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69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端边缘的橡胶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下端一侧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还包括旋熔连接在所述下盖上端的上盖,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一侧并用于连接水泵出水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相对的另一侧并用于连接反渗透膜元件进水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保障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供水压力的稳定性,保护反渗透膜元件免受水锤的损伤,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A pressure buffer device for protecting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tective reverse osmosis pressure buffer membrane element, the reverse osmosis pressure buffer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membrane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and cover the clamping cover on the lower edg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rubber liner, an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cover for one side of the lower end air between the inflatable rubber liner and the lower cover of the space, also includes a rotary melting connection cover on the lower cover, the upper cov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wate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and used to pump water, the other sid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verse for the relative osmosis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protection setting of reverse osmosis pressure buffer membrane element,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to prot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water supply pressure, protection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s from water hammer damag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a membrane element, saves the use cost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净水设备的常用配置中是在反渗透膜元件的前面装配水泵来增加水压,由于部分水泵的工作压力不稳定,加压水流呈波动状态,在反渗透系统工作时,水压的瞬间增加形成水锤造成造成对膜元件的损坏,使系统产水不能得到有效过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端边缘的橡胶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下端一侧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还包括旋熔连接在所述下盖上端的上盖,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一侧并用于连接水泵出水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相对的另一侧并用于连接反渗透膜元件进水的出水口。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底座。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为PP材质或活性炭类滤材制作的盖体。优选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旋熔连接成一个圆柱状的PP材质的外壳结构。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的设置位置。优选的,所述橡胶内胆可承受3-7Psi的压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放置在水泵和反渗透膜元件之间,保障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供水压力的稳定性,保护反渗透膜元件免受水锤的损伤,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的家用反渗透系统水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的家用反渗透系统水路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包括:底座37,设置在所述底座37上端的下盖35,卡接在所述下盖35上端边缘的橡胶内胆34,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35下端一侧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34和所述下盖35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36,还包括旋熔连接在所述下盖35上端的上盖32,设置在所述上盖32上端一侧并用于连接水泵1出水的进水口31,设置在所述上盖32上端相对的另一侧并用于连接反渗透膜元件2进水的出水口33。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放置在水泵和反渗透膜元件之间,保障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供水压力的稳定性,保护反渗透膜元件免受水锤的损伤,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继续参考图1和图2,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包括一个底座37,所述底座37是一个一次注塑成型的底座。在所述底座37上端设置了一个下盖35,在所述下盖35内侧上端边缘卡接有橡胶内胆34,并在所述下盖35下端一侧设置了一个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34和所述下盖35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36,充气后,所述橡胶内胆34和所述下盖35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充满压强3-7Psi气体的气囊。在所述下盖37上端旋熔连接了一个上盖32,所述上盖32和所述下盖37均为PP材质或者活性炭类滤材,所述上盖32和所述下盖37旋熔连接成了一个圆柱状的PP材质的外壳结构。在所述上盖32上端一侧设置了一个连接水泵1出水的进水口31,在所述上盖32上端相对的一侧相应设置了一个连接反渗透膜元件2进水的出水口33,并且所述进水口31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33的设置位置。具体使用时,自来水通过前置过滤器,进入水泵1,所述水泵1出水通过所述进水口31进入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3,通过向所述气孔36打气增加所述橡胶内胆34和所述下盖35之间形成的气囊的气体的压力,使之有一个稳定的压力通过所述出水口33向外供水,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3通过所述出水口33出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2。当水泵1开始工作时,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3中压力瞬间增加,由于所述橡胶内胆34结构的伸缩性,可以缓和所述出水口33出水的压力,减小水流对反渗透膜元件2的冲击力。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放置在水泵和反渗透膜元件之间,保障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供水压力的稳定性,保护反渗透膜元件免受水锤的损伤,延长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端边缘的橡胶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下端一侧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还包括旋熔连接在所述下盖上端的上盖,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一侧并用于连接水泵出水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相对的另一侧并用于连接反渗透膜元件进水的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盖,卡接在所述下盖上端边缘的橡胶内胆,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下端一侧用于向所述橡胶内胆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充气的气孔,还包括旋熔连接在所述下盖上端的上盖,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一侧并用于连接水泵出水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端相对的另一侧并用于连接反渗透膜元件进水的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底座。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一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