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99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适用于X波段空间应用,如卫星通讯,雷达等,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多个开口谐振环和单极子馈源,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成两个“O”型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所述单极子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基板。本装置以传统单极子作为馈源,使本装置在9GHz‑10.8GHz频带范围内的阻抗匹配在‑10dB以下;在基板上固定铜柱作为反射器,既增加了前向增益,又使天线的后瓣减小;本装置前后比值、主瓣与旁瓣的比值较高,能量集中,增益高,定向波束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适用于X波段空间应用,如卫星通讯,雷达等,属于天线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激元(SPPs)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高束缚的电磁波模式,具有亚波长特性。在低频段通过亚波长周期结构可以实现类似SPPs的电磁波模式,该模式被称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它对电磁能量具有很高的束缚能力,可以将馈源单极子辐射的全向场调制为端射的定向场。端射天线具有很好的定向波束特性。但现有技术中的端射天线体型较大,增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包括基板、多个开口谐振环和单极子馈源,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成两个“O”型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所述单极子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优先地,包括铜柱,所述铜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侧壁上。优先地,所述单极子馈源包括窄圆柱体和扁圆柱体,所述窄圆柱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扁圆柱体的上表面中心,所述窄圆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侧壁。优先地,若干个开口谐振环排成一列组成一个谐振单元,包括180个所述谐振单元,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分别设置90个所述谐振单元;66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行沿所述基板前侧壁从左向右横向排列,24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部分对称地设置在66个所述谐振单元两侧将两行共计66个所述谐振单元的左端、右端分别连接形成一个“0”型,所述基板后侧壁上的90个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基板前侧壁上的90个所述谐振单元对称。优先地,所述谐振单元包括两个开口谐振环,位于上方的开口谐振环底壁和位于下方的开口谐振环顶壁紧密贴合,每个谐振单元与左右相邻的谐振单元之间均相距0.2mm。优先地,所述铜柱和所述单极子馈源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优先地,两行共计66个所述谐振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6mm。优先地,所述开口谐振环的尺寸为2mm×2mm。优先地,所述基板为Rogers5880介质基板。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以传统单极子作为馈源,使本装置在9GHz-10.8GHz频带范围内的阻抗匹配在-10dB以下;在基板上固定铜柱作为反射器,既增加了前向增益,又使天线的后瓣减小;(2)本装置前后比值、主瓣与旁瓣的比值较高,能量集中,增益高,定向波束特性好;(3)本装置采用Rogers5880介质基板,以开口谐振环(SRR)为谐振单元,对开口谐振环(SRR)进行周期性地排列形成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通过合理排列SRR减小了基板尺寸,结构紧凑,使得本装置较现有技术小型化,减小了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装置的回波损耗图;图4是本装置的峰值增益图;图5是本装置在水平面内的归一化辐射方向图;图6是本装置在竖直平面的归一化辐射方向图。附图中标记含义,1-基板;2-开口谐振环;3-铜柱;4-单极子馈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包括基板、多个开口谐振环和单极子馈源,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成两个“O”型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所述单极子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基板。进一步地,包括铜柱,所述铜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侧壁上,铜柱尺寸为直径2mm,高为16mm。进一步地,所述单极子馈源包括窄圆柱体和扁圆柱体,所述窄圆柱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扁圆柱体的上表面中心,所述窄圆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侧壁。进一步地,若干个开口谐振环排成一列组成一个谐振单元,包括180个所述谐振单元,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分别设置90个所述谐振单元;66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行沿所述基板前侧壁从左向右横向排列;24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部分对称地设置在66个所述谐振单元两侧将两行共计66个所述谐振单元的左端、右端分别连接形成一个“0”型,24个所述谐振单元为过渡段,起到增强耦合的作用;所述基板后侧壁上的90个所述谐振单元与所述基板前侧壁上的90个所述谐振单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单元包括两个开口谐振环,位于上方的开口谐振环底壁和位于下方的开口谐振环顶壁紧密贴合,每个谐振单元与左右相邻的谐振单元之间均相距0.2mm。进一步地,所述铜柱和所述单极子馈源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进一步地,两行共计66个所述谐振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6mm。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谐振环的尺寸为2mm×2mm。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Rogers5880介质基板。图3是本装置的回波损耗(S11),充分覆盖了9GHz-10.8GHz。图4是在本装置在9GHz-10.8GH频段内每隔0.2GHz取点得到的峰值增益。在10GHz时,峰值增益达到约21dBi。通过计算,平均增益约为19.1dBi。图5是本装置中心频点在10GHz,Theta为90°时,得到的归一化辐射方向图。可以看出,电磁能量主要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方向,后瓣和旁瓣较小,前后比和主瓣与旁瓣的比值较高。波束覆盖角度约为60°。图6是中心频点在10GHz,Phi为90°时得到的归一化辐射方向图。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开口谐振环和单极子馈源,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成两个“O”型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所述单极子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多个开口谐振环和单极子馈源,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成两个“O”型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所述单极子馈源固定连接所述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柱,所述铜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子馈源包括窄圆柱体和扁圆柱体,所述窄圆柱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扁圆柱体的上表面中心,所述窄圆柱体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开口谐振环排成一列组成一个谐振单元,包括180个所述谐振单元,所述基板前侧壁上、所述基板后侧壁上分别设置90个所述谐振单元;66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行沿所述基板前侧壁从左向右横向排列,24个所述谐振单元分成两部分对称地设置在66个所述谐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保肖顺郑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