的基础底板上,所述基础底板与所述下层格构柱之间斜拉有缆风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上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缆风绳的埋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层空间狭小的多层钢结构的钢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平台上间隔布设有多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宗立,王维,莫凡,戴修成,陈法兵,丁伟,陈宏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