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动型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82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4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属于计算机配件领域,其包括鼠标电路本体、柱形壳体、设置在柱形壳体侧面的指环、左键、右键和滚轮;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端面设有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所述左键、右键分别设置滚轮两侧;所述鼠标电路本体设置在柱形壳体内,所述左键、右键、滚轮和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分别与鼠标电路本体相应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舒适且定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动型鼠标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属于计算机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自从操作系统进入图形用户界面以来,由于需要对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光标(cursor)进行控制,所以鼠标成为除了键盘以外,最重要的外围输入装置之一。光电鼠标(opticalmouse)与计算机间常是利用COM、PS/2或USB接口来相互连接,而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光标会随着光电鼠标移动而移动。现有光电鼠标的结构包括壳体、发光二极管、光透镜、光接收处理装置、按键以及印刷电路板,发光二极管是设置在壳体内,并朝壳体底部的一开口发射光线,故当此光电鼠标放置在桌面或鼠标垫上后,光线照射到桌面或鼠标垫上即会反射光线,光透镜用来聚集自发光二极管所发射并被桌面或鼠标垫反射的反射光线。光接收处理装置接收光透镜聚集后的反射光线,且光接收处理装置具有一光传感器单元以及图像处理单元;光传感器单元是由电荷耦合组件(CCD)所构成,因此能够获取经由光透镜聚集后的图像,典型的光处理装置芯片是美国AGILENT公司的HDNS-2000、HDNS-2051等光电鼠标专用光接收处理装置芯片,该类光接收处理装置芯片如HDNS-2000型芯片每秒可以从感光窗拾取1500帧图像。接着,由图像处理单元对于光传感器在不同时间所提取的图像加以比较其差异处,由此判断鼠标移动的位移量、速度等,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相对应坐标(ΔX,ΔY)的电信号后送至计算机上,以控制光标的移动。当鼠标的按键,被使用者按压时,按键即会联动微型开关,以控制光标进行点选(click)动作,由于光电鼠标是采用光学技术来进行移动位置的判定,因此具有不易沾染灰尘、分辨率高、移动顺滑等优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式的滚轮鼠标。然而,光电鼠标的使用者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握持鼠标沿一平面移动,才能有效控制光标移动,因此必定占去相当多空间,使用上并非十分方便,尤其对于常常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要求其尽量轻便、小巧,而鼠标则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或重量,携带、使用时不够方便。如果既需要打字,又需要使用鼠标时,使用者的手不得不在键盘和鼠标之间来回移动,这会降低用户的工作效率。现有鼠标多是由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左键和右键,手心握住鼠标主体扣在桌面上使用。使用时因手掌呈拱形,手腕放置在桌面上,前臂的中心都压在手腕上,长时间的操作会造成疲劳、手腕疼痛等问题。而且现有技术的鼠标,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携带、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舒适、定位准确的指动型鼠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包括鼠标电路本体、柱形壳体、设置在柱形壳体侧面的指环、左键、右键和滚轮;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端面设有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所述左键、右键分别设置滚轮两侧;所述鼠标电路本体设置在柱形壳体内,所述左键、右键、滚轮和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分别与鼠标电路本体相应端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透镜组件、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分析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透镜组件输入至光学传感器内成像,所述光学传感器的成像信号输入至图像分析芯片内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指环和柱形壳体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形壳体的顶部端面设有轨迹球。所述轨迹球是鼠标的一种,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使用时不用像机械鼠那样到处乱窜,节省了空间,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劳。相对一般鼠标,轨迹球由于其设计上的特点,有定位精确,不易晃动等优点,适合图形设计,3D设计等。所述轨迹球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其实与普通鼠标类似,只是改变了滚轮的运动方式,其球座固定不动,直接用手拨动轨迹球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通过手指带动所述轨迹球滚动而带动屏幕上指针的移动。这样不需要整个手臂的移动,带来的好处是减少了整个手的疲劳度。所述轨迹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操作导航键,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鼠标工作原理相似。