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双头小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945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包括机壳本体、小炒炉、热水管、聚能板、立板、储水罐、第一水龙头、开关旋钮、气压表、空气旋钮、燃气接头、风机、炉头、燃气电磁阀、空气电磁阀、火盖、脉冲发射柱、热电偶、脉冲打火器;聚能板聚集燃气燃烧多余的热量,并反射至小炒炉以及热水管中,提升热能的传递效率,提升热能的利用率;同时,对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并可通过连接第一水龙头收集至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设置的储水罐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功能多样化,节能环保,提升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双头小炒炉
本技术涉及炉具设置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酒店、饭店的厨房均使用了双头小炒炉进行烹饪食物,可以节约烹饪时间,提升服务质量。但是目前的双头小炒炉存在功能太过单一的缺陷,例如,只能烹饪;同时,还存在不够节能的缺陷;例如,烹饪时炉头燃烧燃气产生的热量有部分散失,对于节能减排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无法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功能多样化,,节能环保,提升热能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包括机壳本体、小炒炉、热水管、聚能板、立板、储水罐、第一水龙头、开关旋钮、气压表、空气旋钮、燃气接头、风机、炉头、燃气电磁阀、空气电磁阀、火盖、脉冲发射柱、热电偶、脉冲打火器;所述机壳本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内凹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小炒炉,所述凹槽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聚能板;所述聚能板与所述小炒炉之间均设置所述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环绕所述小炒炉设置;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竖直设置有一立板,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储水罐,所述储水罐正上方设置一个固定在所述立板上的第一水龙头;所述热水管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龙头的进水口;所述炉头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小炒炉的中心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机壳本体内部;所述炉头上设置所述火盖,所述炉头上固定有脉冲发射柱和热电偶,所述炉头两侧设置有隔热炉壁;所述隔热炉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聚能板之间;所述机壳本体内部固定有脉冲打火器连接所述脉冲发射柱;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设置所述燃气接头和风机,所述燃气接头通过燃气进气管与所述炉头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炉头连接;所述燃气进气管上安装所述燃气电磁阀,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安装所述空气电磁阀;所述机壳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所述气压表、空气旋钮以及开关旋钮;所述开关旋钮设置在气压表右侧;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燃气电磁阀;所述空气旋钮连接所述空气电磁阀;所述开关旋钮连接所述脉冲打火器。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储物栏,所述储物栏设置为内部为空腔且开口向上。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二水龙头,且所述第二水龙头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小炒炉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机壳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机壳本体侧面相对设置有多个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机壳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滑轮。进一步地,所述机壳本体侧面设置有多个容置刀具的插槽。本技术中提供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提供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在机壳本体上端面内凹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小炒炉,所述凹槽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聚能板;所述聚能板与所述小炒炉之间均设置所述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环绕所述小炒炉设置;聚能板聚集燃气燃烧多余的热量,并反射至小炒炉以及热水管中,提升热能的传递效率,提升热能的利用率;同时,对热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并可通过连接第一水龙头收集至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设置的储水罐中;本技术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功能多样化,节能环保,提升热能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内部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内部结构侧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双头小炒炉。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包括机壳本体1、小炒炉12、热水管11、聚能板(图未示出)、立板27、储水罐25、第一水龙头(图未示出)、开关旋钮10、气压表13、空气旋钮14、燃气接头16、风机17、炉头2、燃气电磁阀20、空气电磁阀19、火盖23、脉冲发射柱22、热电偶、脉冲打火器24。所述机壳本体1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面内凹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小炒炉12,所述凹槽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聚能板;所述聚能板与所述小炒炉12之间均设置所述热水管11,所述热水管11环绕所述小炒炉12设置;聚能板吸收燃气燃烧时未被利用,散发的多余的热能,并将热能反射至并反射至小炒炉12上。所述机壳本体1的后侧竖直设置有一立板27,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面设置所述储水罐25,所述储水罐25正上方设置一个固定在所述立板27上的第一水龙头;所述热水管11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龙头的进水口;所述热水管11的进水口连接自来水管;优选地,上述热水管11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还设置有相应的水流开关。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热能传递至热水管11中,同时,上述聚能板将热能反射至热水管11中,对热水管11中的水进行加热,提升热能的传递效率,提升热能的利用率;同时,对热水管11中的水进行加热,并可通过连接第一水龙头收集至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面设置的储水罐25中。所述机壳本体1的侧面上还铰接设置有一薄板,该薄板上设置一书夹,通过书夹夹持纸张,便于厨师在纸张上进行烹饪记录。所述炉头2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小炒炉12的中心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机壳本体1内部;所述炉头2上设置所述火盖23,所述炉头2上固定有脉冲发射柱22和热电偶(图未示出),所述炉头2两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节能双头小炒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本体、小炒炉、热水管、聚能板、立板、储水罐、第一水龙头、开关旋钮、气压表、空气旋钮、燃气接头、风机、炉头、燃气电磁阀、空气电磁阀、火盖、脉冲发射柱、热电偶、脉冲打火器;所述机壳本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内凹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小炒炉,所述凹槽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聚能板;所述聚能板与所述小炒炉之间均设置所述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环绕所述小炒炉设置;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竖直设置有一立板,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储水罐,所述储水罐正上方设置一个固定在所述立板上的第一水龙头;所述热水管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龙头的进水口;所述炉头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小炒炉的中心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机壳本体内部;所述炉头上设置所述火盖,所述炉头上固定有脉冲发射柱和热电偶,所述炉头两侧设置有隔热炉壁;所述隔热炉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聚能板之间;所述机壳本体内部固定有脉冲打火器连接所述脉冲发射柱;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设置所述燃气接头和风机,所述燃气接头通过燃气进气管与所述炉头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炉头连接;所述燃气进气管上安装所述燃气电磁阀,所述空气进气管上安装所述空气电磁阀;所述机壳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所述气压表、空气旋钮以及开关旋钮;所述开关旋钮设置在气压表右侧;所述气压表连接所述燃气电磁阀;所述空气旋钮连接所述空气电磁阀;所述开关旋钮连接所述脉冲打火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双头小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本体、小炒炉、热水管、聚能板、立板、储水罐、第一水龙头、开关旋钮、气压表、空气旋钮、燃气接头、风机、炉头、燃气电磁阀、空气电磁阀、火盖、脉冲发射柱、热电偶、脉冲打火器;所述机壳本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内凹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中各设置一个所述小炒炉,所述凹槽内壁均设置有所述聚能板;所述聚能板与所述小炒炉之间均设置所述热水管,所述热水管环绕所述小炒炉设置;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竖直设置有一立板,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储水罐,所述储水罐正上方设置一个固定在所述立板上的第一水龙头;所述热水管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龙头的进水口;所述炉头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小炒炉的中心下方并固定于所述机壳本体内部;所述炉头上设置所述火盖,所述炉头上固定有脉冲发射柱和热电偶,所述炉头两侧设置有隔热炉壁;所述隔热炉壁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聚能板之间;所述机壳本体内部固定有脉冲打火器连接所述脉冲发射柱;所述机壳本体的后侧设置所述燃气接头和风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黄添冯慧君曾日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胜威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