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018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包括无线音频发射器(1)和充电底座(2),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射天线(3)和声音信号输入端(4),无线音频发射器(1)正表面设置有第一调频按钮(6)、第二调频按钮(8)、设置按钮(7)和第一液晶显示模块(5),无线音频发射器(1)内部设置有第一单片机、ASM1117‑3.3模块和RDA5820,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充电孔(22)和第二充电孔(23),充电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充电柱电极(11)和第二充电柱电极(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用充电电池代替干电池,达到节约能源目的,且可以使调频操作便捷方便、调频频率直观可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属于无线传输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中小学生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城市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相应加重,教学时间不短增加;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而且,对于高校的一些基础课而言,往往是组班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声授课。长时间、高音量教学工作使得许多老师出现咽喉红痛、嗓音嘶哑、咽炎等病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一些教师开始将简易扩音设备引入课堂,但简易扩音设备的声音保真度不高,而且容易发生共振现象,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强度,有效保护教师嗓子,很多学校开始在教室内引入无线扩音系统,使得教师可以在用正常音量讲课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话音清晰、洪亮,长时间讲课不觉费力等效果,教室无线扩音系统由此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极大的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现行的教室无线扩音系统基本上都是以干电池为电源的,而作为无线扩音系统的关键部件,无线扩音发射器又是比较耗电的。一般情况下,两节干电池仅仅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音频发射器(1)和充电底座(2),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为长方体形,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射天线(3)和声音信号输入端(4),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正表面设置有第一调频按钮(6)、第二调频按钮(8)、设置按钮(7)和第一液晶显示模块(5),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背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电池(9)的电源盒(27),并用电源盒后盖(10)封装,所述液晶显示模块(5)与所述充电电池(9)电相连,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内部设置有第一单片机、ASM1117‑3.3模块和RDA5820,所述第一单片机、ASM1117‑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音频发射器(1)和充电底座(2),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为长方体形,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发射天线(3)和声音信号输入端(4),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正表面设置有第一调频按钮(6)、第二调频按钮(8)、设置按钮(7)和第一液晶显示模块(5),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背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电池(9)的电源盒(27),并用电源盒后盖(10)封装,所述液晶显示模块(5)与所述充电电池(9)电相连,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内部设置有第一单片机、ASM1117-3.3模块和RDA5820,所述第一单片机、ASM1117-3.3模块与所述充电电池(9)依次电相连,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RDA5820相连,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模块(5)相连,所述RDA5820分别与所述发射天线(3)和声音信号输入端(4)相连,所述第一单片机与所述第一调频按钮(6)、第二调频按钮(8)、开关与设置按钮(7)相连,所述无线音频发射器(1)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9)电相连的第一充电孔(22)和第二充电孔(23),所述充电底座(2)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孔(22)和第二充电孔(23)配合的第一充电柱电极(11)和第二充电柱电极(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为MSP430f149单片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9)为锂离子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用自动充电无线音频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孔(22)和第二充电孔(23)为圆锥形空腔结构,所述第一充电柱电极(11)和第一充电柱电极(12)为圆锥形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世鑫周炜炜崔芬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