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61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吊料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斗体,斗体上设有进料口与卸料口,斗体内在进料口与卸料口之间设置有导料口,导料口的口径小于卸料口的口径,卸料口的口径小于进料口的口径,由于导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与卸料口之间,减小了斗体内物料的堆积量,减少物料在导料口内的堵塞,又因卸料口的口径大于导料口的口径,有助于将导料口处的物料经由卸料口排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塔吊料斗,增强了卸料过程的流畅性,从而提高该塔吊料斗的使用性能。

A tower crane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料斗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塔吊料斗。
技术介绍
塔吊料斗也叫塔机料斗、沙砂料斗、混凝土料斗等主要用于楼房建筑地基浇注混凝土、运送拌合、批墙、打桩、圈梁等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塔吊料斗在施工中可以盛载水泥、混凝土、土灰、砂浆、砖头、钢筋及工具等,可以减少人工去搬运原料及钢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减轻民工的体力劳动,是工地建房的好帮手,节省了搬运原料的时间,提高了建房的效率。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3559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塔吊料斗,包括集料斗和卸料斗,集料斗的底部和卸料斗的顶部通过卡板旋合结构连接,相互重叠的卡板通过插销连接,该塔吊料斗结构紧凑、稳定,料斗的横截面采用圆形,便于清理,无死角,大大提升了料斗的安全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搅拌后的混凝土通过塔吊料斗进行卸料,混凝土在集料斗内聚集,由于卸料斗的口径较小,混凝土在卸料斗内容易造成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吊料斗,该塔吊料斗适用在低矮楼层的建筑施工中,具有浇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塔吊料斗,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设有进料口与卸料口,所述斗体内在进料口与卸料口之间设置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的口径小于卸料口的口径,所述卸料口的口径小于进料口的口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体内设置导料口,物料经由进料口进入斗体内,由于导料口的口径较小,物料聚集在导料口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塔吊料斗,由于导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与卸料口之间,减小了斗体内物料的堆积量,减少物料在导料口内的堵塞,又因卸料口的口径大于导料口的口径,有助于将导料口处的物料经由卸料口排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塔吊料斗,增强了卸料过程的流畅性,从而提高该塔吊料斗的使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口、进料口与斗体的内壁形成集料腔,所述导料口、出料口与斗体的内壁形成卸料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由进料口进入集料腔内,通过导料口后,经过卸料腔从卸料口排出,集料腔有助于对物料进行收集,卸料腔有助于排出物料,从而提高该塔吊料斗的使用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斗体的内壁上在近导料口处设有用于引导集料腔内的物料进入导料口的过渡圆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斗体的内壁设置有过渡圆环面,过渡圆环面的表面光滑,有助于对物料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了斗体的卸料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斗体上在环绕导料口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能够在环形槽内转动以松动导料口内的积料的搅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料口的口径较小,物料在导料口处会发生聚集,利用搅拌轴对聚集的物料进行松动,以减少物料在导料口内的堆积,有助于提高导料口处的下料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若干个沿环形槽的圆周方向排布的滚珠,所述搅拌轴插设在两个相邻的滚珠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槽内设置滚珠,施力作用在搅拌轴上,搅拌轴能够沿着环形槽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减小了搅拌轴在环形槽内滑移的摩擦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电机,所述斗体的侧壁内预留有用于供电机沿环形槽的圆周方向转动的活动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是凸出于环形槽外设置,而斗体的侧壁是有一定厚度的,在斗体的侧壁内开设活动空间,为电机的转动提供转动空间,从而保证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免受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