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短波传播气象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波传播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超短波传播气象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电波传播气象K因子事关电波传播是否视距传播判断、传播损耗预测精度等,其大小随通信收发点的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气压等诸因素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实时性。目前,国际上已有的无线电波传播气象K因子相关曲线图为特定区域、有限测试数据的处理结果,这样的结果至少有两个不利方面:一是区域受限,测试的中值曲线图仅是特定区域的测试结果,非普适性;二是中值曲线图的非实时性,即其为某一时段的均值,这样的结果只能用于电波传播视距传播判断、传播损耗的粗估预测,而不能达到实时预测,特别是对于天气剧烈变化时,其中值结果与真值将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按中值预测将致使传播预测处理结果可信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K因子中值曲线图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短波传播气象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方法及装置,即采用收发天线同高升降、异高升降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更好地解决了现有K因子中值曲线图固有的非普适性、非实时性缺陷,由于两者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短波传播气象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连接信号产生装置、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装置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分别置于各自升降平台,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距为待测区域的通信双方通信距离,两者之间可选择平整地或中等起伏地形,保持视距且处于传播亮区,以保证收发天线间的电波传播不受地球曲面的阻挡;步骤二:在信号产生装置30MHz~3000MHz工作频段内,选择需要测试的无线电波传播气象K因子对应频点,收发分别采取同高、异高升降天线,由信号产生装置以CW的连续波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辐射出去;步骤三:接收方的天线收到发方辐射的信号后的处理方法:(1)若是收发天线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短波传播气象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将连接信号产生装置、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装置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分别置于各自升降平台,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间距为待测区域的通信双方通信距离,两者之间可选择平整地或中等起伏地形,保持视距且处于传播亮区,以保证收发天线间的电波传播不受地球曲面的阻挡;步骤二:在信号产生装置30MHz~3000MHz工作频段内,选择需要测试的无线电波传播气象K因子对应频点,收发分别采取同高、异高升降天线,由信号产生装置以CW的连续波信号通过发射天线辐射出去;步骤三:接收方的天线收到发方辐射的信号后的处理方法:(1)若是收发天线以相同高度升降天线,接收方的天线收到发方辐射的信号后,送入K因子实时综合测量装置中干涉瓣识别处理单元、同高升降K因子处理单元及输出显示单元进行处理;(2)若是收发天线以不同高度升降天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升降或收发天线以不同递进高度升降,接收方的天线收到发方辐射的信号后,送入K因子实时测量装置中干涉瓣识别处理单元、异高升降K因子处理单元及输出显示单元进行处理;步骤四:干涉瓣识别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1)若是收发天线以相同高度升降天线:干涉瓣识别处理单元用来处理以相同高度升降天线时的干涉瓣识别及干涉瓣间距识别;干涉瓣识别表现为一系列接收信号反相、同相场强矢量合成形成的多个干涉瓣,干涉瓣间距识别表现为对一系列相邻干涉瓣之间的最小中心间距的识别并记录;(2)若是收发天线以不同高度升降天线:干涉瓣识别处理单元包用来处理以不同高度升降天线时的干涉瓣识别及首次最小干涉瓣识别,干涉瓣识别表现为一系列接收信号反相、同相场强矢量合成形成的多个干涉瓣;首次最小干涉瓣识别表现为对产生干涉瓣第一个最小点时自动识别并记录;步骤五:K因子处理单元的处理方法:(1)若是收发天线以相同高度升降天线:同高升降K因子处理单元用来处理收发天线同时以相等高度升降时K因子处理方法;输入参数:收发距离,单位Km;工作频率,单位MHz;相邻干涉瓣最小间距,单位m;产生相邻干涉瓣最小间距时收发天线同高升降高度,单位m;K因子的处理方法:K=(相邻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云革,李凌云,周长征,任哲,葛海龙,许光飞,黎力,杨志飞,刘旭光,吴晓朝,谈冬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九二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