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41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减震垫层、第二PU聚氨酯泡棉层及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减震垫层设有凸起部,减震垫层通过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顶起第一竹炭纤维层,使鞋垫本体的上侧形成足弓部凸起区及足趾部下凹区;鞋垫本体包括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均设置有上翘的外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鞋垫与足底的硬度差异小,适合青少年足部成长,鞋垫与脚贴合稳固、不易滑动,能实现运动增速,减震、护足作用强,能缓解运动、行走、站立所产生的受力疲劳,有效改善扁平足,排汗排气效果好,有效预防、改善X型腿和O型腿。

A kind of stable growth plastic insole for young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涉及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
技术介绍
对于青少年穿鞋来说,不但关系到穿着的舒适性,而且对脚部的舒适、卫生、全身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对足部及身体的发育都起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为促进青少年足部健康成长、运动增速,设计人员致力于不断改善运动鞋的舒适性、运动增速性和保健性,但却往往容易忽视对鞋垫的研究设计。青少年在穿鞋时,通常塞入的是传统鞋垫,传统鞋垫的结构是多层布料缝制而成或者是多层皮革压制而成,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缓冲减震作用,基本符合普通人平常散步、运动穿鞋的需求,但是对于青少年穿鞋来说,则具有如下缺点:其一、传统鞋垫与足底的硬度差异较大,太硬和太软的鞋垫都不适合青少年足部成长;其二、传统鞋垫在使用时,脚与鞋垫贴合不稳,运动时脚在鞋内易滑动,难以实现运动增速;其三、减震、护足作用较差,运动时,脚底冲击力大,传统鞋垫难以吸收行走、运动过程中对足部骨骼产生的冲击力,难以保护足底骨骼、踝关节和膝关节;其四、传统鞋垫对足弓部无作用,无法缓解足部疲劳,不能改善青少年扁平足的问题;其五、传统鞋垫排汗排气效果差,鞋内易潮湿变滑变臭;其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减震垫层、第二PU聚氨酯泡棉层及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减震垫层对应于人体足弓部的位置设有凸起部,减震垫层对应于人体足趾部的位置缺失;所述减震垫层往上顶起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再通过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顶起第一竹炭纤维层,使鞋垫本体的上侧形成对应于减震垫之凸起部的足弓部凸起区及对应于减震垫之足趾缺失处的足趾部下凹区;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其中,所述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均设置有往上翘起的外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竹炭纤维层、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减震垫层、第二PU聚氨酯泡棉层及第二竹炭纤维层;所述减震垫层对应于人体足弓部的位置设有凸起部,减震垫层对应于人体足趾部的位置缺失;所述减震垫层往上顶起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再通过第一PU聚氨酯泡棉层顶起第一竹炭纤维层,使鞋垫本体的上侧形成对应于减震垫之凸起部的足弓部凸起区及对应于减震垫之足趾缺失处的足趾部下凹区;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其中,所述鞋垫中腰及鞋垫后跟均设置有往上翘起的外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少年平稳成长塑形体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0.5~1.0m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