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947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1:5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河道砂体预测的识别精度。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sand body based on azimuth angle superposi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diction of channel sand body based on superposition of azimuth angle, the method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main source area in the dire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urpose layer layer and applicationlayer segment of the fault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obtains the objective layer OVT domain rules based on offset gat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system; the main source and the direction, the rules of offset gathers in azimuth is divided into multi component range stack gathers, and determine the range of superimposed channel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source of superimposed component sets; orienta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source the direction of the set of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the inversion profile obtained; extraction plan the inversion profile, obtained the objective plane distribution layer of channel sand body.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can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channel sand body predi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砂体具有一定的孔隙度、渗透率等较好的物性特征,是构成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之一。如果古河流砂体接近油源,则可成为油气的储层。因此,河道砂体预测在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河道砂体预测多是基于全方位地震数据叠加方式的预测。然而,当地下存在各向异性地质体时,不同方位角的地震信息表现不同的特征,在各向异性延伸的方向呈小时差/高速度、强振幅的现象。而这种全方位地震数据叠加方式会湮灭地层及地质体所具有的各向异性特征,从而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目标地质体的识别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河道砂体预测的识别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包括: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ffsetVectorTile,简称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所述确定工区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包括:根据工区的钻井资料确定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并根据工区的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的地震相;根据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和地震相,确定所述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所述确定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包括:对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获得精细解释结果;根据所述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从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中确定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包括:获取工区的OVT域偏移道集;从所述OVT域偏移道集中抽取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对所述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进行规则化,获得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所述波阻抗反演包括稀疏脉冲反演。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包括: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分方位叠加道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波阻抗反演模块,用于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平面分布获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所述确定工区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包括:根据工区的钻井资料确定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并根据工区的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的地震相;根据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和地震相,确定所述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所述确定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包括:对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获得精细解释结果;根据所述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从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中确定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包括:获取工区的OVT域偏移道集;从所述OVT域偏移道集中抽取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对所述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进行规则化,获得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所述波阻抗反演包括稀疏脉冲反演。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目的层的垂直于主物源方向的OVT域分方位叠加道集后,对其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然后提取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由于OVT域分方位叠加道集既保留了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信息(AmplitudeVersusOffset,简称AVO)也保留了方位角信息,因此,相对于现有的全方位方位叠加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河道砂体方案可以更好的体现目的层的各向异性特征,从而可以更加精细地刻画出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因而提高了目标地质体(例如河道砂体)的识别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目的层段的沉积相图;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目的层其以上层段的断裂系统分布图;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OVT域的偏移道集原始剖面;图4b为图4a中的基于OVT域的偏移道集原始剖面在经过规则化处理后的剖面;图5为采用现有全方位数据叠加技术获得的地震剖面(白色椭圆形框内为要追踪的河道砂体);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划分出的4个分方位叠加数据体的剖面;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划分出的4个分方位叠加数据体的均方根振幅属性剖面;图8a为采用现有的全方位角叠加数据体的稀疏脉冲反演剖面;图8b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方位角叠加数据体的稀疏脉冲反演剖面;图9a为将图8a中的反演剖面沿地震解释层位提取的平面属性图;图9b为将图8b中的反演剖面沿地震解释层位提取的平面属性图;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定其中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对垂直于所述主物源方向的分方位叠加道集进行波阻抗反演,获得反演剖面;提取所述反演剖面中的平面图,获得所述目的层内河道砂体的平面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工区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包括:根据工区的钻井资料确定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并根据工区的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的地震相;根据所述工区的沉积环境和地震相,确定所述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包括:对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获得精细解释结果;根据所述精细解释结果确定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从所述工区内各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中确定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包括:获取工区的OVT域偏移道集;从所述OVT域偏移道集中抽取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对所述目的层的OVT域偏移道集进行规则化,获得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阻抗反演包括稀疏脉冲反演。6.一种基于分方位角叠加的河道砂体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工区内目的层的主物源方向、所述目的层及其以上层段的断裂体系特征;并获取所述目的层基于OVT域的规则化偏移道集;分方位叠加道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物源方向和所述断裂体系特征,将所述规则化偏移道集按方位角划分为多组分方位叠加道集,并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茹徐颖新张军勇唐建超何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