所述轨迹球通过读取可滚动的球滚动的方向和速度来定位。光电鼠标是基座和球一起动,而轨迹球只是球在基座上滚动,基座相对桌面不动。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在柱形壳体的外侧表面周圈设置,或,所述滚轮在指环两侧对称设置,习惯左手或右手的使用的人均能方便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鼠标电路本体为鼠标控制芯片,其型号为SMC522。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析芯片的型号包括安捷伦A2051、A2610或凌阳光电鼠标芯片C116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指环设计,将鼠标套在手指上,指环连接有内置有鼠标电路本体的柱形壳体,柱形壳体外表面设有左键、右键和滚轮,且左键、右键和滚轮根据人体工学排布设计在指环两侧,使用时,只需手指穿过指环,同一只手的其他手指可方便的拨动滚轮,穿过指环的手指上、下的两根手指可方便的点击左键和右键,也可以用大拇指点击左右键,更加舒适,手掌中空,不闷热,不会因手心出汗影响使用触感。由于指环和内置有鼠标电路本体的柱形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指环以转轴为轴随意360度旋转,水平或竖直均可,调整舒适的角度即可使用。采用轨迹球这一形式的鼠标结合到柱形壳体上,使用者的手如不方便在大范围内移动,可以方便的通过轨迹球实现鼠标操控,直接用手拨动轨迹球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节省空间且定位精确、不易晃动,同时不需要整个手臂的移动也减少了整个手的疲劳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指环水平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指环竖直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柱形壳体、2指环、3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4左键、5右键、6滚轮、7轨迹球、8转轴、9发光二极管、10透镜组件、11光学传感器、12图像分析芯片、13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包括鼠标电路本体、柱形壳体1、设置在柱形壳体1侧面的指环2、左键4、右键5和滚轮6;所述柱形壳体1的底部端面设有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所述左键4、右键5分别设置滚轮6两侧;所述鼠标电路本体设置在柱形壳体1内,所述左键4、右键5、滚轮6和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分别与鼠标电路本体相应端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指环2和柱形壳体1之间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柱形壳体1的顶部端面设有轨迹球7。所述轨迹球7是鼠标的一种,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使用时不用像机械鼠那样到处乱窜,节省了空间,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劳。相对一般鼠标,轨迹球7由于其设计上的特点,有定位精确,不易晃动等优点,适合图形设计,3D设计等。所述轨迹球7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其实与普通鼠标类似,只是改变了滚轮的运动方式,其球座固定不动,直接用手拨动轨迹球7来控制鼠标箭头的移动。通过手指带动所述轨迹球7滚动而带动屏幕上指针的移动。这样不需要整个手臂的移动,带来的好处是减少了整个手的疲劳度。轨迹球7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操作导航键,其工作原理与机械式鼠标工作原理相似。轨迹球7通过读取可滚动的球滚动的方向和速度来定位。光电鼠标是基座和球一起动,而轨迹球7只是球在基座上滚动,基座相对桌面不动。进一步地,所述滚轮6在柱形壳体1的外侧表面周圈设置,或,所述滚轮6在指环2两侧对称设置,习惯左手或右手的使用的人均能方便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鼠标电路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指动型鼠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包括鼠标电路本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柱形壳体(1)、设置在柱形壳体(1)侧面的指环(2)、左键(4)、右键(5)和滚轮(6);所述柱形壳体(1)的底部端面设有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所述左键(4)、右键(5)分别设置滚轮(6)两侧;所述鼠标电路本体设置在柱形壳体(1)内,所述左键(4)、右键(5)、滚轮(6)和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分别与鼠标电路本体相应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动型鼠标,其包括鼠标电路本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柱形壳体(1)、设置在柱形壳体(1)侧面的指环(2)、左键(4)、右键(5)和滚轮(6);所述柱形壳体(1)的底部端面设有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所述左键(4)、右键(5)分别设置滚轮(6)两侧;所述鼠标电路本体设置在柱形壳体(1)内,所述左键(4)、右键(5)、滚轮(6)和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分别与鼠标电路本体相应端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动型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位移感应收发装置(3)包括发光二极管(9)、透镜组件(10)、光学传感器(11)和图像分析芯片(12),所述发光二极管(9)发出的光线经透镜组件(10)输入至光学传感器(11)内成像,所述光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