拨动电机以使电机沿着环形槽的圆周方向运动的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施力在拨杆上,为电机提供沿环形槽圆周方向的外力,有助于驱动电机沿环形槽的圆周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对导料口内积土的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杆的侧截面形状呈L型,所述拨杆在远离电机的一端套设有橡胶胶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拨杆的侧截面设置为L型,增大了人手与拨杆的接触面积,橡胶胶头增大了人手与拨杆接触的摩擦力,减少人手在拨杆上的滑移,增强了人手拨动电机沿环形槽转动的方便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斗体内设置导料口,减少了在集料腔内堆积的物料量,物料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少,物料在导料口处不易堵塞,物料通过导料口后,进入开阔的卸料腔内,有助于增强斗体的卸料能力;2、由于导料口处口径较小,利用搅拌轴对导料口内堆积的物料进行搅拌,有助于物料向卸料腔内移动,从而提高了下料的流畅性;3、在斗体的内壁设置过渡圆环面,过渡圆环面的表面光滑,对物料起到导向作用,引导物料向导料口处移动,减少在集料腔内的堆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内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斗体;11、进料口;12、卸料口;13、环形槽;2、导料口;3、集料腔;4、卸料腔;5、过渡圆环面;6、搅拌轴;7、滚珠;8、电机;81、拨杆;9、活动空间;10、橡胶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塔吊料斗,如图1所示,包括方体状的斗体1,斗体1的顶部具有进料口11,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斗体1的底部具有卸料口12,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进料口11的口径大于卸料口12的口径,物料经由进料口11进入,通过斗体1,并通过卸料口12排出。如图2所示,斗体1内在进料口11与卸料口12之间且靠近卸料口12具有导料口2,导料口2的横截面积为圆形,导料口2的口径小于卸料口12的口径,导料口2、进料口11与斗体1的内壁形成集料腔3,物料经由进料口11进入后聚集在集料腔3内,导料口2、卸料口12与斗体1的内壁形成卸料腔4,集料腔3内的物料经由导料口2后进入开阔的卸料腔4,以减少物料在导料口2处的堵塞。如图2所示,斗体1的内壁上在近导料口2处设置有环绕于斗体1内壁的过渡圆环面5,过渡圆环面5的表面光滑,对集料腔3内的物料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引导物料进入导料口2内,减少在集料腔3内的聚集。如图3所示,斗体1的外壁上在环绕导料口2处开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13内有滚珠保持架(图中未示出),滚珠保持架上嵌设有滚珠7,滚珠7能够沿着环形槽13的圆周方向进行转动,其中两个滚珠7之间插设有搅拌轴6,搅拌轴6的一端延伸在导料口2内,另一端暴露在环形槽13外,暴露在环形槽13外的一端连接有电机8,电机8提供驱动力,带动搅拌轴6进行旋转,对导料口2内的积料进行松动,提高该塔吊料斗的使用流畅性。如图3所示,由于电机8是凸出于环形槽13外的,在斗体1的侧壁内预留有活动空间9,电机8在活动空间9内活动,提高了电机8的使用稳定性;在电机8的尾部连接有拨杆81,拨杆81上在人手把持的一端套设有橡胶胶套10,拨杆81的侧截面形状为L型,增大了人手与拨杆81的接触面积,人手推动拨杆81,驱动电机8沿着环形槽13的导向进行旋转,为电机8提供沿着引导槽滑移的作用力。塔吊料斗的工作过程简述:物料经由进料口11进入斗体1内,在过渡圆环面5的引导作用下,物料进入导料口2处,并通过导料口2进入卸料腔4内,具有良好的卸料性能;若导料口2内发生物料聚集时,人手拨动拨杆81,带动电机8沿着环形槽13进行转动,搅拌轴6沿着导料口2的圆周方向进行搅拌,减少物料在导料口2内的堵塞。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塔吊料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吊料斗,包括斗体(1),所述斗体(1)上设有进料口(11)与卸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1)内在进料口(11)与卸料口(12)之间设置有导料口(2),所述导料口(2)的口径小于卸料口(12)的口径,所述卸料口(12)的口径小于进料口(11)的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料斗,包括斗体(1),所述斗体(1)上设有进料口(11)与卸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1)内在进料口(11)与卸料口(12)之间设置有导料口(2),所述导料口(2)的口径小于卸料口(12)的口径,所述卸料口(12)的口径小于进料口(11)的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口(2)、进料口(11)与斗体(1)的内壁形成集料腔(3),所述导料口(2)、卸料口(12)与斗体(1)的内壁形成卸料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1)的内壁上在近导料口(2)处设有用于引导集料腔(3)内的物料进入导料口(2)的过渡圆环面(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1)上在环绕导料口(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13),所述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炳喜王开俊牛玉宝刘定川江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福瑞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