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73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包括砖面、限位块与砖体,所述砖体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蓄水孔与导流槽,砖面上的导流槽凿有四条,四条导流槽平行分布且规格相等,且蓄水孔间隔设置在导流槽内,等距排列,所述砖体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两侧凿有透水边条,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蓄水层、支撑柱与底板,蓄水层设置在蓄水孔的下方,且蓄水孔内安装有过滤层,过滤层的截面形状与蓄水孔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蓄水层的下方通过混凝土黏合有底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渗层,防渗层与蓄水层的截面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理化性能稳定,耐腐蚀、抗污性强,历久如新,抗折强度高,砖体轻巧。

A spongy water absorbing water storage sidewalk bri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onge type water storage brick sidewalks, including brick surface, limiting block and brick, the brick rectangular plate and comprises a water hole and the guide groove, the guide groove cut the brick surface of the four, four grooves are distributed in parallel and equal size, and storage a hole spacing is arranged in the flow guide groove are arranged, wherein the side of the bric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block, and the block is cut on both sides of the permeable strips, bri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ater storage layer,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bottom aquif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water hole, and th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water filter the section shape of section shape layer, filter layer and water storage holes matched below the water storage layer is bonded to the concrete by a bottom plate, a bottom plate arranged above the impermeable layer, section of impervious layer and aquifers are the same siz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trong corrosion resistance, strong anti fouling property, long time as new, high flexural strength and lightweight brick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
本技术涉及彩砖设备
,具体为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现在越来越多的道路是水泥、柏油等不透水的道路,造成城市道路硬化。城市道路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比较大,城市道路硬化之后,下渗水减少,都通过下水道集中到了河流里,那么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了。且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常用的行人道上所铺的路面砖通常由水泥制成,不具有透水的功能,容易引起积水,且不透水的砖使宝贵的淡水资源随排水管道流走,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负担,而且雨水的大量流失使地下水位难以回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包括砖面、限位块与砖体,所述砖体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蓄水孔与导流槽,砖面上的导流槽凿有四条,四条导流槽平行分布且规格相等,且蓄水孔间隔设置在导流槽内,等距排列,所述砖体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两侧凿有透水边条,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蓄水层、支撑柱与底板,蓄水层设置在蓄水孔的下方,且蓄水孔内安装有过滤层,过滤层的截面形状与蓄水孔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蓄水层的下方通过混凝土黏合有底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渗层,防渗层与蓄水层的截面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贯穿蓄水层与防渗层,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砖体分为两组,一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另一组的侧面设置有凹槽,限位块与凹槽数量相同,形状一致。优选的,所述透水边条设置在砖体的四个顶端,四个透水边条相围形成楔型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人行砖理化性能稳定,耐腐蚀、抗污性强,历久如新;强降雨天气时该砖体可以减少路面积水,补充地下水源,能够使雨水迅速吸收于砖体之中。待雨过天晴,砖体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被植物、土壤等吸收,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以缓解热岛效应,砖体之间设置有具有较大的孔隙,形成楔型槽,它与土壤相通,能积蓄较多的热量和水分,有利于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热岛效应。防止内涝,当集中降雨时,能够减轻市政管网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城市内涝,避免对公共水域的二次污染,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蓄水孔;2-导流槽;3-砖面;4-限位块;5-砖体;6-透水边条;7-过滤层;8-蓄水层;9-支撑柱;10-防渗层;11-底板;12-楔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包括砖面3、限位块4与砖体5,所述砖体5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蓄水孔1与导流槽2,砖面3上的导流槽2凿有四条,四条导流槽2平行分布且规格相等,且蓄水孔1间隔设置在导流槽2内,等距排列,砖面3的面层厚度不低于8公分,考虑成本,可将面层分为二层,即表层为透水混凝土装饰层,厚度一般不低于3公分,下层为素色透水混凝土层,所述砖体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的两侧凿有透水边条6,所述砖体5内设置有蓄水层8、支撑柱9与底板11,蓄水层8设置在蓄水孔1的下方,蓄水层8采用花岗岩石骨料材质构件,砖体5则是高强水泥和水泥聚合物增强剂,并掺合聚丙烯纤维、送料配比严密,搅拌后经压制成形,且蓄水孔1内安装有过滤层7,过滤层7的截面形状与蓄水孔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过滤层7采用微孔橡胶材料并添加亲水性高分子成分制成,所述蓄水层8的下方通过混凝土黏合有底板11,底板11的上方设置有防渗层10,防渗层10与蓄水层8的截面大小相同,支撑柱9贯穿蓄水层8与防渗层10,设置在底板11的上方,砖体5分为两组,一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4,另一组的侧面设置有凹槽,限位块4与凹槽数量相同,形状一致,透水边条6设置在砖体5的四个顶端,四个透水边条6相围形成楔型槽12。砖体的基层要求:在素土层夯实层上,配用的基层材料,应有适当的强度外,须有较好的透水性,采用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等。采用级配碎石时,碎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0.7倍的基层厚度,且不超过50mm。垫层一般采用天然碎石,粒径小于10mm,俗称瓜子片,并铺有一定厚度、铺设需均匀平整。(参见:《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范》)工作原理:使用时,雨水、积水等随导流槽2流进蓄水孔1,存蓄在蓄水层8中,多余的积水沿着透水边条6与楔型槽12渗入土壤中,支撑柱9增强砖体的坚固性,抗折强度高,重量轻巧,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包括砖面(3)、限位块(4)与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5)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蓄水孔(1)与导流槽(2),砖面(3)上的导流槽(2)凿有四条,四条导流槽(2)平行分布且规格相等,且蓄水孔(1)间隔设置在导流槽(2)内,等距排列,所述砖体(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的两侧凿有透水边条(6),所述砖体(5)内设置有蓄水层(8)、支撑柱(9)与底板(11),蓄水层(8)设置在蓄水孔(1)的下方,且蓄水孔(1)内安装有过滤层(7),过滤层(7)的截面形状与蓄水孔(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蓄水层(8)的下方通过混凝土黏合有底板(11),底板(11)的上方设置有防渗层(10),防渗层(10)与蓄水层(8)的截面大小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式吸水蓄水人行道砖,包括砖面(3)、限位块(4)与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5)为长方形板状且包括蓄水孔(1)与导流槽(2),砖面(3)上的导流槽(2)凿有四条,四条导流槽(2)平行分布且规格相等,且蓄水孔(1)间隔设置在导流槽(2)内,等距排列,所述砖体(5)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的两侧凿有透水边条(6),所述砖体(5)内设置有蓄水层(8)、支撑柱(9)与底板(11),蓄水层(8)设置在蓄水孔(1)的下方,且蓄水孔(1)内安装有过滤层(7),过滤层(7)的截面形状与蓄水孔(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蓄水层(8)的下方通过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友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坚基环保数码彩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