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73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3:33
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属于跑道技术领域,包括连接钉、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变色涂层、弹性层、底涂层、第一土工布层、薄膜层、第二土工布层;所述弹性层包括上弹层和下弹层;上弹层的上表面与变色涂层相互贴合,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呈正六棱柱状;下弹层的上表面与上弹层相贴合,且上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定位孔;下弹层的下表面与底涂层相互贴合。本跑道,通过不同功能材料的复合,使得不同层之间的性能得以发挥,特别是变色涂层光致变色特性,能在夜间变色发光更符合现在人们为产品个性化的新需求。本跑道,可用于运动场地、公园、园林、景观地面的铺设,尤其适用于中小学运动场地。

A photochromic plastic run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
本技术属于跑道
,具体涉及为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休闲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塑胶跑道广泛应用于各种运动场地,公园和园林景观地面,尤其在中小学体育场地应用普遍。现在广为使用的塑胶跑道主要由三层结构材料制成,上层为溶剂性的聚氨酯和EPDM或TPU颗粒混合耐磨面材,中层为聚氨酯和橡胶颗粒混合的弹性层,底层为沥青底涂层。目前人们对塑胶跑道面层多彩的变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在不同气候条件光线下产生不同色彩,尤其在夜晚能发光的跑道更是可满足人们夜间运动休闲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包括连接钉、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变色涂层、弹性层、底涂层、第一土工布层、薄膜层、第二土工布层;所述弹性层包括上弹层和下弹层;上弹层的上表面与变色涂层相互贴合,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呈正六棱柱状;下弹层的上表面与上弹层相贴合,且上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设于定位孔;下弹层的下表面与底涂层相互贴合;下弹层下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定位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定位孔的直径;所述连接钉依次穿设于下弹层、底涂层、第一土工布层、薄膜层、第二土工布层,且连接钉底端插设于素土层;所述连接钉底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环向外凸起的倒刺。所述第二土工布层铺设于素土层上方;所述薄膜层铺设于第二土工布层上方;所述第一土工布层铺设于薄膜层上方;所述底涂层铺设于第一土工布层上方;所述弹性层铺设于薄膜层上方;所述变色涂层铺设于弹性层上方。所述变色涂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10~12m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1~0.2mm。本跑道,通过不同功能材料的复合,使得不同层之间的性能得以发挥,特别是变色涂层光致变色特性,能在夜间变色发光,更符合现在人们为产品个性化的新需求。本跑道不仅产品环保安全,而且具有光致变色功能,可用于运动场地、公园、园林、景观地面的铺设,尤其适用于中小学运动场地。本跑道具备可拆卸的功能。当跑道表面磨损并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上弹层和下弹层相互分离,将新的上弹层覆盖于下弹层上方,定位销插设于定位孔,从而延长了本跑道下半部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变色涂层1、弹性层2、上弹层2a、定位销2b、下弹层2c、定位孔2d、连接孔2e、连接钉2f、倒刺2g、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素土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变色涂层1、弹性层2、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所述第二土工布层6铺设于素土层7上方。素土层7整平、压实后,铺设第二土工布层6。所述第一土工布层4由土工布组成,具有耐腐蚀、透水性好的特点,并且,对上下两层进行隔绝,保持材料间的不流失、不混杂,提高跑道的承载能力。所述薄膜层5铺设于第二土工布层6上方。所述薄膜层5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组成。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市购产品,具有优异的耐水性。所述第一土工布层4铺设于薄膜层5上方。所述第二土工布层6,由土工布组成。所述底涂层3铺设于第一土工布层4上方。所述底涂层3,由水性丙烯酸树脂组成。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市购产品。底涂层3,保证了弹性层2与第一土工布层4良好的粘合性与过渡性。所述弹性层2铺设于薄膜层5上方。所述弹性层2具有弹性缓冲性能,保证了塑胶跑道的减震性。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层2,由为水性丙烯酸胶粘剂和TPE颗粒混合的弹性材料组成。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弹性层2,也可由其它弹性体组成,例如,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或TPU热塑性聚氨酯橡胶。所述变色涂层1铺设于弹性层2上方。所述变色涂层1,由光致变色微粒均匀混合于水性丙烯酸涂料制成。光致变色微粒和水性丙烯酸涂料均为市购产品,其中,光致变色微粒由超支化偶氮聚氨酯组成。所述弹性层2包括上弹层2a和下弹层2c;上弹层2a的上表面与变色涂层1相互贴合,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定位销2b;所述定位销2b呈正六棱柱状;下弹层2c的上表面与上弹层2a相贴合,且上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孔2d;所述定位销2b插设于定位孔2d;下弹层2c的下表面与底涂层3相互贴合。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还包括连接钉2f;下弹层2c下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孔2e;所述连接孔2e与定位孔2d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孔2e的直径小于定位孔2d的直径;所述连接钉2f依次穿设于下弹层2c、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且连接钉2f底端插设于素土层7;所述连接钉2f底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环向外凸起的倒刺2g。由于下弹层2c的上表面进行了开孔设置,提升了跑道的弹性。但是,如果直接在下弹层2c上覆盖变色涂层1,变色涂层1容易扭曲变形。因此,在下弹层2c和变色涂层1之间设置上弹层2a。设置上弹层2a之后,本跑道具备了可拆卸的功能。当跑道表面磨损并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将上弹层2a和下弹层2c相互分离,将新的上弹层2a覆盖于下弹层2c上方,定位销2b插设于定位孔2d,从而延长了本跑道下半部分的使用寿命。由于本跑道下半部分的使用寿命长,因此,有必要对本跑道下半部分进行加固,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各个层之间的滑移。连接钉2f依次穿设于下弹层2c、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且下端插设于素土层7,从而将跑道下半部分牢牢的连为一体。倒刺2g的设置,增加了连接强度。本技术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钉(2f)、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变色涂层(1)、弹性层(2)、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所述弹性层(2)包括上弹层(2a)和下弹层(2c);上弹层(2a)的上表面与变色涂层(1)相互贴合,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定位销(2b);所述定位销(2b)呈正六棱柱状;下弹层(2c)的上表面与上弹层(2a)相贴合,且上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孔(2d);所述定位销(2b)插设于定位孔(2d);下弹层(2c)的下表面与底涂层(3)相互贴合;下弹层(2c)下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孔(2e);所述连接孔(2e)与定位孔(2d)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孔(2e)的直径小于定位孔(2d)的直径;所述连接钉(2f)依次穿设于下弹层(2c)、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且连接钉(2f)底端插设于素土层(7);所述连接钉(2f)底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环向外凸起的倒刺(2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变色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钉(2f)、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变色涂层(1)、弹性层(2)、底涂层(3)、第一土工布层(4)、薄膜层(5)、第二土工布层(6);所述弹性层(2)包括上弹层(2a)和下弹层(2c);上弹层(2a)的上表面与变色涂层(1)相互贴合,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定位销(2b);所述定位销(2b)呈正六棱柱状;下弹层(2c)的上表面与上弹层(2a)相贴合,且上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孔(2d);所述定位销(2b)插设于定位孔(2d);下弹层(2c)的下表面与底涂层(3)相互贴合;下弹层(2c)下表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孔(2e);所述连接孔(2e)与定位孔(2d)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孔(2e)的直径小于定位孔(2d)的直径;所述连接钉(2f)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蕊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一纯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