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47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1:03
本公开关于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包括两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侧壁的底板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插入口,所述拉手条自所述插入口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所述拉手条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部适配的第二组装部。本公开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之间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避免了拉手条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晃动等原因发生碰撞,进而保护了拉手条上的电子元器件。

Hand bar protector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pull bar protection device. The pull bar pro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two side wall and a storage space formed on the bottom plate connecting the two side walls. The insertion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on port, and the handle bar is contained in the storage space from the insertion port. At least one of the side walls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ssembly section,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ssembly part suitable for the first assembly section. The first assembly part of the disclosure and the second assembly part can be fixedly connected through a fastener, avoiding the collision of the handle bar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due to bumping, shaking and other reasons, thereby protecting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 the handle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手条保护装置
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拉手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通讯设备的机箱内一般需要配备拉手条,所述拉手条上组装有用于实现通讯功能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相关技术中,拉手条一般直接用纸箱包装,并没有特定的运输保护装置,而传统的包装纸箱通常材料缺少刚性,并且纸箱结构也没有特别针对拉手条进行设计,纸箱与拉手条之间没有任何的固定结构以避免二者的相对运动,因而传统的纸箱包装在一定意义上对拉手条来说属于裸装,完全不能避免拉手条因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晃动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以避免拉手条因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晃动而造成损坏。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包括两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侧壁的底板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插入口,所述拉手条自所述插入口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所述拉手条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部适配的第二组装部。可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一组装部与所述第二组装部组装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固定,达到对拉手条的第一重保护。进一步地,所述拉手条上设有至少一握持件,所述底板在位于所述插入口的位置延伸形成突出于所述握持件的至少一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所述握持件受到撞击而损坏面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握持件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握持件的投影位于所述防护板上。能确保所述防护板有足够的延伸长度对拉手条形成有效保护。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折边。所述折边的设置能增强防护板的刚性,避免所述防护板受到撞击变形失去对拉手条的保护。进一步地,所述拉手条包括安装板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一端的面板,所述握持件设置于所述面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侧壁的顶壁和/或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后壁。设置在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上的顶壁能够防止坠落的物体撞击拉手条上的电子元器件,进一步保护了电子元器件。所述拉手条插入后,所述后壁可以保护拉手条上靠近所述后壁位置处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受到碰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装部为设置于所述侧壁位于所述插入口处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部为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纹孔。通过与第一螺纹孔及第二螺纹孔配合的螺纹紧固件将拉手条与拉手条保护装置组装在一起,实现对二者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装部为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卡扣,所述第二组装部为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勾。卡扣与卡勾可直接成型在拉手条保护装置与拉手条上,因此简化了产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及底板为刚性板。增加了所述拉手条防护结构的强度,提升拉手条在运输过程中对其上电子元器件保护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顶壁及后壁为刚性板。增加了所述拉手条防护结构的强度,提升拉手条在运输过程中对其上电子元器件保护的可靠性。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为拉手条设置包括两侧壁及底板的保护装置,以使拉手条收容在由所述侧壁和底板构成的收容空间内,且通过设置于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上的第一组装部与设置于拉手条上的第二组装部,将拉手条与保护装置组装固定,避免了拉手条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晃动等原因发生碰撞,进而保护了拉手条上的电子元器件不受损坏。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与拉手条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与拉手条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与拉手条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包括两侧壁11及连接所述两侧壁11的底板12形成的收容空间13,所述收容空间13设置有插入口131,所述拉手条20自所述插入口131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至少一所述侧壁11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111。所述拉手条20包括安装板21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1一端的面板22,所述面板22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部111适配的第二组装部221。拉手条20收容在由所述侧壁11和底板12构成的收容空间13内,且通过设置于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上的第一组装部111与设置于拉手条20上的第二组装部221,将拉手条20与拉手条保护装置10组装固定。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等原因发生碰撞,进而保护了拉手条20上的电子元器件不受损坏。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两侧壁11的顶壁15。设置在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上的顶壁15能够防止坠落的物体撞击拉手条20上的电子元器件,进一步保护了电子元器件。此外,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插入口131相对的后壁16,所述拉手条20插入后,所述后壁16可以保护拉手条20上靠近所述后壁16位置处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受到碰撞。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部111为设置于所述侧壁11位于所述插入口131处的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部221为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以使拉手条20固定在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上,避免其发生晃动,实现对拉手条20的第一重保护。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部111为设置在所述侧壁11上的卡扣,所述第二组装部221为与所述卡扣适配的卡勾。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勾卡接固定,以使拉手条20固定在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上,避免了拉手条20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卡扣与卡勾可以直接成型在所述拉手条保护装置10和拉手条20上,既能实现所述拉手条20与保护装置的固定又简化了产品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壁11、底板12、顶壁15及后壁16为刚性板,以增加所述拉手条20防护结构的强度,提升拉手条20在运输过程中对其上电子元器件保护的可靠性。所述刚性板可以为金属板或任何类似金属特性的复合板,本公开并不对其材质进行限制。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与拉手条的装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握持件23设置于所述面板22上。其中,所述握持件23有两个,所述底板12在位于所述插入口131的位置延伸形成突出于所述握持件23的防护板14。其中,所述防护板14与所述握持件23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握持件23的投影位于所述防护板14上。所述防护板14在其延伸方向上突出于所述握持件23,因此,当在该方向上发生碰撞时,所述防护板14能够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所述握持件23受到撞击而损坏面板22上的电子元器件,实现了对拉手条20的第二重保护。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14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折边141。所述折边141的设置能增强防护板14的刚性,避免所述防护板14受到撞击变形失去对拉手条20的保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握持件23也可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手条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侧壁的底板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插入口,所述拉手条自所述插入口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所述拉手条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部适配的第二组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壁及连接所述两侧壁的底板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设置有插入口,所述拉手条自所述插入口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组装部,所述拉手条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部适配的第二组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条上设有至少一握持件,所述底板在位于所述插入口的位置延伸形成突出于所述握持件的至少一防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握持件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握持件的投影位于所述防护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末端向上延伸形成折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蒙杨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