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进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电子产品。大多电子产品需要外接市电,因此需要使用电源。由于各种电子产品使用电压不尽相同,因此绝大多数的电子产品的电源不能共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以期待能通过调节电压的方式使电源适用于不同的电子产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主要由恒流源电路,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IC,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场效应管Q,正极与负极均与恒流源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经电阻R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VD,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IC的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ADJ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恒流源电路,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IC,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场效应管Q,正极与负极均与恒流源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经电阻R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VD,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IC的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ADJ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与稳压二极管D2相并联的电阻R3,串接在三端稳压器U的ADJ管脚与电容C1的负极之间且控制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式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恒流源电路,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三端稳压器IC,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场效应管Q,正极与负极均与恒流源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经电阻R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VD,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IC的IN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ADJ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OU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与稳压二极管D2相并联的电阻R3,串接在三端稳压器U的ADJ管脚与电容C1的负极之间且控制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场效应管Q的漏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组成;所述三端稳压器U的IN管脚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其OUT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与场效应管Q的源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的栅极与三极管VT1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两端组成电源输入端,所述电容C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悦翔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